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历史论文> 文章内容

关山远:从雍正乾隆“画风”看大清盛衰之变

※发布时间:2016-10-18 15:13:4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照片来自网络

  瓷器风格,只是一个缩影,从康熙、雍正,传承至乾隆的基因出现“变异”,本质体现在从勤俭到奢靡的变异。

  各种丰盛、精致、细腻、巧夺天工当一个时代的人都沉迷于此时,灾难已经开始在酝酿

  关山远

  据报道,中国清代乾隆皇帝的一支御用猎枪将于11月在英国伦敦苏富比拍卖行拍卖,从公布的图片看,这把猎枪的画风“很乾隆”。虽是火器,却密密麻麻绘满花纹刻上字,符合乾隆酷爱用文图填满一切空白的“密集控”。

  前段时间,关于乾隆与他爹雍正体现于瓷器的审美差异,在网上颇为风行。雍正淡雅隽永,乾隆繁缛富丽。两代帝王虽为父子,审美品位却如此大相径庭,甚至有段子手还模拟两个瓷器的对话:花团锦簇的乾隆瓷开口叫“皇阿玛”,单色釉的雍正瓷斥道:“闭嘴,看见你就糟心。你这农家乐审美遗传的谁?”呵呵。

  一

  1955年,寓居香港的查良镛以“金庸”笔名开始连载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这部小说的一个核心故事,就是“乾隆是汉人”。

  书中写道:当时的反清帮会红花会的总舵主于万亭秘密入宫,将乾隆生母陈世倌夫人的一封信交给乾隆,信中详述当年经过,还说乾隆左股有胎记,以此为证让乾隆对自己身世产生疑问。乾隆于是将幼时乳母廖氏传来询问,得知详情浙江海宁的陈世倌在康熙年间入朝为官,并且和当时的皇四子雍亲王胤禛关系密切。康熙五十年(1711)八月十三日,雍亲王胤禛的侧妃钮祜禄氏生了一个女儿,后听闻陈世倌的夫人同日生产,于是命人将陈世倌夫人所生儿子抱进府里观看,“哪知抱进去的是儿子,抱出来的却是女儿。陈世倌知是四皇子掉了包,大骇之下,一句都不敢泄露出去。”胤禛于诸皇子中手段最为狠辣,官场老司机陈世倌意识到此事性命攸关,不敢声张,不久后辞官回海宁。而那个被换入王府的男孩,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金庸在《书剑恩仇录》中虚构了乾隆的弟弟“陈家洛”,欲以民族大义感化乾隆光复汉人天下,为此不惜牺牲爱人香香公主。但乾隆一点都不像雍正那般果断狠辣,虽然他一度憧憬光复后的自我明主形象,甚至换上汉服在后宫揽镜顾盼自雄,但是一旦悟出满清皇室早有预案时,立马不干了。书中写道:“乾隆侧头看去,见卷轴外是雍王亲笔所书遗诏两字,旁边注着一行字道:国家有变,着八旗亲王会同开拆。乾隆登时脸色大变,心想原来父皇早就防到日后机密泄漏,如自己敢于变更祖宗遗规,甚至反满兴汉,遗诏中必定命八旗亲王废他而另立新君”

  《书剑恩仇录》当中的乾隆,虽是汉人,却早已满清化,江山美女都想要,至于承诺什么的,根本不重要了。“陈家洛道:倘若你不是诚心竭力把满洲鞑子赶出关外,那怎么样?乾隆想了一想,道:“要是这样,就算我生前荣华无比,我死后陵墓给人发掘,尸骨为后人碎裂。帝皇图的是万世不拔之基,陵寝不保,自是重的誓言了。”金庸在本书后记里说过,历史上乾隆墓是真的被掘了。确实如此,1928年7月,流氓军阀孙殿英悍然盗掘了乾隆的裕陵。后来清朝遗老去现场收拾,发现乾隆的脑袋都不见了

  其实,民间一直在议论乾隆身世之谜,早在《书剑恩仇录》问世之前30年,上海出版了鸳鸯蝴蝶派大家许啸天的一部《清宫十三朝演义》,这部书说:乾隆原来是海宁陈阁老的儿子,被雍正用调包之计换了来。乾隆长大后,从乳母嘴里得知此事,便借南巡之名,去海宁探望亲生父母。因陈阁老夫妇早已去世,乾隆只好到陈氏夫妇的墓前,用黄幔遮着,行了做儿子的大礼。此类野史,从清末开始,传得有鼻有眼的。

