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文章内容

重磅来袭!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跨媒介新型传播”非全日制硕士项目招生宣传2

※发布时间:2024-12-11 7:25:40   ※发布作者:佚名   ※出自何处: 

  近年来,教育部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推进工作政策持续深化,将研究生培养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教育部、人社部、、国资委、等有关部委联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丰富我校开设具备同济大学学科交叉优势与特色、符合社会数智转型大潮中人才缺口的非全日制研究生项目具有独特的时代紧迫性。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面向全球智能技术及媒介应用发展迭代前沿语境,响应国家、社会数智化转型过程中,对智能技术和艺术创作专业人员培养迫切需求,同时发挥学院科技与人文艺术相融合的专业特色,开设跨媒介新型传播非全日制硕士项目。以期在“科技强国”的历史号召下,奉献我院多年来在“传播+艺术+设计”方向的累积优势,服务国家和社会前沿领域人才培养,促进我国创意传播、文化与旅游事业发展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

  本项目紧跟AI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前沿,聚焦新闻传播媒介的数智化技术转型,针对媒介形式与内容快速变化的趋势,整合新闻传播学、人工智能、数字交互与艺术等多学科理论与实践知

  识,强调实践导向,致力于培养能够理解大数据分析、掌握基础计算机语言及数据治理逻辑的专业人员,培养具有“跨媒介新型传播”领域专业素养的高端人才。项目依托学院在跨媒介传播领域的多年深厚积累,为学生提供前瞻性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培养,以适应未来新一代技术浪潮中跨媒介传播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项目依托“上海市委宣传部—同济大学部校共建暨院媒合作”、“教育部同济大学融中心”,与国家电视科学研究院共建“人工智能跨媒介传播与艺术科技创新实验室”、以及“全研究院”等展开前沿创学、研究与实践。

  注重学术与业界的紧密结合,与新型媒介如创意产业、文化时尚等领域的实际应用紧密相连。通过与澎湃新闻、英雄体育、小红书、B站等知名平台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案例研究,旨在培养能够熟练运用新形式进行跨媒介传播的高素质人才。

  项目强调国际化特色课程板块,引入海外优质教育资源,与美国密苏里大学、西班牙马德里理工等知名国际学府建立合作关系,分别共建智能传播(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与时尚创意传播(New media for shion communication)两大特色课程版块。旨在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学习体验和视野拓展,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多元发展机会。

  项目汇聚了一批包括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Siegfried Zielinski)、张晴、李本乾、周树华等一批国内外跨媒介传播领域知名教授和业界专家,形成强大的师资团队。他们拥有丰富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指导和实践。

  综上所述,本非全日制课程以前沿为引领,注重学术与业界的紧密结合,强调国际化特色课程和强大师资力量。同时,提供海外特色课程和国际师资助力,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高质量的学习体验和发展机会。欢迎有志于跨媒介新型传播领域的学生积极报考!

  1. 定义:非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硕士研究生招生,通过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2. 就业及管理:除专项计划外,非全日制研究生不接收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就业方式全部为定向就业,即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书,人事关系和人事档案不转入同济大学,在读期间不参加上海市大学生医疗保障,学校不安排住宿,不纳入助体系,毕业生不纳入就业计划。

  3. 学位与证书:学生需在年限内修满课程学分,完成硕士论文并通过答辩后,可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及艺术硕士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审核印制);

  5. 招生考试:每年10月网名,11月确认,12月全国统一考试,次年3月复试,4月录取确认,9月正式入学;

  (1)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并且须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提交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3)非全日制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相关具体要求由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因地制宜、合理确定)。

  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具体确认工作由相关报考点组织实施。

  于考前10天左右,经我校确认准考资格的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初试成绩公布后,我校参照教育部有关文件,制定学校分数线。各学院根据各招生专业计划、考生考试成绩和差额复试比例,在学校基本分数线上确定各专业的复试分数线以及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并在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公布各招生院系复试安排。

  2. 内容:包括外语口语与听力、专业外语、专业课和专业综合。复试阶段的考试内容、形式和成绩占比由各学院会同学科、专业委员会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确定。考试内容需结合专业培养要求、知识和能力考核统筹确定。考试形式可以是口试或者笔试与口试相结合,详见本章程专业目录的复试部分。

  3. 复试资格审查:复试前将对考生的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以报名确认截止日期前所获得文凭为准)、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审查,对不符者,不予复试。复试通知信息通过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发布,不再寄发书面通知。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欧洲研究院米歇尔·福柯讲席教授(考古学和技术文化专题),艺术大学荣休教授(考古与变体学研究),艺术大学荣誉教授,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博物馆(ZKM)兼职策展人。

  他是第一个提基出“考古学”的学者,他对视听技术的深层时间所持的观点,界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重视。他曾担任卡尔斯鲁厄艺术设计大学校长(2016-2018),科隆艺术学院创校校长(1993-2000),艺术大学理论教授(2006-至今)及维勒穆·傅拉瑟文献中心主任(2006-2016),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与通讯理论教授及视听实验室创始人(1989-1993),工业大学助理/研究教授(1982-1989),并在工业大学就读期间为首创研究课程(1972-1976)。

