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历史论文> 文章内容

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3-2-14 18:34:25   ※发布作者:佚名   ※出自何处: 

  “南方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共收到学术论文20篇,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民族事务治理与城市民族研究”“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的理论与实践”“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3方面主题进行了多方位、深层次的交流探讨,积极为南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贵州省民族研究院研究员李平凡对黔西北彝族传统农牧文化进行了民族学解读。他提出,黔西北彝族先民所处的自然地理、生活,创造了最基本的社会方式——农牧交融经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黔西北彝族农牧经济不仅仅是播种、游牧等简单的生产行为,同时还孕育和发展了包含、礼仪、艺能等在内的民俗文化,给生活赋予了更加绚丽多彩的文化气息,形成了黔西北彝族农牧文化别具一格的特色,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人类适应自然、创造自己空间文化的智慧和力量,并提供了我国西南地区历史上确实存在着农耕与游牧整合交融的一个,值得认真探究。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民族学院教授陈光良认为,数千年来,黎族先民利用开发热带海岛资源所形成的农耕文化,集中体现了黎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充分展示了黎族人民对所处生态环璄的认识与把握,生动反映了他们为适应地理存、图发展的聪明才智。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热潮中,深入探讨黎族农耕文化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地理,认识和把握黎族农耕文化的内涵及特色,精选并组织申报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文化遗产项目,颁布和实施有效的措施,开发吸引游客的旅游新产品,助力黎族聚居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我的真实献妻经历发展主导、农民参与、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旅游业运作模式,对于促进黎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东莞理工学院教师吴述松和西南民族大学博士生王俊敏共同对贵州清水江流域苗侗民族的清水江文书中“薅”字写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此观察民族文化的生产源与内生性。他们认为,清水江文书不仅记录了复杂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而且是人与自然之间生产关系的记录。“薅”字在文书中的创造性变体,记录了流域农耕文化,体现了流域民族文化迁移与嬗变,也是汉字在民族地区生命活力的体现,亦可看作是汉字在少数民族中使用历史的重建。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教授强和中山大学博士生安芮以南方丝绸之和苗疆走廊为中心,初步梳理了“商道”和“官道”的不同性质和影响,并首次提出“线性文化空间”概念,旨在强调以交通线为中心勾连的,跨越行政区划的经济、和文化的整体性关联。从“线性文化空间”角度上看,南方丝绸之作为古代连接中外的经贸关系的一条著名商道,它勾连中印两大古代文明,促成了中国西南地域与东南亚和南亚次间的某种广域性的经济及文化关联,也奠定了跨越不同区域与文化间的“相通”的社会基础。他们认为,应加强梳理和研究以交通线为中心的“线性文化空间”,通过推动“区域民族”研究范式的转向,促进西南地区的区域和民族研究迈向新的高度。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罗树杰回顾了著名人类学家容观夐先生对瑶族史研究的贡献。他提出,容观夐先生作为一个人类学家,他以敏锐的学术眼光不仅在瑶族等缺少文献记载的少数民族历史的研究方法上提出了人类学取向的意见,而且身体力行,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对瑶族族源与迁徙等存在诸多争议的历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深化了瑶族早期历史的研究,可谓瑶族史研究人类学取向的引领者,对其他缺少文献记载的少数民族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广州市民局干部梅对广东省阳春市赵姓瑶族支系源流进行了考察,梳理了岭南地区、西江流域、粤西一带瑶族和阳春赵姓瑶族的兴衰史,回顾了影响阳春赵姓瑶族的历史事件。

  肇庆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教师龚坚、谭任钧对生活在广东省肇庆市“母亲河”西江上的疍民及疍民文化景观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长期生活在西江的肇庆疍民创造、传承了独特的水居文化景观,主要表现在服饰文化景观、礼俗文化景观、生产文化景观及疍民社区景观等方面,这些景观承载了沿江城镇的历史记忆,是地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肇庆疍民文化景观除了是适应自然的产物外,还受到了沉重赋税的经济、陆上社会的礼仪文化以及国家对肇庆疍民所制定的特殊等社会的影响。另外,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加速,离水上岸后的肇庆疍民不得不面对从传统渔猎生产到工业化生产的生计方式转换的困境。肇庆对疍民的社区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疍民们从水居状态顺利过渡到陆居生活的状态,并引导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现代化。

  

关键词:历史论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