  知道这野史的段子手,应该这么配对白:

  花团锦簇的乾隆瓷开口叫“皇阿玛”,单色釉的雍正瓷幽幽道:“果然不是我儿子”

  二

  当然,《书剑恩仇录》只是小说家言,金庸在本书后记中特别写道:“历史学家孟森作过考据,认为乾隆是海宁陈家后人的传说靠不住,香妃为皇太后害死的传说也是假的。历史学家当然不喜欢传说,但写小说的人喜欢。”

  乾隆是雍正的亲生儿子,那么,他为什么在审美品位上跟老爹迥异?有人分析说,这跟父子两人的成长环境不同,雍正继位前身处后宫的刀光剑影之中,悬念重重,波谲云诡,哪像乾隆那般一帆风顺,所以雍正是低调简约、韬光养晦的,而乾隆是浓墨重彩、欢天喜地型的,假如用音乐来形容,前者是《茉莉花》,后者是《最炫民族风》或者《嘻唰唰》了。基因绝对变异了。

  当然,瓷器风格,只是一个缩影,从康熙、雍正,传承至乾隆的基因出现“变异”,本质体现在从勤俭到奢靡的变异,行为举止、兴趣爱好与艺术鉴赏,都因此大为不同了。且不说雍正这位著名的劳模皇帝,就说乾隆的爷爷康熙,也始终兢兢业业,强调“崇尚节俭,禁止奢靡”,并以身作则,自云“听政以来,一应服饰俱从节俭,诸王大臣亦皆效法,不用金银器皿金灯等物”。跟乾隆一样,康熙也喜欢出巡,一生六下江南,但严格要求自己,没有闹出大明湖畔的夏雨荷绯闻,甚至自带干粮,不打扰地方,清代档案中,存有一份康熙帝东巡时内务府准备膳食供应的详细清单,称“诸凡粗细食粮、鸡羊蔬菜等等,均取之于内廷所属屯庄,或由京师库储供给”。

  相比之下,乾隆下江南,完全就是另一种画风了。乾隆四十五年春,乾隆巡幸江浙,沿途官员竞相铺张,取悦乾隆帝,当御舟抵达镇江城外时,遥见岸边矗立着一个巨大的寿桃,鲜艳可爱,须臾间,烟火冲天,光焰四射,寿桃裂开,从中涌现出一个戏台,几百名优伶正在演出寿山福海之戏。假若康熙地下有知,估计要揪着雍正的衣领子质问:这真是咱家的孩子么?

  这种“变异”的历史,屡屡发生。宋末与晚明的皇帝,或猥琐怯懦,或任性懒惰,但宋与明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朱元璋,却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赵匡胤、朱元璋,都是苦出身,甚至青年时代,还有四处流浪的苦难经历。学者顾宏义著《细说宋太祖》一书,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赵匡胤二十出头时,浪迹江湖,当时流落在长安(今西安)街头时,身上仅剩下两块干馍,因为馍太干了咬不动,愁苦之时,恰好看到路边有一家羊肉铺在煮羊肉,就走上前恳求店家给他一碗羊肉汤,希望能把干馍泡软了再说。那店主见他可怜,就让他把馍掰碎放在碗里,浇了一勺正在翻滚的羊肉汤泡了泡。赵匡胤接过泡好的馍,狼吞虎咽吃了起来。吃得他身上发热,头上冒汗,饥寒全消,精神倍增赵匡胤登基后,长安人得知当朝天子曾在此店吃过羊肉汤泡馍,便纷纷过来品尝,于是,催生了一道流传至今的地方风味“羊肉泡馍”。

  在历史上,有过苦难历练的赵匡胤,是一有侠义情怀也有高超武艺的传奇人物,比如“千里送京娘”的传说,又比如奠定其威名的清流关之役,当时他在周世宗柴荣麾下征讨南唐,有悍将之称的南唐节度使皇甫晖与部将姚凤,率领号称十五万的军队扼守滁州城外清流关,而赵匡胤不过三千兵马,却主动进攻。皇甫晖说:“我们各为其主,希望双方布好阵式以决胜负。”赵匡胤笑着回答说可以,却趁对方军队出城布阵的混乱之机,一马冲入敌阵,大呼道:“吾止取皇甫晖,他人非吾敌也!”冲到惊呆了的皇甫晖马前,手起剑落,一剑砍中他的脑袋,皇甫晖跌下马来,被一拥而上的后周士兵生擒。姚凤也在乱军中成了俘虏。滁州应声而落。

