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文章内容

经济论文写作指导_贺绥世等编著pdf

※发布时间:2018-5-4 20:23:4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1.本站不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第一篇经济论文写作概论 第一章 导 言 第 一节经 济 论 文 写 作 的指 导 思 想 文章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是 “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 事 ” 。经济论文写作要写得符合客观实际,符合 国计 民生 的发展 需要 ,就必须有 明确 的指导思想 。这就是说 ,要运用 马列主义 、思想,特别是他们 的经济学 的理论作 为指导思想,作为我们认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的理论武 器 。这一点,在社会主义 的新 中国,只要从事过科学研究的 人 ,认识都是相 同的。如胡寄窗先生是研 究中国经济思想史 的老专家 ,他就 曾说 : “在研究过程 中,作者深深体会到 , 如果不正确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 ,不正确运用思想 , 许多的历史事件就不能作 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 那末 ,运 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指导我们 的经济研究和论文写 作 ,还要不要研究学 习经济学派 的经济理论呢 ?我们认 为这正是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开展 当前经济学科研 究的思想 方法和研 究方法 问题 。马克思主义 的思想观点告诉我们 , 曹丕:《典论论文》 胡 寄 窗:《中 国经 济 思 想 史 》(上 )第 页 。 “马克思是十九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 国家中三种主要的 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 。” 应该说,吸收前人的合理, 研究同时代不同理论学派的动 向及其理论实质 ,是我们马克 思主义者 的一贯学风 。、 、、等老 一辈家早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 关于写作论文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我国古代 的文章家 也有精到 的阐发 。魏晋南北朝 时期 的文 章学理论家刘勰在 《文心雕龙 序志》里就说过 : “盖文心之作也 ,本乎道 , 师 乎 圣 ,体 乎 经 ,酌 乎纬 ,变 乎骚 ,文 之枢 纽 ,亦 云极 矣 。”这是说 , 《文心雕龙》这部书的写作指导思想 ,是本 着从 自然之道 出发 的原则 ,以孔为 ,以为体 制 ,文采上酌取纬书 ,变革上参考 《离骚》 。写作文章的关 键 ,也莫过于这些了。这是封建时代 的写作指导思想 。我们 要写好经济论文 ,只有认真学习好马克思主义 的经济理 论 ,掌握好马克思主义 的立场 、观点、方法 ,才能卓有成效 地研究解决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问题和正在进行的经济 体制 中出现 的各种新 问题 。 这种认识 问题 的思想方法 的效果 ,同志 曾这样作 过总结 ,他说 : “灾难 的中华 民族 ,一百年来 ,其优秀 人物奋斗 ,,摸索救国救 民的真理 ,是可歌可 泣 的。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 国十月之后 ,才找 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 的真理 ,作为解放我们 民族的最 好 的武器 ,而 中国则是拿起这个武器 的者宣传 者和组织者 。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 的 具体实践相结合 ,就使中国的面 目为之一新 。” 这是 《列宁选集》第 卷第 页 《选集》第 页 。 告诉我们 ,中国人 民在 中国的领导下,运用马克思列 宁主义这个武器 ,取得了的胜利 ,现在我们进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更是需要这个武器 。当前我们研究经济 领域里 的问题 ,认识当代世界的经济发展动态 ,分析研究我 们 国家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新 问题 ,是我 国历史发展和现实需 要 的要求 。同志说 : “宣济体制 ,不仅在于 写出多少文章 (这一段报刊用于的篇幅并不算少 ),更 重要的是用什么观点来分析 问题 。现在 ,在经济理论研究中 有一种值得注 意 的现 象 :已被实践证 明是有利于解放生产 力 、可 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些同志却把它 说成是资本主义性质 的东西 ;而把一些生产力的说成是 社会主义性质 的东西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必须统一起来加 以考察 。”他还说 : “离开生产力的发展 ,孤立地研究生产 关系,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否有利于解放生产力,是 判断进步还是倒退 的主要标志;而实践则是检验真理 的唯一 标准 。” 所 以,我们认为 ,用马列主义 、思想作为 我们写作经济论文的指导思想是个方 向问题 。方 向正 了,即 使在前进 中会出现困难 ,但经过研究探讨是会得到解决的。 国外有人设想用系统论 、控制论 、信息论来代替马克思 主义 。这是想用技术发展 的理论替代马克思主义的方 。 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的思想方法观察认识客观世界的。在经济科学研究中, 在企业 的经营管理中如何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原 理 ,使其发挥积极有益的作用 ,仍需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原 理的指导下实事求是地进行 。这是必须保持的头脑的。 ①: 《在宣传 、理论 、新 闻、党校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载 《人 民 日报》 年 月 日 。 我们在这里要研究的是怎样让马列主义、思想指 导我们写作经济论文 。为 了便于说清楚这个 问题 ,先介绍河 北省委前高扬 同志说的一段话 ,他说 : “省过去在 经济决策 中有不少失误,在农业 、工业 、财政 、金融等方面 工作 中有许多教训 。