一、小学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现状
(一)重智商轻德育
很多小学德育教师在德育教学课堂上素质培养不到位,教学内容的讲授仅仅是围绕着考试而来进行的。家长也不够关注对孩子德育的培养,教学的关注点也仅仅在于考试成绩是否理想上。这一现状,显然不利于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二)师生互动性差
在德育教学课堂上,往往存在着教师一味的进行填鸭式教学,但与学生交流不足的现象。单方面的说使得教学工作空泛无力,教学效果不佳。
(三)家庭与社会支持度不佳
目前的德育教学工作,往往存在着社会及学生家长支持力度不足的现象。如果学生只是在学校上德育课,课后缺乏良好促进其品质的形成的话,一旦离开学校、走入社会,就很容易产生、不利于正向思想观念的形成。
(四)评价手段单一
现在的德育教学工作中,评价体系不健全、评价手段比较单一。不管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还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均缺少科学指标及具体方案。评价体系的不健全,不利于对德育课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督。
二、新课程背景下提育教学实效性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的教学观
1.“人本”德育观。该德育观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性,致力让学生人格得到良性发展。因德育课自身的综合性、复杂性,教师应当在德育课堂上尽量丰富学生体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尽快形成自主学习德育知识的习惯。
2.“生活”德育观。“生活”德育观,指的是德育教学不可脱离生活实践,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将“德育课”学习的知识实际运用出来。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多结合社会、生活现象讲授德育知识,让学生能够很快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切实提高他们思想水平。
3.“整合”德育观。为实现德育课“培养全面人格、成为、有崇高理想的一代新人”的教学目标,教学工作中应当对德育课各项要素进行有机整合。为此,教学工作者应当整合课程内容、学科内容,教学资源,使得教学实效性进一步得到提高。
4.“发展”德育观。接受德育教学的学生,正处在一个身心飞速发展、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因此,德育教师应当意识到该阶段学生的特点,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让他们能够通过德育课的学习真正获益。而且,德育课的教学工作也应当不断与时俱进。这就是“发展性”的德育教学观念。
5.“关怀”德育观。该教学观源于的伦理学理论,“责任感及情感关怀”是其主要关注点,“实践性”是突出特征。教师要在德育课堂上为学生树立榜样、以情育人,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体会责任感。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关怀学生情感,有利于让他们全面发展、学会关爱。
6.“生态”德育观。“人与周围的和谐互动”是“生态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让他们拥有爱护、生态平衡的意识。“生态”教学观念,有利于学生养成主动行为习惯,促进文明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增强德育教学实效性的具体方法
1.合理分层教学目标。德育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应当符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及接受能力。具体来说,可将德育目标分为几个层次,对不同阶段学生进行不同的德育教学。在目标分层时,应当注意:首先,将学生学习水平划分为几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情况设定教学目标;其次,注意教学目标的细化及具体落实。
2.德育内容。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不可过于空泛、脱离学生实际生活需要。首先,教师应当从小事展开教学,使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其次,德育教学应讲究“知行合一”,利于学生习惯的形成;再次,注意教学内容尊重不同阶段学生的特征;最后,注意德育课堂的活跃性,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德育教学工作者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导和提高学生思想意识,让他们更好的适应生活实践活动。学生的个人情感、需求得到尊重,在有困惑的时候得到及时引导,有助于他们的快速成长。教师可注重于学生的情感交流、并对学生多加鼓励及,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4.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德育评价系统的建立要注意评价的性、客观性、全面性、发展性,评价手段确定注意协调好精确及模糊的关系、定性及定量的关系,评价内容要做到实践性强、详实具体及行为归因,促进学生的积极反思和不断完善。
5.营造良性德育氛围。德育课教学应当营造良好风气,促进学生思想的全面发展。为此,教师应当有意识创设正向,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思考、加强体验,形成健康正向价值观念;同时,教师应当与学生家长、社会紧密合作,使整体教学便于学生的品格发展。
三、结论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德育课教学,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营造良性氛围、对不同学生用不同方式进行教学,并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监督教学效果是否优良。此外,学校、家长及社会还应当加强合作,创设优良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