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期刊Chem. Sci.副主编;
在包括Science等期刊上发表SCI检索论文300余篇,获授权专利2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2项;
首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而且是中国化学会历史上首位女性副理事长)
2015年,随着中国科学院院士增补名单的公布,这位当时已经年近半百的化学教授第一次走进了公共场合的镜头下:照片中身材挺拔、端庄俊雅,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至少年轻20岁的于吉红院士被惊为天人——她完美地诠释了人们对于成功最苛刻的定义。
如果于吉红生在现在这个年代,那她一定会被贴上数个时尚的标签——“别人家的孩子”、“teachers pet”或者“大学霸”。
在你的中学时代,一定会认识那么一两个课上不声不响、成绩名列前茅、张口闭口都是功课的大学霸。一翻查于吉红院士的简历,就会发现她其实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面对,当被问及兴趣爱好时,于吉红院士不假思索地答道:“我有个特殊的爱好——学习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中科院院士,300余篇SCI,20多项授权专利,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这几项数据足以说明于吉红院士研究的分量。
3月11日,《Science》刊发了于吉红院士研究团队在沸石筛材料方面的突破性,这是大学化学领域研究首次在《Science》发表。
与登上《Science》的其他许多文章不同,筛在化学研究中,并不是什么新兴的研究领域。换句话说,筛领域被开发已久,“识时务者”应该转向更容易出的新兴领域。但于吉红院士却沉下心,把整个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这个领域。
于吉红院士长期从事无机多孔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制备化学研究。在筛多孔晶体材料的结构设计与定向合成研究中作出了重要创新性贡献。
她创建了限定禁区设计筛结构的新方法,解决了特定孔道结构设计的难题,预测了筛的可能结构,发现并提出了判断筛结构可行性的局域原子间距规则;
还提出了基于模板、杂原子取代、计算机辅助设计合成特定孔道结构多孔晶体材料的若干新途径,合成出JU(大学)系列50余种在不对称催化和大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手性孔道和超大孔道等新型多孔晶体材料,其中多种新型筛被国际筛协会收录、命名。
然而,作为整个中国在化学领域成就最高的100余人之一,当你在搜索引擎中键入“于吉红”三个字时,跳出却是这些标签:“最院士”、“貌美如花”、“如同少女”、“美人在骨不在皮”,等等。
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当一个卓有成就的女性科学家走入公共视野,由于其工作的专业性而形成的评论的真空、碎片化的信息时代无法负载过多专业化信息等等缘故,社会只能单纯地表达出对她外貌的欣赏,而这却在很大程度上算作是一种。
与之相对的另一个极端,则是把“女博士”列为“第三性”,以此来淡化女性的性别,或者说性别特征。
这样的风向显然并不健康,但这些并不意味着女性科学家不能出于自身意愿而追求成为,也同样不意味着作为女性就一定要放弃自己的性别特征,才能得到尊重。
2009年,在一次颁典礼上,于吉红院士穿着酒红色的套装,白衬衫的尖领和项链搭配相宜。她准备了两枚胸针,都是繁复的花型,一枚别在上装,一枚别在大衣上。
当被问及“女科学家”这个称呼时,于吉红院士也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反感:“我认为女性科研工作者和男性并没有差别,也许两者思维方式会有些不同。”
真正的平权,是让所有的科研工作者都不再对“女科学家”这一说法感到反感,让“性别”符号的意义变得单薄,让所有性别都能够被轻易地说出口,让所有的科学家都能够自信大胆地追寻、成就自己心中所有形式的美,并且不吝向我们展现他们的美。夏沫到底爱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