这是需要认真总结 的。怎样总结法 ?过 去年年写总结,每个单位都写总结 ,但大多是就事论事 ,弄 一些数 目字 ,加上一点上说过 的话 ,写 的人不费心 劲 ,看 的人不感兴趣 。想从这些总结里有所得 ,学点知识 , 也难 。我们要编写的经济文章 ,不能是这样 的。它应该是每 篇写一个方面、一个单位 、一件事 的经验或教训 ,要上升到 理论,要能说 明某个经济规律 ,某项原理、原则。” 这是 从现实实际中发现并提 出的问题 。这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 , 写作经济论文绝不是单纯 的方法 问题 。它要求作者具有灵活 运用马克思主义 的经济理论、认识经济领域 中的事物和 问题 的能力 ,又要求具有研究和表述某一事物和 问题 的写作基本 功 。这就是说,写作经济论文 ,既要注意培养认识能力、思 维能力 ,也要稳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不培养提高认识能力 和进行思考 问题 的能力,光凭语言表达技巧是写不出好 文章的;同样 ,没有较强 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难使思维 准确完整地整理成文 ,对 “四化 ”建设作 出贡献 。这种互为 依存互为促进 的脑力劳动 ,是一刻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方 和认识论为指导的。 第二节经济论文在社会生活 中的地位和作用 经济论文无论是考察微观事物或宏观原理 ,都是和社会 现实生活有这样那样 、直接 间接 的联系 。我们学习 《 中 ①高扬 : 《为什么要编写经济文章》,载 《人 民日报》 年 月 日 。 央关于经济体制的决定》,就可 以深切地体会到这点。 例如 《红旗》编辑部邀请 了袁木等二十位 同志依据 《决 定》的基本 内容,依据各 自体会写了 《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体 制 一书 。他们在书的 “前言”中说 : “这个 《决定 是 我们模糊认识 ,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锐利 武器 。它根据 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 同我 国实 际相 结合 的原 则,肯定 了经社会主义实践检验证 明正确 的东西, 了现 行经济体制 中不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 的种种弊端 ,精辟地阐 明了加快 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 的必要性、紧迫 性 ,并 了 的方 向 性 质 、任 务 和 各 项 基 本 方 针 政 策 。这个决定确实体现 了马克思主义 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的统 一,是摆脱经济体制 的约束 ,指导我 国经济体制 的 纲领性文件 。” 这 ,一方面说明经济论文在解剖实 际时要灵活运 用 马列主 义 、毛泽 东思想这 个理论武器 ,在 “四化 ”建设 中发现 问题 ,加 以认识 ,使人们得 以 模糊认识 ,推动经济体制健康地 向前发展 ;一方面也说 明写作经济论文必须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必须有针对性地 反映经济生活 中的现实 问题 。这样 ,才能提高人们 的认识能 力,增长人们 的知识 ,改进工作方法 ,提高工作能力,才能 对社会经济活动起着、鼓舞、促进作用 。经济论文 的这 种地位和作用通常 由下列几方面体现出来。 、模糊认识 ,扩大、更新知识 。人们在经济活动 中遇到难点和疑点,常常是 由于知识上 的局限和思想方法 的 片面而产生 的认识上 的模糊 。解决这类 问题 ,就 需要经济学 家从理论上加 以剖析 ,阐释 ,帮助人们理解 它 ,正确对待 它,想办决它,从而促进某一新生事物 的成长或者促使 ① 《中国式 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 ,红旗 出版社 年 版 。 某一缺点错误迅速得到改正 。例如十一届三 中全会 以后 ,农 村刚刚出现承包责任制时,许多人对这一新生事物看不准 , 保持沉默 ,不予积极扶持 ;有的则持怀疑态度 ,甚至 以为是 倒退 。但经过理论工作者对承包实际工作 的总结、阐释和实 践的再检验 ,将其肯定为农业的必 由之道 ,这样便促进 了这一新生事物的蓬勃发展并推动了城市经济 的开展 。 特别值得重视 的是 ,我 国经济理论工作者 自十一届三 中 全会 以来 的十年中在经济理论上 的许多重要突破 ,已不 是一般的 “模糊认识 ,扩大 、更新知识”,而是给马列 主义 、思想在发展中注入新鲜有力的血液 。据经济学 家刘 国光老教授 同 《人 民日报》记者发表 的谈话 ,我国的经 济理论在最近几年 中已有了重大突破 。一是确认 目前我 国社 会还处在社会主义 的初级阶段 ;二是认识到发展社会主义可 有多种模式 ,为从实际出发我国经济体制 ,建设具有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提供了理论前提 ;三是在认清我国 目 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上 ,纠正了所谓越大越公 越纯就越是社会主义的论点;四是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可 以 实行两权分离 ;五是冲破 了过去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同商品 经济对立起来 的观点,明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 制基础上的有计划 的商品经济 ;六是认识到了社会主义经济 的运行不能单靠计划调节 ,而应实行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 结合 。在计划管理方面 ,应当逐渐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 实行与市场机制的作用紧紧联系的指导性计划为主的管理体 制 ;七是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不只限于个人消费市场 ,而要 使生产资料 、资金 、劳务 、技术进入市场 ,建立完善 的社会 主义市场体系 ;八是在价格理论上 ,破 了把价格仅看作计算 工具和再分配工具的传统观念 ,立 了价格作为经济调节重要 杠杆 的新观念 ,破 了把稳定物价看成物价固定不变的传统观 念 ,立了把物价基本稳定与灵活调整结合起来 的新观念 ,破 了单一国家定价、国家调价的念 ,立了调放结合 ,并逐 步扩大市场价格的价格形成机制的新观念 ;九是确立了在商 品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为主 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观 点; 十是在 国家职能方面 ,了国家作为机构与作为 全 民所有制财产所有者两种职责不分的观点,确认 国家这两 种职能应当分开 ;十一是了片面强调 自力更生导致 闭关 自守的观点,提出实行对外 ,有计划地 进外资, 进 技术 ,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把 中国经济纳入世界经济分工 的 体系,以加快国民经济建设的步伐 。 