  此外,他还被欧洲电影学院、艺术学院、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科学与艺术学院、英国魔术灯笼学会等授予院士头衔,是一位在理论与实践、艺术与技术文化领域具有丰厚经验和成就卓著的国际专家学者。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第六批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第二批“万人计划”哲学与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上海美术馆副馆长,1999年至2012年任上海双年展组委会办公室主任,负责整体策划与日常管理上海双年展。现任中国美术馆研究与策划部主任,研究馆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世界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研究员。国际现当代美术馆协会(CIMAM),世界双年展协会(International Biennial Association) ,《艺术当代》编委。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系主任。接受过哲学、美学、文艺学、管理学、传播学以及文化研究等多学科的学术训练,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在跨学科研究中,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知识结构优势,展现较为开阔和多元的研究特质。目前主要从事媒介文化研究、跨文化传播研究、传播理论、传播思想史等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不仅有多篇高质量的论文发表,也展示出学术研究过程中思敏和力行的双重特质。出版专著1部,主编和参编8部,并且在Human-Machine Communication、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国外社会科学》《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记者》《探索与争鸣》《中州学刊》《江西社会科学》《中国新闻传播研究》《文化研究》等SSCI、 CSSCI刊物上发表论文近40篇,其他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转摘,同时在《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评论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级项目近10项,校级项目多项,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教育部、民政部项目多项。曾先荣获第七届、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以及其他国家级、省级、市级学术项十余项,其他荣誉励10项,并被评为市级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学历史与理论、新与智能传播,媒介文化与艺术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规划课题1项;民政部部级委托项目2项。另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及省部级、校级课题十余项。曾先后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文艺研究》《现代传播》《新闻大学》《文艺争鸣》《南京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等权威和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CSSCI收录近50篇,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复印资料》等著名刊物转载。曾荣获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科研论文。已出版《闪客江湖》《威廉詹姆斯与美国传播研究》《媒介的暗面》等多部个人学术专著,主编普通高校十三五规划教材《传播与媒介文化研究方法》《媒介文化十五讲》《媒介文化素养的视角》《突发公共事件的治理》等,另与他人合著著作、教材和译作等10余种。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导,英国皇家艺术协会会士FRSA,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智能媒介研究中心/元媒介交互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3-2022) 。中国计算机协会人机交互专委会常委、中国图象图形学协会数码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仿真协会数字娱乐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文科领域工作委员会艺术学类副主任,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智能交互技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家首批一流课程(虚拟仿真类)负责人。

  主要研究包含智能媒介交互设计、智能汽车交互设计、情感设计与艺术疗愈等领域。1999年8月开始在中山大学任教, 2013年6月调入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国家留学基金委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粤港关键技术重点突破项目等30余项。获得43项发明专利授权。

  同济大学教授、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传播、社交和文本数据挖掘、计算传播学。担任国家社科基金匿名评审专家,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上海市新闻评委,上海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通讯评审专家等。现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委员会理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新闻传播专业委员会理事,曾任市文艺学会副秘书长等。任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管理评论》《新闻与传播评论》《新闻与写作》等新闻传播学、管理学领域多学科、跨学科的SSCI、CSSCI期刊评审专家。《计算、智能与传播》主编、人民出版社年度性的出版物《首都网络文化发展报告》副主编、《媒介》编委等。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系副主任,电视学专业主任,城乡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长期关注并从事中国当代建筑与城市研究、建筑与文化研究、国家与城市形象与品牌构建研究、城市建筑与传播等跨学科领域学术研究与实践,是城市传播团队核心、首届亚洲双年展策展团队、首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策展团队。先后主持与参与国家级基金8项、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项目1项、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支撑课题1项,上海、深圳等地重要咨询项目10余项。在新闻传播及建筑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影视制作系访问学者,著名纪录片导演。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纪录片创作和影视理论,曾主持国家哲学社科艺术学课题1项,国家哲学社科重大课题子课题1项,出版《大地行走:当代中国纪录片人的录》《纪录片创作》《纪录片创作》等著作,发表数十篇核心期刊论文。创作《我最后的秘密》《无定河》《夜行人》《游神考》等纪录片作品,多次入围荷兰国际纪录片节、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华语电影节、弗里堡国际电影节等国内外知名电影节。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学术发展部主任,城乡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公共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为媒介理论、城市传播、媒介文化研究。在《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现代传播》《新闻记者》《新闻学研究》()《文化研究》《中国出版》《现代出版》《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发表高质量论文若干,被《复印资料》《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网等转载。英文论文被收入Routledge出版社城市传播重要论文集Communicative Cities and Urban Space,出版译著《基特勒论媒介》,校译《电信与城市》 《危机时代重思新闻业》。目前担任多家CSSCI、SSCI学术期刊匿名评审,并任《媒介》编委,《城乡传播》副主编。主持国家社科一般项目,上海市哲社项目,教育部重点重大项目子项目、中央高校科研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多项。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健康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国大学安纳伯格传播学院国家公派访问学者。担任新型研发机构广西汽车研究院用户创新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智能研究,关注智能在健康传播、城市传播、智慧交通方向上的应用。在相关领域发表专著、编著、SCI、SSCI、CSSCI、科技核心等在内的研究近40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技部外专引智、教育部哲社课题等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9项,校级课题6项,获校级及以上励17项。学会任职方面,她是教育部直属中国新闻史学会健康传播研究委员会主要发起人,现任副秘书长及常务理事。现任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元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学传播专委会理事等职。

  5. 招生信息如有变动,以报名期间我校研究生招生网()公布的招生章程、专业目录、初复试内容及相关信息为准。

  

关键词:艺术传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