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文章内容

全国卷小论文专项指导与训练:观点评论类

※发布时间:2018-3-18 10:08:5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观点评论(析)类试题的特点在于评价的对象不是具体的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而是历史观点。历史 观点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可能与客观历史存在某些不符,因此还需要对历史观点进行再“评论”。 这种题型非常富于“历史味”,具有“借古鉴今”的功能,很受命题者的青睐。下面以两道高考题为例, 分析这种题型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技巧,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1.亮明观点。用词一定要确定。比如我认为.......正确、我认为......错误等。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要对材料进行提练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关键词可以抄下来)

  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 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 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 19 世纪中期开始,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 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 10)。

  第二步:解读“观点”的内涵(如:时间界定、包含因子等) 观点梳理:归纳材料中的观点(是什么); 有几种观点?赞成(或正确)、反对(或错误)、片面等均可。

  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 19 世纪中期开始,的冲击促使中国 发生剧烈变化。

  角度分析文明的先进性和近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对比,然后从历次侵华(“冲击”)后,中国人如何从器物—制度—思想等层次向学习着手回答。

  观点二:若反对“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角度给予否定。可以从地主 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等各阶级阶层先进发起的一系列运动的历史背景入手,注 重分析各运动发生时当时中国内部、经济以及思想的变化,由此强调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和 必然性。

  观点三:若认为“冲击—反应”模式存在片面性,则可以从从答案一与答案二两方面综合辩证评析,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从内应角度给予否定。

  评析:首先中国社会有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由于中国古代在经济、、思想、 科技等方面长期领先世界,形成了天朝上国的“华夷观念”。当16-19世纪,世界向近代过渡时,中国在 经济上依然是落后的自然经济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力量薄弱,上是封建君主不断强化, 思想上文化、思想,对外趋向闭关锁国。

  其次,近代以来,列强的侵略一方面不断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 不断努力,另一方面列强的侵略也客观上冲击了中国落后的生产方式、制度、思想观念,给 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制度、思想观念,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发展变迁和近代化。这体现 下几个方面。

  1、经济:冲击了中国根生蒂固的自然经济,使之逐渐解体,改变了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观念,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面对冲击,社会危机的加深,中国发生一系列社会变革,如戊戌变法、辛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使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掀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学习的浪潮,思想不断解放。如:林则徐等人“开眼看世界”,首 开近代学习的先河,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为用”,维新派的“兴、实行君主立宪”,五 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文化。

  评析: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内部原因,而非外部原因。从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 统框架的内部动力,的冲击只是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的外部因素,不是主要原因。

  首先,明清时期的中国便具备突破传统框架的相应条件。自明朝中后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便产生发 展,市民阶层发展,反对君主、工商皆本、经世致用的早期启蒙思想产生。

  其次,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资产阶级思想的,为百日 维新、辛亥等奠定了经济、阶级、思想基础。而外来侵略、民族危机加剧只不过是次要原因。

  再次,先进的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和主观努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和变迁。从林则徐为代表的开 明地主阶级、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 级派,为了追求近代中国的民族和近代化,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不断向学习。

  综上所述,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的冲击只不过是加速了中国发生剧烈变化 的进程而已。材料中的观点是典型的中心论,夸大了冲击的作用。历史研究要从事实出发,全面 看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停留在理论上。

  材料人类各文明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一般的基本规律。犹如一个有机体,每个文明都会经历起源、成 长、衰落和解体四个阶段。文明兴衰的基本原因是挑战和应战。一个文明,如果能够成功地应对挑战, 那么它就会诞生和成长起来;反之,如果不能成功地应对挑战,那么它就会衰落和解体。

  ——[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世界史知识,评析汤因比关于“挑战与应战”的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 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论述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2017·湖南省怀化市 2017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这一个过程的实现,是“通过成千上万的个人的生活自己完成的,在很多人遭受痛苦,而另一部分人兴旺发达的时候,他们的世界则按现代形象得到重新塑造。最后,的所有人都已获得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个新的生活方式的获得,宣布了旧的文化观念的解体。一种小型的、淳朴的,在信 仰和习俗上同质的稳定的社会,在城市化的浪潮中转变了。因此,城市化,在造成、社会组 织的转变过程中,也导致了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转变。

  ——都宏桂《城市化与近代的杜会变迁》 评材料中关于城市化影响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任一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条理清晰。)

  材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写到:如何评估 1928 年之前的中华史,过去的言说,不论是,还是,都将这一时间段看作是“北洋军阀”, 即便是中性表述,也是“北洋军阀时期”或“北洋时期”。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 年至 1928 年的中华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对这一时期的 历史,近年来史学界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地一概贬斥否定到对其中的某些方面给予适当肯定的发展过 程。他们认为尽管这一时期是军阀混战、混乱的时期,然而另一方面社会出现了新因素,历史仍在向前发展,是近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当中的一个特殊阶段,现代化正是在这种新旧交替和冲突中向前发展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北洋军阀时期的历史。(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4.(2016·湖南省郴州市 2016 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41)(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这是一幅中国旧主义时期历史发展简图,它体现了中国近代前期的、经济和思想发展进程。