以上列举的 个在经 济理论方面 的突破是实践 中获得的丰硕 ,它为人们 更新 了经济理论知识 ,增强了人们对 的信心 ,促进 了社 会生产 的稳步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 。 、总结实践经验 ,推动生产前进 。人类社会 的不断 向 前发展 ,总是 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导的;任何专家学者对某 一理论 问题 的突破 ,或者创建某一学说 ,总是 由继承 、创新 到发 明创造 的。马克思、恩格斯就是调查研究了资本主义社 会 的本质 ,才提 出了科 学 的社会主义、主义学说 。这是整 个人类社会如何 向前发展 的问题 ,但也是继承 了德 国古典哲 学、英 国古典经济学同法 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我们在 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 中,要依据 国情 ,依照马克思主义 的基 本原理 ,不断总结 自己的经验 ,同时学 习外 国的先进经验 ,否 定落后 的或者错误 的东西,认识经济 中的发展变化,促进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 例如杜润生同志写的 《关于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几个社会 目 摘 自 《人 民日报 年 月 《经济生活对话录② 》。 标》 这篇论文 ,就是面 向当前农业发展形势,总结经 验 ,就进一步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提出自己的设想 。他说 :为 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 “需要我们适当地进行调节 ,处 理好许 多关系 。比如城 乡之 间的关系 ,地 区之 间的经济关 系,商品经济与合作经济之 间的关系 。”如何走城乡结合共 同繁荣的道呢 ?作者提出了要缩小农村和城市的差距 ,就 要使农业 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农村 的非农业部 门的就业 人 口要相对增加 ,农业人 口要相对减少 ,并且预计到将 出现 一个崭新 的智力农业阶段 。这样 的论文就能起扶植新生事物 的成长、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的作用。 、提供经济信息,促进市场繁荣和生产发展 。报刊上 常见的经济活动分析和商品预测 以及有关生产 、消费方面 的 经济短论和评论 ,都能及时向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信息和理 论依据 。它虽是一纸短文 ,却能对生产和生活起着积极 的参 谋作用 ,对市场繁荣和生产发展起着有益的促进作用 。 经济论文这三方面 的作用 ,并不是每篇文章都需同时具 备 的,它常常 由于作者研究问题 的重点有所不 同,文章的作 用也就 自然 出现有所侧重 的情况 。但是他们发现研究问题 的 指导思想 、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 以及写作 的 目的要求则是一 致 的。如在实际部 门工作 的同志 ,写出一篇有关某一单位经 济方面的文章 ,即使是微观性的,但 只要对解决实际问 题有指导作用 ,就是好文章 。这样的文章只要有针对性地多 写 ,就可能为某一经济领域 的系统性 的探讨作 出贡献 。又如 引述 的杜润生 同志 的文章是属于宏观性 的。他是从整 体 、长远 的社会 目标出发研究问题的。这样的经济论文可 以 使人们开阔眼界,特别是能使广大的经济工作者立足现实, ① 载 《红旗 年第 期 。 规划未来 ;可 以使经济部 门的职工避免工作上 的失误 ,随着 时间的推移而 向前发展 。更为重要 的是使人们理解到再也不 能重复过去那种 “催种催收和催购 ”的领导方法 了。现在要 急起直追 的是懂得开发消费市场 用多销推动生产 ,由社会 消费需求来推动并调剂生产 。 总之 ,人们在生产生活 中要把城乡经济这盘棋下活,并 且要一天天有所发展 ,就需要广大经济工作者总结他们 的工 作经验,使之上升到认识。与此同时,也需要理论工作者 深入实际,探索实 际工作 的各种 问题 。例如城市 ,搞活 经济 ,亟待理论工作者不断深入实际进行综合研 究,写成文 章 ,引导实际工作正轨 因此 ,经济论文的写作实质上 是搞活经济 的重要工序 。它 的这种地位和作用也就在为社会 的生产生活服务 中体现 出来 。经济论文 的写作 ,应该紧紧 围 绕这一任务来进行。 第三节经济论文写作与 阅读基本功 经济论文和历史 、哲学 、等学科 的论文在写作方法 上基本上是相 同的。它们都要求从客观复杂 的事物 中收集材 料进行研 究 ,当有所发现后便 以通俗 易懂 的论文形式表达 出 来 。正如马克思说的: “在一切科学 中,开头都是困难 的。 本书第一章 ,特别是分析商 品的部分 ,是颇难理解 的。其 中 对价值实体和价值量 的分析 ,我 已经尽可能地 阐述得 明 白易 懂 。” 他又说 : “当然 ,在形式上 ,叙述方法必须与研 究 方法不 同。研 究必须充分地 占有材料 ,分析它 的各种发展形 式 ,探寻这些形式 的内在联系 。只有这项工作完成 以后 ,现 实 的运动才能适 当地叙述 出来 。这 点一旦做到 ,材料 的生命 ① 马 克 思 《资本论》第 卷 ,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年版第 页 一旦观念地反 映出来 ,这种幻想就好象是一个先验 的结构 了。” 这两段话 ,一是强调将难懂的理论 问题要写得通俗 易懂 ;一是强调写作要充分 占有材料 ,并探寻出材料的内在 联系 ,当 “材料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映出来”后 ,写作也就 没有什么大的困难 了。我们认为这两点就是写作经济论文的 基本功 。关于收集整理材料 问题 ,将在另一章专 门论述 ,这 里只讨论一下怎样使语言通俗易懂的问题 。 有写作经验 的作者 的一个共 同体会 ,就是对某一客观事 物观察或者调查研究清楚了,某一理论 问题理解透 了,写作 起来就会感到轻松有条理 。这种状态 的出现 ,主要是 由于语 言和思维有直接 的联系 。人们在思维活动 中有 了 ,就使 语言有 了表达 的物质基础 ,因之也就 比较容易用恰切 的语言 表达 出来 。不过使用语言的能力有强有弱 ,语言表达能力强 的会写得简 明严谨 ,通俗易懂 ;表达能力弱的就可能写得辞 不达意 ,甚至艰涩难懂 。