  想想赵匡胤的英武,再想想宋徽宗赵佶,怎能不长叹一声?没错,赵佶是个著名的艺术家,从小养尊处优,少年时代在诗词书画上就很有造诣,当了皇帝,以贪玩著称,尤其是对蹴鞠、玩鸟、赏石一类的事,几乎是无所不能、无所不通。可惜,他的职业是皇帝,不是艺术家。当金兵兵临城下时,这位杰出艺术家的身上,却没有任何祖辈留下的血性了。

  三

  赵佶宠爱的大臣,除了书法家蔡京、运动健将高俅、书画鉴定收藏师童贯外,还有一个叫朱冲的,他是一个园林设计大师,专门负责为徽宗皇帝搜集天下的奇花异木和怪石珍玩,所谓“花石纲”,是个嚣张跋扈之人,不管是官宦之家还是平民百姓之家,只要有一些可供观赏的花石,他与其子便用黄色封条把物品贴上,这就表示此物已经是“御用”的了,如有违抗不交者,则处以大不敬之罪,轻则罚以银两,重则关进大牢。朱冲父子不断给皇帝弄些奇石回来,皇帝喜欢得很,除了加官进爵,还给予朱冲自由出入皇宫内殿的皇家超级VIP待遇。

  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大臣。赵佶爱得不得了的朱冲,如果在赵匡胤那里,说不定就掉了脑袋。

  在乾隆一朝,诗人颇受待见,因为乾隆就是著名的诗人他一生写了四万首诗,差不多接近《全唐诗》的总和,按这个数量来讲,虽然乾隆高寿,但平均下来,每天要写两首诗,不像个皇帝,倒像个专业的诗人不,专业的诗人,也没这么旺盛的生产力,所以后人怀疑,乾隆养了一个枪手班子,委以重任。不过乾隆诗的水平,确实不敢恭维。但他自己感觉良好啊,下面的人也不敢说不好,所以乾隆最大的爱好就是四处题诗,尤其喜欢在一些传世名画上题诗,让后人郁闷无比。金庸在《书剑恩仇录》后记中就写道:“我在书中将他写得过分不堪,有时觉得有些抱歉。他的诗作得不好,本来也没多大相干,只是我小时候在海宁、杭州,到处见到他御制诗的石刻,实在很有反感,在博物院中参阅名画,仍然到处见到他的题字,不讽刺他一番,闷气难伸。”

  但是到了乾隆的孙子道光帝,情况又发生变化。史料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

  道光期间,有个名臣叫阮元,不但人品、文才俱佳,而且政绩斐然,在浙江巡抚、两广总督和云贵总督任上,阮元平海盗、禁鸦片、惩贪腐,打击分裂、垦荒固边,朝野无不折服。与阮元同样的资历的另一位重臣曹振镛,相比之下就差远了。但曹振镛在皇帝身边啊。有一次,道光与曹振镛谈干部工作,聊起阮元,准备重用,请曹振镛评价一番。曹振镛是个小人,一直忌惮阮元,但阮元有口皆碑,也不能公开诋毁,但他摸准了道光的心思,深知如何黑对手,他先是顺着道光,把阮元夸了一通,然后不经意说,阮元的吟诗、论文、作画、弹琴很有一套,“光诗文集就出版了好多种”,“一时洛阳纸贵”云云。道光帝脸色顿时由晴转阴,恨恨地说:“要是作诗能把国家弄好,那我天天作诗了。”时隔不久,皇帝一纸调令把阮元召回京城,安排了个不咸不淡的职务,直至告老退休。

  在清朝诸帝中,道光是很特殊的一位,他特别想重振大清雄风,却恰恰在他一朝,鸦片战争爆发,从此开近代中国割地赔款之先河。史载,《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帝退朝不吃不喝,负手于便殿阶上徘徊往复,一夜不息,“侍者但闻太息声,漏下五鼓,上忽顿足长叹”。

  道光接过的,是一个烂摊子,他想改变,效仿康熙,先从节俭做起,衣非三日不易,食物价高,虽喜不索;宫中用款,岁不过二十万。他也想竭力重塑官场生态,改变官员评价标准,因此被曹振镛趁机黑了阮元。但他怎么努力,国运却已经不可逆转。

