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期刊界开始强化学术论文的规范化要求。在经济学领域,论文的篇幅开始加大,技术含量开始提高,数量模型在论文中的运用也开始越来越普遍。进入新世纪后,许多经济学期刊,特别是权威经济学期刊,带有数量模型的学术论文每期都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数量模型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随之也遭致不少诟病。一些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经济学论文是否一定要有数量模型?经济学论文是应重思想还是应重模型?在现今学术期刊注重论文学术水平、学术规范的大背景下,该怎样认识经济学论文大量应用模型的现象?
为学术界所质疑的经济学论文模型化,我们姑且称之为模型泛化,其表现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类:一是牵强应用和设计模型,以模型点缀论文,造成模型具有普适性的;二是错误使用模型,研究过程与研究结论脱节;三是模型成为文章的主体部分,结论过于简单;四是理想化地设计模型,纸上谈兵,明知不能为之而强为之。
经济学论文模型泛化现象的成因,主要是海归学者的影响、国内主流学术期刊的导向以及作者自身专业水平的局限。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一大批海归学者回国,带回了海外的学术研究和学术论文范式。他们的研究中大量地使用经济计量学理论和方法,广泛应用数量模型进行分析,中国经济学界的研究逐步形成了带有鲜明海归派特色的学术论文范式。
而此前,国外一些经济学期刊,如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美国经济评论)、Econometrica(计量经济学)、Journal of Econmetrics(计量经济学)、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经济统计评论)、Econometric Theory(计量经济学理论)、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应用计量经济学)等,长期以来刊文篇幅都很长,且大量文章都集中于数量模型的实际应用或数量模型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探讨。受其影响,国内一些重要学术期刊也陆续刊出带有经济计量模型的经济学论文。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带有数量模型的论文明显地、大幅度地增加。与之相伴随的是,计量经济课程被确定为国内高校理论经济学科和应用经济学科的专业核心课程,一些高校纷纷设立数量经济学专业。之后,带有数量模型的经济学论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内经济学和管理学期刊上。
一个能为多数学者接受的观点是:学术期刊与报刊不同。学术期刊强调论文的学术水平、理论价值,它更关注论文的技术含量、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相对而言,论文的政策、决策咨询功能被明显弱化。带有数量模型的论文恰恰能较为充分地体现这一要求。而且,一篇论文如果没有严谨的数理推演、严密的逻辑思辨、充分的分析,仅靠单纯的主观认识和个人判断,除非名家、大家,其学术观点是很难为接受、在学术界得到广泛认同的。
但需要分清的是,国内带有数量模型的经济学论文与国外经济学期刊带模型的论文有着显著的不同。国内经济学论文的模型多为模型的应用,有关这些模型理论方法方面的拓展、完善或全新模型的设计方面的论文却很少。相反地,国外经济学期刊的论文,则更多聚焦在数量经济模型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与创新上。因此,圈内学者更推崇认可的还是国外经济学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那些关于理论方法探索的基础性研究,通常被认为是奠基性的、创新性的,代表着经济学研究的前沿水平。
数量模型的泛化现象,本质上是中国计量经济学研究水平落后于世界前沿水平的集中反映。建模过程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的研究过程源于实践,它是由特殊到一般,由个体到整体的认识过程。建模就是要通过对大量偶然的、的、个别事件的观测,归纳演绎出必然的、一般的、全体性的规律,并根据一般性的规律预测未来的现象和事件。经济学研究中,人们可以依据经济学理论,通过对大量经济事件的观测,归纳、提炼、设计出描述经济现象的变量,据此构造数量模型,并依据模型进行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分析,进行预测,推断经济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同时,人们也可以依据经济学和数学理论,对经济现象提出,而后构造模型,通过观测数据和观测事件进行的检验,以此发现带有普遍性的规律,证明事实的客观存在或不存在,这就是数量模型的“”或“证伪”功能。因此,经济计量学模型的设计、应用过程,既有演绎的成分,也有归纳的成分。正因如此,数量模型运用得当,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繁杂问题清晰化,在众多中发现现象的本质。可见,一个数量模型的设计和应用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严密的逻辑思维,正确设计和运用数量模型,是一个人扎实的经济理论知识、过硬的数学和统计学理论素养的综合反映。没受过长时间系统正规的专业训练,没有扎实的经济学、逻辑学知识,没有深厚的数学和统计学功底,是很难在此方面有所突破和建树的。
追溯历史不难发现,在诺贝尔经济学40余年的颁史上,70多位得主中,有13位得主的成就和贡献是经济计量学理论方法,或者是经济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这说明了数量模型的科学性和其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其在经济学知识体系中有着无可的地位和作用。
相比计量经济学在国外的发展,经济计量学引入我国才不过30多年,其标志性事件是“颐和园讲习班”。1980年夏,诺贝尔经济学得主克莱茵教授受邀率领7位美国教授来中国举办经济计量学讲习班,地点在颐和园,故称“颐和园经济计量学讲习班”。100多位中青年学者接受了此次培训,这一拓荒性事件标志着计量经济学引入中国。
随后,林少宫教授、李楚霖教授在当时的华中工学院开始了经济计量学、数理经济学的教学研究工作,计量经济的研究与应用在我国开始起步。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才开始大规模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到1997年,全国90%以上的经济类专业开设了经济计量学课程,绝大多数为必修课;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将《计量经济学》确定为高等学校经济门类各专业的共同核心课程。
较之计量经济学在国外的发展,我国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整体水平至少落后几十年。目前尽管有不少作者在从事模型的设计和应用研究,但他们并未在国外或国内接受过系统正规的专业教育和培训,我国经济学界真正出身于数量经济学专业的学者并不多。另外,相比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其他专业的博士点,我国高校数量经济学专业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也很不足,且其教学研究水平与国外同类高校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由此就不难理解我国当前经济学论文中数量模型泛化这一现象了。
正确的模型是科学的、有价值的,错误的模型是,是无用的、有害的。经济学论文中出现了不少错误的模型和伪模型,这是现实。对于经济学论文中的模型泛化现象没必要惊惧,没必要沮丧,也没必要过于担心,但是需要关注、需要担当。从中国经济学期刊界的角度来讲,要努力提高审稿人和用稿人的学术水平,把好用稿关、守好入刊门,让科学、有效的数量模型见诸于世,并促其发扬光大,应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不让错误的模型、伪模型见诸于刊,防止模型研究和应用的泛滥和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