这里 ,就看得 出作者驾驭语言的能 力,即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基本功了。 关于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功锻炼 ,通常是从阅读和写作 实践 中逐步积累经验 、熟练技巧、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的。 至于语体上的训练就要首先培养记叙和议论的能力 。使记叙 的语 言写得简洁 明畅 ,层次清 晰 ;议论 的语 言写得准确凝 炼 ,经得起推敲 。与此 同时还要培养修改文章的韧性 。这样 的基本功训练 ,其 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思考 问题的能力和遣 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 。而这两者又是血 肉相连的。遇到问 题不会思索,就难 以使文章有扎实的思想 内容 ;会思索 ,又 会深入观察分析 问题 ,但语言表达能力跟不上去,也难 以使 思维得到巩固提高 。不少 的人认识能力相当强 ,也能用 ① 马克思 : 《资本论 》第 卷 第 页 。 口语表达 出来 。但用书面语 言表达 时 ,常常 出现概念不 明 确 ,判断失当,结构层次混乱 的情况 。这种矛盾 ,在大学生 和在职干部 中也经常遇到 。这是 由于他们在学习和工作 中, 知识面扩大 了,同时 占有 了较丰富的专业知识 ,理解能力和 分析能力也相应地增强 。但在平 时忽视 了写作练 习,致使写 作 能力和 思维 能力 出现 了差距 。这 种差距 ,如果平 时不注 意 ,就会在写论文时出现预想不到 的困难 。防止 出现这种 困 难的唯一办法 ,就是要时刻不忘苦练读写基本功,做到以读助 写,以写促读 。这是培养 自己具有全面工作能力的关键 问题 。 所谓 以读助写 ,就是要善于从书 中吸取营养 ,善于从书 中触发联想 ,善于调遣学得 的知识为 自己的研究服务 。老舍 在 《我怎样学习语言》里这样总结过学习经验 ,他说 : “从 读文艺名著 ,我 明 白了一些运用语言的原则 。头一个是 :凡 是有名 的小说或剧本 ,其 中的语言都是源源本本 的,象清鲜 的流水似 的,一句连着一句 ,一节跟着一节 ,没有 随便乱扯 的地方 。这就告诉 了我 ,文艺作 品的结构穿插是有机 的,象 一个美好 的生物似 的;思想借着语言的表达力量就象血脉似 的,贯彻到这活东西的全体 。”老舍这样 的读书方法 ,如果 我们将它移植到读社会科学论著 中,移植到阅读报刊和各种 文章中,就会收到 以读助写 的效果 。 所谓 以写促读 ,就是 以写促进读 的深化 。我 国著名美学 专家朱光潜先生 曾这样说过 : “做学 问光读不写不行 。写就 要读得更认真一点,要把所读 的在 自己头脑里整理一番 ,思 索一番 ,就会懂得较透些 ,使作者 的思想经过消化 ,变成 自 己的营养 。” 朱先生 的这种边写边读 的方法 ,不仅能 增强阅读效果 ,也能使 自己逐渐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和写作能 ①朱光潜:《美学拾穗集》第 页 。 力。 人们往往有一种错觉 ,认为写作 比较难 ,阅读 比较容 易;或者认为写作 比阅读更重要 ,把 阅读仅仅看作是为写作 服务 的。其实 ,阅读 和 写作 同样重要 。专家 学者 的学识渊 博 ,著书立说,就是 以阅读大量 中外书刊为基础 的。他们是 从书刊 中接受了人类丰富的财 富,继承 了中华 民族 的悠久而丰 富的文化遗产 ,不断获得新 的科学知识和科研信 息,才能在科学研究 中发挥运思才能,写出优秀 的论著 。阅 读和写作在他们 的思想上都有重要 的地位 。 写作难不难呢?我们认为在读书时把书真正读懂 ,同时 边读边写,就会使写 由难变易。这就是说,在读 了一定 数量 的书、积累 了较 多的语言材料 、学会 了常用 的写作技巧 和文体 的语言要求后 ,表达思维时也就不会有什么困难 了 。 公先生说 : “善于写作 ,需要两个条件 :一是头脑 清楚,一是基本功练得好 。” “头脑清楚,要靠丰富的生活 实践和丰富的科学知识 ,还有其他一些必要 的锻炼 。” “基 本功 是什么 呢 ?就是 熟练地 掌握语 言文字 ”, “学字 、学 句 、学篇章 ,这就是写文章的基本功 。基本功练好 了,就为 写作打下了 的基础 ,基本功练不好 ,肯定写不出好文章 来 。” 张先生在这里说的是写作文章 的一般规律 ,我们要 写好经济论文 ,基本功,也必须遵循这一条符合客观实 践的子。 我们应该意识到,阅读写作基本功 ,是需要千百次习作 实践的,是需要随着 自己知识面 的开拓和研究能力 的增强而 不断加深 的。我们要使文章写得合乎事理,合乎规范,合乎 ①公 : 《语文学习丛书 学好语文不是一件小事》 (二 )第 页 。 时代要求 ,就要随时注意更新知识 。例如用 比喻,今天有 了 各种现代化通讯设备 ,就不 能用 “顺风耳 ”一类 的 旧词语 了。所 以在练基本功的过程 中要灵活运用各方面 的知识 ,特 别是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知识。 经常保持阅读和写作的习惯 ,有 以下三方面的好处: 勤读能不断吸收新词 ,温 习旧词 ,丰 富词汇 。拥有 储备充实 的词语 ,写作时就能灵活运用 ,象梅兰芳先生演戏 运 用戏 曲程 式一样 ,一举手 ,一投 足 ,灵机 一动 ,信手 拈 来 ,惟妙 惟 肖。 勤写可 以提高语言的能力 。文章是必须反复修 改 的。修 改 时一 项重要 内容 就 是力求用 词精 确 、凝 炼 、含 蓄、生动 ,给读者 以美感 。但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 的。它 要求作者充分熟悉 自己积累的词语 ,掌握每个单词 的本义, 又能在使用时探幽入微 ,增强语言的清新优美 的功效 。使文 章不仅 在 内容上 写得一 线贯 串,语 言形 式上 也 显得 句式整 齐、语调和谐、文气充沛 。例如文章的警句 ,洋溢着智慧, 出感人 的真理,深受读者欢迎 ,但它不是信手就可 以造 出,在写作时需要反复提炼加工 。唐代诗人贾 岛诗句 “僧敲 月下 门”,开始是写 的 “推 ”字后改成 “敲 ”字是经过反复 揣摩而得的。后人因此把斟酌字句、反复考虑说作 “推敲”, 生动地说明了语言的必要性和严肃性。 韩愈提倡 “文从字顺 ”,欧阳修主张 “易知 易明”,刘 彦和 “捶字坚而难移 ,结响凝而不滞 ”,都是语言 的经验谈 。我们应该在不断的写作实践中逐渐提高语言 的敏锐力和坚韧 。 、多读 多写可 以诱发 、巩 固思维 。阅读是吸收 , 写作是创造 。吸收可 以触发联想,创造意味着思维有所 发现 ,这是谁都可 以领的阅读和写作 的意义 。但是吸收 什么,摒弃什么,怎样深入思考 ,巩 固思维 ,就 因 人而异了。一般说 ,凡是有 目的地读书,有计划地安排写作, 都能诱发和巩 固思维 。例如人们在读写中对于理解 了或 正在研 究的事物,有时不易找到恰到好处的语言来表达,甚至 有时想得很多很多,写起来又象跑 了似的。这时,如果把想 到的一切都记下来 ,然后依思维顺序 ,选用词语加 以记录 , 就能将散乱 的或是一 闪念 的思维用语 言 固定在纸面上 。随 后 ,在此基础上再读 、再想、再写 ,就会感到原先思考得不 深入 、不全面 的地方变得较为完整深入 了;原来是捉摸不定 的内容 ,因为写而被认识 了。这是用写促进思考 、巩 固思维 的常用方法 。