  因为,看似鼎盛的乾隆盛世,实际已是清朝由盛到衰的开始。

  四

  在乾隆朝,有两样跟享受相关的玩意儿发扬光大,达到极致,一是“满汉全席”,一是鼻烟壶。

  满汉全席是饮食铺张豪奢的代表,经乾隆亲自推广,官府和市肆上开始盛行“满汉全席”。当时的一位扬州文人李斗在其所著的《扬州画舫录》中就记录了一份“满汉全席”食单:“第一分头号五簋碗十件:燕窝鸡丝汤、海参汇猪筋、鲜蛏萝卜丝羹、海带猪肚丝羹、鲍鱼汇珍珠菜、淡菜虾子汤、鱼翅螃蟹羹、蘑菇煨鸡、辘轳鎚、鱼肚煨火腿、鲨鱼皮鸡汁羹、血粉汤、一品级汤饭碗。第二分二号五簋碗十件:鲫鱼舌汇熊掌、米糟猩唇猪脑、假豹胎、蒸驼峰、梨片伴蒸果子狸、蒸鹿尾、野鸡片汤、风猪片子、风养片子、兔脯、嬭房签、一品级汤饭碗。第三分细白羹碗十件:猪肚假江瑶鸭舌羹、鸡笋粥、猪脑羹、芙蓉蛋、鹅肫掌羹、糟蒸鲥鱼、假班鱼肝、西施乳、文思豆腐羹、甲鱼肉片子汤、茧儿羹、一品级汤饭碗。第四分毛血盘二十件:貉炙哈尔巴小猪、油炸猪羊肉、挂炉走油鸡鹅鸭、鸽臛、猪杂什、燎毛猪羊肉、白煮猪羊肉、白蒸小猪子小羊子鸡鸭鹅、白面饽饽卷子、什锦火烧、梅花包子。第五分洋碟二十件;热吃劝酒二十味;小菜碟二十件;枯果十彻桌;鲜果十彻桌。所谓满汉席也。”这只是民间的一份菜单,皇室标准,高多了。

  鼻烟壶,是个舶来品,却在中国流行,并在乾隆一朝,制作工艺达到巅峰,上等鼻烟壶,用玉石、象牙、水晶、玛瑙、翡翠、琥珀等珍贵材质制成,集书画、雕刻、镶嵌、琢磨等技艺于一身,运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内画等技法,成为当时达官贵人身份的象征。

  乾隆走在时尚潮流的最前端,后面是一群趋之若鹜的“粉丝”。比如做了十多年两淮盐政的阿克当阿,人称“阿财神”,有“书籍字画三十万斤.金玉珠玩二三十万金,花卉食器几案近十万,衣裘车马更多于二十万,童仆以百计”“即其鼻烟壶一种,不下二三百枚,无百金以内物,纷红骇绿,美不胜收”。这位阿财神的饮食更为奢侈讲究,以吃鱼为例,“四月中鲥鱼上市,必派数小艇张网于焦山激流中,上置薪釜,一得鱼即投釜中,双桨驰归,到平山则其味正熟,与亲在焦山烹食者元异”

  那么丰盛,那么精致,那么细腻,那么巧夺天工但是,当一个时代的人都沉迷于此时,灾难已经开始在酝酿。

  学者金一南在《心胜》一书中写道:在“康雍乾盛世”,中国国力达到巅峰,“虽然持续百年以上的好景并不短暂,但坏事来得却十分突然。紧随康雍乾盛世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第二次鸦片战争再败及由此开启的无穷无尽割地赔款之道(光)咸(丰)同(治)光(绪)衰世,从持续百余年的康雍乾盛世到持续七十余年的道咸同光衰世,中间竟只隔了一个嘉庆。大清王朝江河日下的速度,几乎连让人喘口气的工夫都没有”金一南总结为:风险在安宁中积累。

  乾隆三十年,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乾隆五十年,卡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乾隆却浑然不知,在自得其乐地当他的“十全老人”,而整个社会风气也崇尚奢靡,讲究排场,贪图享受,别人在突飞猛进,他们仍然在把玩着鼻烟壶,饕餮着满汉全席。等到大敌压境,当年曾气吞万里如虎的八旗子弟,已经不知道如何打仗了,决定清朝国运的甲午一战,武器装备并不亚于日本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怎么能不输呢?史料记载,当时在北洋舰上,舰长居然与水兵一起赌钱

  五

  康熙、雍正估计很后悔,当时教少年乾隆读诗时,应该重点让他研读唐人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否则,也不会弄得儿子不像儿子、孙子不像孙子这般不堪了。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