  根据简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旧主义时期历史发展。(要求:观点明确,对该简图表 述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观点:赞成材料中关于文明的兴衰关键在于它能否成功应对挑战的观点。(2分)说明:中国、日本、印度、美洲以及非洲等地区在古代都曾创造出了各自的文明。但近代以来,不同 地区对殖民侵略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从而导致不同的历史命运。中国、日本先后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此情况下,中国开展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等一系列的 救亡运动,并且最终通过新主义,赢得了民族;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不仅摆脱了民族危 机,而且成为资本主义强国。中、日等国成功地应对了的挑战,文明得以延续。相反,美洲、非 洲等地区面对殖义侵略,应对不力,最终沦为殖民地,有的甚至遭受种族,文明发展中 断,长期陷入经济落后与社会动荡。(8分)上述地区的不同历史命运表明,文明兴衰的关键在于对挑战的应对程度。因此,材料中的观点是正确 的(2分)

  说明:近代西欧文明的迅速崛起主要不在于外部的影响,而是其内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历史上看,古希腊和古罗马法及其人文为近现代文明崛起奠定了基础。从经济上看,西欧的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以及新航开辟和随之而来的海外殖民扩张与资本原始积 累,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两次工业更推动西欧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和西欧国力空前 增强,从而确立了西欧对世界的控制。从上看,西欧通过各种和,确立了各种先进 的代议制的资产阶级;从思想文化上看,西欧的文艺复兴、教、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 运动,人文主义和科学,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8分)近代西欧文明发展的历史表明,文明兴盛的关键在于内部因素,而非外部的影响。(2分)

  2.(2017·湖南省怀化市 2017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示例1:随着工业的进行,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一种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新型城 市文化形成并得到了逐步的推广。(2分)在此新的文化观念中,个人主义逐步增强,使得强调个 利和的启蒙思想逐步扩展。(2分)个人的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成了支配人们行动的指南,整个社 会趋向于化。(2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文艺流派产生。(或:影视艺术产生,音乐日益通俗化)(2分)家庭观念淡化,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2分)总之,城市化推进了现代文化的形成。

  示例2:随着工业的进行,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2分)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差距日益加剧,社会的不公平促使社会矛盾,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德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 动。(2分)工人运动的失败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由此诞生。(2分)与此同时,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对社会现实反思,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文艺流派。

  (或:影视艺术产生,音乐日益通俗化)(2分)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家庭结构发生重大变动,家 庭观念淡化,出现小型化、多样化趋势。(2分)总之,城市化推进了现代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 转变。

  随着工业的开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分)英国人口分布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的议 会席位分配与人口分布不一致。(或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获得更多的。)(2分)1832年,英国进行了议会,(2分)重新分配了议会席位,使议会席位的分配与人口分布基本一致,英 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或:这次议会后,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开始掌握国家,英国的 制度开始逐渐服务于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2分)从社会组织来 看,城市化以前,乡村是国家的基本组织形式,城市化之后,城市逐渐成为国家的主要组织形式。(或: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逐渐超过乡村人口)(2分)

  (评分细则:任选一观点进行评析。答案及赋分标准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记分。但 答“观点二:城市化造成、社会组织的转变”在同等情况下降等评分。)

  上:北洋军阀推行,摧毁资产阶级制,如袁世凯帝制,段祺瑞恢复《临 时约法》和等,是对历史的极大;为夺利展开混战,如直皖战争、直奉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无限灾难。(3分)经济上:连年不息的军阀混战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北洋军阀的横征暴敛,吞没了大量的社会财富, 严重地了工农业的再生产;北洋军阀凭借竭力封建买办的生产关系,严重地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分)外交上:北洋军阀推行媚外政策,如袁世凯同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疯狂出家权益,极大地阻 碍了民族经济的发展。(2分)思想上:袁世凯为帝制,推行复古尊孔逆流,竭力封建。(2分)

  上:北洋军阀时期尽管推行,但形式上一直维持着中华的体制,有利于中 国化的发展。资产阶级的斗争、新主义的崛起,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分)经济上:初步建立现代经济法制体系,发布许多经济法规,解除对工商业者的种种,对工矿企业 采取和优惠政策,还鼓励利用外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3分)

  军事上:训练、装备一支新式军队,有利于推动军事近代化,增强国防实力。 外交上:出席巴黎和会,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国家主权。后来在会议上中国收回山东主 权,赎回胶济铁。总的来说,北洋在外交上表现出了与的两面性,了一些国家主 权,为后来南京国民废除奠定了一定基础,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思想上:观念深入、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的、新三义的提出,促进了 思想的发展。 社会生活上:“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等的颁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经济必答,其它答 出两点即可)

  4.(2016·湖南省郴州市 2016 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41)(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点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并推动的发展。(4 分)评析:①19 世纪 60、70 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出现了一批具有早期维新思想的知识。②19 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光绪帝实行戊戌变 法,结果失败。③20 世纪初,资产阶级思想传到中国,孙中山领导了辛亥,了清王 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国。④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提倡 和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五四运动标志登上历史舞台,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广泛。(8 分)

  观点二:近代新思想在中国的和变革运动,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4 分)评析:①19 世纪 60 年代,中国洋务派把林、魏“师夷”的思想加以发展和实践,客观上刺激了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②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早期维新思想发展为康梁维新思想,指导了维新变法 运动的深入开展,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③20 世纪初,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广泛,形成了三义理论体系,指导了辛亥。后的政令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④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的民族,旧三义发展为新三义,国动沉重打 击了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南京国民收回关税主权,整顿经济秩序,极大地推动了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8 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