有的人写文章在打好腹稿 、拟定写作提纲 后 ,便一气使文章写成 ,然后放下几天,再进行修改润色 。 这除了别的因素外,用写促进、巩固思维的作用是极为 明显的。 梅花香 自苦寒来 。写作这 门学科 的主要特点是综合性、 实践性强,占用的学习时间是既多又长 。如果在学习中不重 视读写基本功的训练 ,那是难 以在工作中、科学研究中显示 出花香四溢、果实累累的景象的。 第二章经济论文的特性及分类 第 一 节 经 济 论 文 的特 性 经济论文是研究经济学科领域的理论 问题和社会经济活 动 的文章 。古代管子写的 《牧 民》、汉代贾谊写的 《论积贮 疏》、唐代陆贽写的 《奉天请罢琼林 、大盈二库状》、宋代 王安石写的 《乞制置三司条例 》奏章、明代张居正写的 《岁 赋 出入疏 》、清代洪亮吉写 的 《生计篇》等都是前人从 当时 国计 民生 出发撰写 的经济论文 。现代经济论文 ,分类 日趋 明 细 。人 民出版社 出版 的 《经济文章选编 》 ,向读者 提供 了关于工业经济 、农业经济和贸易经济等方面 的基本知 识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 ,显示 了理论对实践 的指导作 用 ;红旗 出版社 出版 的 《中国式 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是 学 习 中央关 于经 济体 制 的专 题经 济论 文 ;经济 科 学 出版社 出版 的 《财政本质 问题论文选 》,汇集 的是我 国 年代在总会主义建设实践 的基础上逐步形成 的我 国社会 主义财政理论方面 的论文 。当前 ,国际国内经济正在蓬勃发 展 。我们从上读到名 目繁多的经济论文 。 《新华文 摘 》每期选 自全 国各类经济刊物或社会科学刊物上 的经济论 文 ,大 都是面 向现实 实 际进 行科 学研 究 的 。 《经济 日 报 》的 “周末论文 ”和 ,一般都具有把实践经验 上升到理论 的特 点 ,道理讲得深入浅 出 ,文风较为清新 。 《财经问题研究》 年第 期马洪 同志写的 《大连经济社 会发展 战略和沿海城 市对 外 的几个 问题 》 、 《人 民 日 报》 年 月 日刊登 的 《莫把 “温饱 ”当 “小康 ” 来 自农村 的调查报告》都是紧密结合我国当前实际写 成的经济论文 。以上列举 的从古到今有关经济方面的文章, 都是围绕人类社会发展、人们生产 、生活需要进行专题或综 合研究取得的 。这类论文一般具有下列特性: 、鲜 明的实用性 从古到今的经济论文 ,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由当时 关心经济 问题 的知识和经济部 门的工作者研究社会经济 生 活 的 成 果 如管子的 “仓 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 辱 ,上服 度 则六亲 固 ”,“四维 不 张 ,国乃 ”,是 《牧 民》 的核 心 内容 ,也是他治理齐国的经济纲领 。洪亮吉的 《生计 篇》论述 的是农业生产和人 口增殖 的矛盾 ,也是面 向现实 的。至于现代经济论文,就更容易看出这一点了。如上述杜 润生同志的文章,就是密切地注意当前农村形势,阐明 农村商 品经济 的发展方 向,分析城 乡之 间的关系 、地 区之 间的经济关系,商品经济与合作经济之间的关系,提 出适应 市场消费需求 ,调整生产结构,争取综合经济效益等 问题 。 这对于当前农村发展商品经济是有现实指导意义 的 这就不 难看出,写作经济论文的立足点,主要在于面 向实际 解决 现实生活 中的经济 问题 。列宁在评价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时, 曾这样说: “马克思在 《资本论》序言中写道: ‘本书的最终 目的就是现代社会 (即资本主义社会 ,资产阶级社会 ) 的经济运动规律 。’研究这个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 发生、发展和没落 ,就是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的内容 。在资本 主义社会里,商品生产 占地位 ,所 以马克思的分析就从 商品的分析着手 ” 。这就明确地告诉人们,马克思写 《资本 论》,研究经济运动规律 ,是从现实实际出发的。研究 目的 就是为了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同志也 曾明 确指出:过去某一时期 “在在职干部的教育中……教经济学的 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经济 的特点……经济学教授不能解释边 币和法 币,当然学生也不能解释 。” 这是强调学生学习研究 经济,必须从现实实际出发。经济论文反映现实经济生活, 《列宁选集》第 卷第 页 。 《选集》第 页 。 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研究工作者的立足点,也是经济论文的主 要 属 性 。 、观 点上 的预见性 我们知道 ,经济学家是各有其经济观点的。他们或者对 于经济领域 的某些理论 问题 ,长期进行刻苦 的钻研 ,能预见 某些将要发生的问题 ,提 出解决的办法 ;或者 由于长期从事 某一专业工作 ,对经济领域 中某些行业 的活动规律非常熟 悉 ,也能敏锐地预见到将要发生某些 题 ,并且能提出独 的见解 。因之他们把认识到了的问题写成论文 ,就带有预见 性 。这种科学的预见,有时就象气象预报那样 ,显示 出良好 的效应 。如戎文佐 同志在 《》 年 月 日发表 的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行业产 品出 口一一从李嘉 图的比较成 本学说谈起》这篇论文 ,引用了英 国经济学家大卫 李嘉图 的 “比较成本学说 ”。这一学说 ,在 当时是为 向外扩张的资 本 家 服 务 的 。戎 文 佐 吸 取 了它 科 学 的一 面 ,论 证 我 国 的 对外贸易,需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行业 的产 品出 口。这对于 我 国当前发展对外贸易,争取多出 口,多换汇 ,就很有 作用 。上 引杜润生 同志 的文章 ,对建设 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农 业 的现 阶段 如何进 行宏观 指导 ,更 是 富有人们脚 踏实 地 、放 眼未来 的力量 。经济论文 的这一特性 ,是学 习写作经 济论文不可忽视 的一个 问题 。 、论证 的质朴性 经济论文 的又一特性就是文 章 的分析论证必须 以文理质 朴取胜 。上述 的实用性和预见性特 点在论文 中的体现 ,在于 用典型 的事例 ,平易近人 的理论阐述来吸引、读者 。它 的语言的 “生动活泼 ”应体现为简洁 明白的叙事 。它的 “生鲜有力 ”应体现为提 出问题 的适时、准确和解决 问题 的 观点方法的切实可行。 第二节经济论文 的分类及 其特 点 、经济论文 的分类 在研 究经济论文 的分类之前 ,先简要介绍一下各个学科 的分类 。经济学科属于社会科学 门类 。社会科学通常又分为 文 、史 、哲 、经等学科 。表述这些学科领域 内的科学研究成 果 的论文就分别称作文学论文 、史学论文 、哲学论文 、经济 论文 。