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文章内容

论文化跨界融合对于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作用

※发布时间:2016-5-14 18:00:4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经过多年的市场化进程,中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骄人业绩,经济总量位居全球第二。然而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以资源消耗、、失衡发展、粗放增长的低端模式取得的,随着资源枯竭、环保意识增强、共富强烈、民生共识等多因素的共同推进,中国急需一种集约增长的高端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一步地,中国高度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主导的一维国家治理模式也面临着现代化转型。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经济要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常态,一方面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是国家治理模式的现代化塑造,要完成这两个新任务有一个共同的要素就是文化,文化可以作为一种产业要素或者一个产业形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文化也可以作为一种思维模式或一股治理力量参与国家治理。

  当前,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文化可以支撑经济发展,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有助于提高经济的发展质量,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经济较量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凸显。其次,文化资源和文化创意的产业化诞生出文化产业形态,并发展为一个重要产业,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级化发展,文化产业对于国家经济总量的贡献在不断增大,同时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对外贸易可以促进出口增长,展示国家综合实力。再次,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气质,蕴含着民族,推动文化走出去,有利于提高国家形象和品牌影响力。最后,文化具有引导功能,是一种关键的发展力量,引领发展方向,引导制度创新,三十多年来,正是一种创新的文化引导着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这种文化发展成为一种正能量的,引导国家的健康发展。

  经济转型发展的,一方面强调发展的经济质量,另一方面也要赋予发展的文化含量。因为经济具有一维性,追求经济目标必然带来排序问题,而排序的结果是总有排在后面的,导致区域的发展差异、社会的阶层分化、人民的差距,而这种局面是很难构建所谓的和谐社会的。而文化具有性,文化是作为个性存在的,不同文化之间难于比较,每种文化追求都具有适应的价值最大化,因此文化共存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文化共存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当然在从经济社会转向文化社会也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当前对文化多元化的认同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这个转型过渡阶段有了推动的前提。文化产业的发展除了经济效益的达成外,更多的应是对于社会的文化效益贡献,也即社会价值观的,甚至是对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启蒙引导。首先要确立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共存的目标,引导人们追求人生价值观的多元化,财富不应是人生的唯一追求,也不会是整个社会的最高追求,和谐性才是人与社会的共同目标。其次,要发挥文化要素对于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作用,促进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改变、资源浪费、能源高耗、技术落后、产品粗劣、服务粗放、模式、市场萎缩的不良局面,追求绿色环保、低碳循环、创新驱动、高附加值的集约型新经济发展模式。

  当一个国家越来越追求多元发展的目标时,经济转型发展的压力会得到适当的缓解,因为不是只有经济的发展才能体现国家的进步,国家发展对于经济的依赖性在减弱,在向文化社会的过渡过程中,经济对于一个国家动员社会力量的功能越来越弱,很多社会资源的配置可以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的力量。因此,文化对于经济转型发展的意义一方面在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促进经济高级化发展,另一方面在于降低经济发展的目标,使得经济发展能力与发展目标相匹配,发展效果与发展目标越趋一致。

  因此,中国经济转型存在两条出,一是降低社会发展对于经济的依赖性,经济功能对于国家的整体发展应得到削弱,同时要提高文化功能作用;二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即促进经济升级发展,这是当前我们一直强调的经济转型升级的要义。这里,文化也具有提升经济高级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从社会发展的和谐目标来看,中国经济转型的两条径必须同步并行。显然,文化能够促进中国经济转型的两条径同步推行。

  文化要达到以上的目标,必须借助产业化的方式,这是因为整个社会的运行已在经济模式(市场思维)里,产业化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运行的主要工具,而且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工具,因此,文化借助产业化方式可以快速发展,也才能与经济社会融合对接,进而达到文化间接或直接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如此,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了经济社会转型的最佳途径。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生产文化意义的“内容产业”,作为一种体现人类的“创意产业”,给现代经济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正在向几乎所有的产业部门渗透。当代文化发展表明,现代经济是文化的经济,传统的人文科学已经通过人文设计渗透到了经济、及其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现代经济在总体上已经离不开“文化意义”了。当今世界,许多产品都烙有文化印记,企业借助文化的影响力开展销售,消费者在消费时也受文化的支配。由于文化产业的崛起,现代“资本”的概念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经济学对价值的解释了,资本除包含资金、厂房、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外,还包含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伦理、个人喜好等“文化资本”,“文化资本”在一定条件下,又通过生产、流通转换成“经济资本”,两者的有机结合大大地促进了现代经济的发展和当今社会的繁荣。文化、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意义,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消费,已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的物质消费,而是具有文化价值的消费,并且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唐向红,)。

  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在工业化阶段同时出现了信息化过程,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同步发展中出现了产业融合这种新型产业形态。产业融合并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现象,而是一个更大范围及更为深层的经济社会问题。随着产业形态的多样化发展,产业融合正在向更多的领域拓展,并成为一种典型的产业形态。这种产业形态已经模糊了传统的产业边界,跨界融合成为了产业发展的新常态。在产业融合的新常态下,产业边界的模糊化,使原有相对的系统相互渗透,标准的最优意义很小。而且,其系统内经常是不平稳的,相互之间的关联线性的,它要求部门间的投入产出要有更大的适应性,使得产业处于一种关联灵活、富有弹性,并由适应性驱动的经济状态。产业融合突破了产业的界限,弥补了融合双方的缺陷与不足,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文化经济时代,产业融合得到了迅速发展。文化经济时代,文化要素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作用,由于文化越来越具有通用性特征,可以向多个产业渗透融合,使得产业的运行平台出现了交融性和网络化的趋势,这种产业的运行模式推动了产业的多元融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创新性、渗透性和外溢性的特点。在现实中我们已经感觉到,文化创意越来越多地嵌入各个产业领域,从而使文化融合度越来越高;产品制造更多地赋予文化创意,并成为一个服务环节或一项服务内容,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并制造商转变为服务商。文化创意产业与其它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能够推动文化产业升级,还提升了融合双方的竞争力,优化了产业结构。

  政策的推动和市场创新的带动,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将不断催生新兴的产业业态和创新的商业模式,引领经济转型升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延伸文化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党的指出,“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随着新一轮科技初见端倪,第三次工业正在深化,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就世界而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潮流。以文化为核心、以创新为手段的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日益成为产业融合的新载体,在技术更新、人才流动、市场创新以及资本推动等动力因素的推动下,产业内涵不断丰富深化,产业边界不断延伸拓展,产业形态不断催生转型,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商务、农业等产业在产品、市场和产业组织等方面呈现的融合态势日益加深。年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催生新兴业态、带动就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福建泉州人,经济学博士,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大学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课题组长、高级经济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曾挂职市东城区委、广东省惠州仲恺高新区、广…

推荐:

关键词: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