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台高中历史新课纲“去中国化” 忧影响年轻一代史观 中新社8月16日电 (记者 夏
中新社8月16日电 (记者 夏守智)教育部门课审大会日前通过高中历史新课纲,将中国史纳入东亚史脉络,引发广泛关注。连日来,频发声,指课纲修改是“去中国化”和“文化”又一,更忧虑“”插手教育,将影响年轻一代树立正确史观。
《联合报》14日指出,新课纲抛弃传统史、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划分,将中国史纳入东亚史,且以所谓“专题式内容”取代编年史,让学生分不清朝代更替,对中国历史认知模糊。
表达忧虑,对下一代而言,历史课堂恐将变成穿越剧,看到“猪哥亮”(艺人)辅佐刘备不必惊奇,因为“诸葛亮”也能主持歌厅秀。
表示,肆意剪裁中国历史,以为稀释与解构中国史,就可以让史卓然。事实上,这种做法不仅无伤中国历史,反而让历史脉络模糊,了人的视野,也困惑了年轻一代。
淡江大学教授赵春山在《中国时报》撰文指出,对于课纲修改的关切,不应只担心“去中国化”或“”问题,而应关注整个年轻一代的历史观问题。他说,教育工作者常感叹,年轻学生愈发缺乏历史观,并非他们健忘,而是没有多少东西让他们学习和记忆。
“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思想和大乘佛法,所以21世纪是中国世纪。”他引述历史学家汤恩比的话认为,身为在的中国人,老人被蟹钳伤身亡理应为此感到骄傲。若是别有图谋割裂两岸历史连结,不仅会让青年人的历史观扭曲,也会冲击稳定。
大学历史系教授吴展良在疾呼,从小学到高中,四百年的史可以螺旋式学习三遍,而五千余年中国史却一再缩减,这摆明是用力控制年轻人的国家和文化认同。
他表示,影响未来的最大因素必然是,在此情况下,将中国史缩减至此,会影响年轻人对的认知,并危及他们对两岸未来的判断和选择。
大学教授张亚中也直指,这群“去中国化”共谋者,让内部冲突,让紧张,让青年人失去历史文化的根。他强调,历史是民族的根,没有中国史,不会有未来。
不过,也有学者指出,种种“去中国化”手段,最后恐将“竹篮打水一场空”。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系主任胡幼伟表示,年轻人并不糊涂,大搞“去中国化”;他们为了自己的前途,选择“中国化”,纷纷赴求学、就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