大学的本科生 、研究生 (包括各类业余 大学如 电 大 、函大 )写 的学年论 文 、毕业论 文 、学位 论文 ,都 是科 学研究论文 。它们 的区别是 ,学年论文是毕业论文 的基础 , 毕业论文要 比学年论文写得深入一些 ,细致一些 ,要求作者 能运用三 、四年学得 的基础知识分析解决本学科 内的某一 问 题 并 具有 相应 的学术水平 。学位论 文在 学术 水平 上要 求更 高 ,要对提 出的课题有独到创新 的见解 ,能对专业学术水平 的提高和学科发展起推动作用 ,对社会主义 四化建设起参谋 作用 。 经济论文 的分类 ,就研 究领域看可分为宏观经济论文和 微观经济论文 ,就文体 内容看可分为专题性经济论文 、评论 性经济论文 、总结性经济论文 、调查报告式经济论文 。 上述 大专院校学生 需要写 的学年论文 、毕业论文 、学位论文可 以 是这 四种论文 中的一种 。但在写作之先 ,要熟练地掌握它 的不 同特点。 经济论文 的特点 为 了便于学习掌握写作上述 四类不 同文体 的经济论文写 作要求 ,下面分别举例说 明它们不 同的特点。 ①专题性经济论文及其特点 专题性经济论文是就某一经济专题进行研究写成的理论 文章 。如 《财政本质 问题论文选》这部书 中的论文都是针对 财政本质这一 题结合实际进行的理论探讨 。其中 《财政正 解 财政概念的商榷》一文在结构上分六部分 :第一部分 论述什么叫财政 ;第二部分是强调国家的职能 ,主要是经济 职能 ,社会主义 国家不 能把财政单纯地理解为货 币分配关 系;第三部分是阐述社会主义财政是全面筹划和安排 国计 民 生的;第 四部分论述财政不限于 国民收入 的分配与再分配 , 而应把可 以的人力和 国民财产计入财政范围内。第五部 分论述财政是主动 、积极 、全面从事生财 、聚财 、用财等 的 经济活动;第六部分就上述五个部分的论述 ,综合交代从事生 财 、聚财、用财等经济活动时可能引起 的 ,说明国营企 业经济属于微观经济范畴 ,而财政属于宏观经济范畴 。文章 研讨 的是财政本质 问题 ,回答 的是 “财政是 以国家为主体 , 通过货 币资金调动人力、物力 ,以实现 国家职能的各项经济 活动 ,或者经济行为 。”简言之 , “财政就是全面筹划并安 排国计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 。全文虽分六个部分 ,但紧 紧扣住题 旨,论述 了不能把财政单纯理解为货 币分配关系的 理 由。这篇论文在写作上 ,可 以使我们 明确专题性经济论文 有下列两个主要特 点。 、专题性经济论文 的内容是受不 同经济专业 的科学知 识和工作职守制约的。写这样 的文章要求作者具有一定的专 业科学知识和基础经济学理论水平 以及实际工作经验 。如上 《财政正解》的第五部分把有关财政的现实上升到理论认 识之 后 ,在第六部 分强调 说:“国家 财政 是 行使 国家、执 行国家政务 、实现国家职能的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 。它是代 ① 《财 政 本 质 问题 论 文 选 》第 页和 页 。 表 国家整体利益的,是控制 国家全局 的。财政属于宏观 经济范畴 。”这就是紧密联系实际由感性认识上升到认 识的结论 。它的写作是严格地受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体 验 的制约 的。 、专题性经济论文要能得住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 例如 《财政正解》在开头介绍的 “财政就是货 币基金”说 , 已经随着社会 的发展被来 自客观 的实际否定了;“财政就是货 币关系”说 ,由于在理论上对财政 “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货 币关系又意味着什么 ?”说得不很清楚,因之就对实践失去 指导意义 ;至于 “货币分配关系 ”说 ,虽然 “若干年来一直 沿用 ”,但在 “表述上值得商酌 ”。所 以写作专题性质 的经 济论文 ,一定要经过缜密的研究和认真的听取不同意见 ,同 时联系进行考察 ,以不断修正完善 自己的观点,使 自己的文 章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 ②评论性经济论文及其特点 评论性经济论文是针对经济领域新 出现或新发现 的某一 问题进行评论的文章 《》和 《经济 日报》经常发表 这类文章,帮 读者认识当前形势下为群众所关心或 尚未引 起人们注意的经济 问题 。宣传党和的有关经济 的方针政 策 ,指导正在推行的某项经济工作或纠正某一经济领域新发 现的弊端 。所 以评论性经济论文又有理论性评论、短评和经 济述评的区分。 它们在写作上有如下特点: 、评论 的内容是认准 了的对象。在社会主义 四化建设 的经济活动中,经常出现需要及时研究的理论 问题和各式各 、 样的实际问题及 问题 ,都需要予以评论,借以 模糊认识 ,提高理论政策水平 。如本书第三编评析的 《六论 承包责任制》就是引导读者正确对待当前经济建设中出现的 重大 问题 。六篇评论 ,分别 明几 个 问题 , 目的是为 了让人 们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及党和 的方针政策办事 ,使经营承 包 责任制 有利于经济体 制 的顺 利进 行 。这样 有针对性 地及 时提 出问题加 以评论 ,对提高人们 的 ,对 “四 化 ”建 设,都会起推动作用。 、理论、政策界线鲜 明。评论文章一般是针对执行经 济政策或经济建设规划 中出现 的新事物新 问题进行评论 。文 章的每句话都要传达 出写作意 图。它总是提醒读者对某类 问 题应该怎样认识 、对待、处理 ;对 出现新人新事应该怎样看 待 。从这一情况看 ,它在写作上 的特点就是理论政策性强, 而且界线极为鲜 明 。例如 《经济 日报 》 年 月 日评论 员文章: 《根据 中国国情提 出的战略任务一一论增产节约、 增收节支运动 》 ,文章在 回答 “现在是 年代,为什么还要 重提这个 年代 的口号 ”时,先是强调要 “面 向实际,正确 认识 、研 究我们 的国情 ”。说 明我 国是发展 中国家 ,不能脱 离现实 , “提倡 ‘高消费’,到处 摊子 ,上项 目,或者大 手大脚 昏昏然起来 ”。接着指 出我 国人 口众多,地域广大, 经济发展 不平衡 , “节 约一 点或浪 费一 点 ,都不 是 区区小 数 ”的情况 ,最后确认 “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不是什么 权宜之计 ,而是建设具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思 想 ”。这样 的评析 ,就使这一 问题在理论、政策界线上得到 了十分 明确 的解答 。 、语言简洁严谨 。评论性文章一般要求简洁严谨 。例 如引用 的 “论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 ”,在论述我 国 经济发展不平衡时只用 了两句话 : “在农村 ,还有一些地 区 和农户 尚待脱贫致 富 ;在城市 ,也有许多地方经济发展较 慢 。从总体来讲 ,我们不能错把 内地当沿海,错把后 的地 区当成先富的地 区。”这两句话不仅读起来 明快,而且在语 言组合上严谨 自然 ,每个词都有实实在在 的含意 。这是这种 文体对语言的要求 。 ③ 总 结 性 经 济 论 文 及 其 特 点 总结是我们工作学习中常用 的一种文体 。它具有 回顾过 去 ,找 出过去工作 中成功 的经验和失败 的教训 ,发现新生事 物 的内在发生发展规律 ,指导当前或今后工作 的作用 。人们 在生活 、工作 中,为 了增强认识客观事物 的能力 ,总要借助 于掌握 的生活知识 以及专业理论知识来体验 、认识、分析研 究 自己遇到 的新事物、新 问题 。如果对客观存在 的新事物新 问题有 了比较深入 的认识 ,就要用书面语言进行加工整理 , 达到解决某一 问题改进某项工作 的 目的。这也是工作学习中 常有书面总结 的原 因。研 究经济学 的理论工作者和在实际经 济部 门的工作人员都需要写这样的总结性经济论文。 同志在 年 月写的 《抗 日时期的经济 问题和 财政 问题》就是一篇有代表性的总结性经济论文。文章首先论 述了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相互关系,阐明了 “财政政策 的好坏 固然足 以影响经济 ,但是决定财政 的却是经济 ”的道 理。说道理时是紧紧和实际相联系的。这就使文章一开头就显 出总结性来 了。紧接着 以用生产 自救方式建立起公营经济 的 事实,证明发展经济的线是正确的线,但不能空喊发展, 同时明确指 出发展公营经济时, “不要忘记人 民给我们帮助 的重要性 ”, “要使人 民经济有所增长 ”。此外,还着重指 出,不顾战争的需要 ,单纯地强调施 “仁政 ”,是错误 的观点 “不顾人 民困难 ,只顾和军队的需要 ,竭泽而 渔 ,诛求无 已”也是不对 的。这样进一步 明确 了 “只有实事 求是地发 公营和 民营的经济 ,才能财政 的供给 ”,达 到 “休养 民力”的目的。这样就能粉碎敌人的,就能 “兴 盛起来”,就能在 “精兵简政的影响下战胜任何 困难 ”。作 者是通过实际经验的总结使之上升到理论从而解决干部 中存 在 的模糊认识 的,是用发展经济 的实际来证 明只有发展经济 才能使财政充裕 的道理 的。今天我们进行农村和城市的经济 体制 ,搞 四化建设 ,经常需要写作这种总结性 的经济论 文 。我们 的大学生 ,学 了业务知识后 ,要深入企业单位实习 或工作 ,就要善于从实际中发现 问题 ,就要学会总结先进经 验,也就需要学会写这种文体的文章。 同志在 年 月写过一篇 《藏 富于 民》的短 文 。这篇短文也是带总结性 的经济论文 。文章虽只有 多 字 ,但通过分析农 民的 “土地 以多报少 ,粮食 以多报少 ,人 口以少报 多 ,灾情 以少报 多 ”,明确 了 “藏 富于 民”的好 处 ,也 了官僚主义工作作风 的危害 。这样 的经济论文 , 实质上是总结性经济短论。 从上引两篇文章看 ,总结性经济论文有如下三个鲜 明的 特 点: 、问题是从实际中来的。 “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 “藏富于 民”都是从实际中来的。是作者经过调查研究后认 识到它从而提 出来的。所 以写作这样 的经济文章 ,要抓准现 实 中存在 的问题 。一句话 ,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真实 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才有可能写出较好的文章。 、对现实经济活动有指导或参考作用 总结性经济论 文 ,不论是什么人写的,只要提 出的问题剖析允当,解决 问 题 的办法切实可行,就有助于社会生产生活 向前发展 ,有利 于四化建设 。所 以这类文章的论证必须具有提高人们认识、 扫除思想障碍的作用。 、能够运用经济理论分析解释 当前经济活动规律 。理 论联系实际是我们老一辈家在实践中形成的学 风 。写作总结性经济论文特别要求作者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 经济理论去剖析实际,提出见解 ,使实际问题上升到理 性认识。这种能力只能在实践中逐步培养提高 。 ④调查报告式经济论文及其特点 调查报告式经济论文一般是为 了解决某一宏观或微观的 经济专题 ,经过周密 的调查或亲 自考察 ,进行缜密研究后写 成 的文章 。如费孝通教授写的 《关于定西地 区区域发展的刍 议》 就是 “依据在定西地 区视察的一些情况 以及干部提供 的资料 ,对 该地 年 以前的发展规划 ”作出的探讨性分析。 文章是 以调查材料为依据 ,但又不是调查报告 。例如文章提 出 自然生态 的平衡 问题 只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大系统 中的一 个组成部分 。这一系统 的另一部分则可称为 “社会生态 的平 衡 问题 ”。作者对这个 “社会生态 ”的研究 ,是从 全 区的 人 口与社会生产两大要素 ”来分析论述 的。认为定西人 口要 合理转移和调整 。这个 问题又牵涉到工业建设、逐步消除我国 东 、西部之间经济发展 的差距等 问题 。并就如何才能做到动 员东部沿海地 区支援西部地 区,同时兼顾 以西资东 ;如何改 革农业结构使单打一 的粮食生产转 向以农牧结合为主导 ,林 副渔综合发展 的大农业生产 ;如何开发智力培养人才等 问题 作 了理论性探讨 ,并提 出了中肯 的 。这篇文章只是就定 西地 区区域发展进行的研 究 。还有面 向全 国进行调查考察 , 经过综合研 究后撰写的经济论文 ,如 《 :我们面临的挑 战与选择》 。这篇论文概括了对 个 城 市 家企业 的经 ① 原载 《人 民政 协报 》 年 月 日。 《新华文摘》 年 月转 载 。 载 《经济研究》 年第 期 。 济调查 、两次价格的社会心理反应调查 、社会保障制度 调查 。在这些调查的基础上 ,报告对经济体制的现 状、问题和进一步 的若干战略重点作 出了分析。文章从三 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归纳 。特别是在 “可供选择的方 向” 上提出了供领导参考的意见 。这就不是一般 的调查报告,而 是面 向全 国,紧紧围绕 “七五”期间担负着 的 “ 、发展 和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三大战略任务 进行研究写成 的论文。 所以这类经济论文有如下特点: 、材料 的高度综合性和理论探讨 的务实性 。这类论文 的研究对象是 明确而具体的,它要求具有高度 的综合性 ,明 确 的针对性 ,深入的理论探讨 ,具体可行的措施 。写作这类 论文的准备工作是相当复杂艰 巨的。所 以初学者最好从小范 围内做起 。 、研究结果的现实可行性 。调查报告式的经济论文直 接涉及现实生活 中的问题 ,这就决定了研究工作必须面 向现 实 ,必须注意研究结果的实际可行性 。所 以作者除了要有较 高的理论水平外 ,还需有较强的政策水平 。问题的论证和解 决既要从历史的过去来把握现实 ,又要在现实可行的范围内 展示未来 。这就不是一般的学术性研究了。文章从开始到完 成都要求作者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国为民的责任感 。 、论文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费孝通 同志的论 文虽是个人署名 的,但他从各方面吸取 了地方各级干部的意 见 论 《 :我们面临的挑战与选择》就是集体研究的成 果 。这方面的写作经验是需要我们注意学习的。当然 ,这不 是说个人不可能写作调查研究式论文 ,而是想说明写这类文 章要特别注意吸取群众的智慧及前人的研究。 第三章经济论文的选题 第一节经济论文选题的意义 经济论文是一种研究经济活动和经济学科的学术论文 , 与所有 的学术论文一样 ,它的论题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从某 种意义上说 ,它是论文写作成败的关键 。 、经济论文 的选题是决文价值 的前提 决定学术论文价值 的,不外乎两个方面 :一是在本学 科理论上是否有新的突破 ,二是在实践活动 中是否有指导意 义 ,即学术论文 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一篇经济论文 ,不 管是宏观经济论文 ,还是微观经济论文 ,也不管是专题性 、 评论性 、总结性或者调查报告式的经济论文 ,决定它的价值 的,均莫过于此 。经济论文 的理论价值 ,是指论文所阐述 的 内容 ,对经济科学理论具有开拓性意义 ,或者使其理论更为 丰富和完善 。实用价值 ,是指论文所阐述的内容能够对发展 国民经济的实际工作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 ,进而使 国民经济 有关部 门得到实际效益 。我们写作经济论文 ,应 以追求论文 的价值作为 目标和 出发点。 经济论文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与论题的选择关系极 为 密 切 。 篇经济论文的论题 ,如果是前人早 已论证过而且 解决得 比较完满 的,那么,这种论题就是陈旧的。选择这样 的论题 ,作者花 的气力再大 ,收集的材料再丰富,论证再严 密 ,其理论意义仍然不会很大 ,当然也谈不上有很高的学术 价值 。如果作者选择合适的角度 ,联系社会实际,对论题 中 某些理论进行补充、扩展 ,那就是另一回事 了。还应指 出, 一篇经济论文的论题 ,虽然涉及到经济活动 的某方面 ,但对 现实经济工作缺乏指导意义 ,不能使经济工作直接或间接产 生经济效益 ,那么,这样的论文 ,就不值得称道 。相反 ,如 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运用经济学理论对一定历史时期、 一定历史 么 在调理济对 的剩余劳动理论和社会 的,论题选择是决文价值的前提 。 分析 ,论点的确立 ,提纲的草拟 ,文献 的选定 ,都要 围绕它 来进行 。论题一经确定,就变成 了稳定的东西 ,整个写作过 程不能偏离选题的中心而 。否则 ,文章写作所付 出 的一切劳动 ,都将徒劳无益 。即使单从文章制作这个过程来 看 ,不 同类型的经济论文 ,它们对材料 的要求有所不 同,论 述 的方式也有所不 同。然而 ,在 围绕论题阐述道理 、说明问 题这一点上 ,不论哪种类型的经济论文 ,都是没有什么不 同 的 。 第二节经济论文选题 的原则 现实针对性原则 经济论文是有关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研究的表现形 式 。经济论文不同于文学作 品,它是 以其实用价值来衡量社 会效果的。无论经济学中哪一个部门,我们研究它的目的, 都是为 了指导经济活动 ,不然就毫无意义 。因此每个经济论 文 的撰写者 ,都必须遵循现实针对性原则 ,考虑选择什么样 的论题能与当前社会实际紧密挂钩 ,怎样使 自己的论文在经 济工作 中直接或间接地体现 出实际效益 ,怎样做到使论文为 现实经济建设服务 。为此 ,就要从 以下几个方面来进 行选 择 。 ① 有 关 国计 民生 的重 大 问题 选择有关国计 民生 的问题作论题 ,首先要使 自己研究的 论题与 国家经济建设的总 目标一致 。建设具有 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经济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总 目标 。选题若离开总 目标 的 需要 ,必然失去科学研究的实际意义。 当前,全 国人民正在 中国的领导下,齐心协力, 建设具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这一时代 中,我们应 认真选择有关 国计 民生 的论题来写作经济论文 。这就是说 , 经济理论研 究要跟上 国家经济和建设的步伐 。对于 和建 设实践 中的新 经验 、新 问题 ,要给 予科学 的说 明和 回 答 。如在 “七五 ”计划执行期间,如何使企业特别是全 民所 有制大 中型企业更有活力 ,如何拓展 、深化有计划商 品经济 的市场 ,搞 好价格 体系 的进 一步 ,使 市场 体系臻 于完 善 ,怎样按照 的要求处理好经济利益关系 ,搞好横 向经 济联合等 ,这些 问题就很值得我们逐个进行研究 。 经济建设 中亟待解决 的问题 党 的十二 届三 中全 会作 出的 《关于经济 体制 的决 定》,给我 国社会各方面带来 的变化是极为深刻 的。农 、工、 商 、教 育 、科技 以及经济 领域 中的计划 、管理 、金融 、价 格 、税收等体制都跟着 ,新 的运行机制相应诞生 。经济 生活 中许多新课题亟待人们去研 究 。比如社会主义经济 中的 利益关系 问题 ,过去否认物质利益原则 ,现在又有人把物质 利益原则理解为 “向钱看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关系 中 的利益关系 ?怎样建立广泛 的社会主义利益关系 ?这类为群 众关心 的急迫 问题 ,如果不搞清楚 ,经济体制就很难深 入进行 。撰写经济论文 ,理应针对现实 中存在 的这种急需解 决的问题来选题 。又如 年第 四季度我 国经济工作 同时出 现货 币发行 、信贷发放 、消费基金 、基建管理等几大失控现 象 。对这种宏观失控 的大 问题 ,中央及时采取措施 ,予 以制 止 。但是如何认识这种宏观经济管理 中出现 的暂时失控 ,今 后如 何避 免 ,却是经济工作 中迫切 需要解 决 的新 问题 。许 多学者 、实际工作者 ,对这个 问题进行 了研 究和探讨 他们 指 出国家对 国民经济加强宏观控制 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分析 失控 的原 因,提 出了进一步解决 的办法 。有 的文章认为 ,失 控 的原因是新 旧体制转换时期宏观控制 出现真空 ;有 的文章 提 出恰恰是 旧体制仍在起作用所致 ;有 的文章从企业行为着 手研 究,认为失控原 因在于微观搞活的同时未能及 时将企业 的行为规 范化 ,认为 只要企业领 导人 的利益 同企业 收入挂 钩 ,消费基金失控是难免的,等等 。这些文章的选题充分体 现 了为现实服务 的原则 。 ③ 本 学 科 发 展 的关 键 性 问题 经济论文 的撰写者 ,还应从学科发展 的关键性 问题 中选 题研 究,以不断丰富、发展 、完善本学科理论 ,从而推动 国 民经济 的发展 ,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比如当前我们正在创建 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科 。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学科 的 内涵是什么 ?要使我 国的社会主 义经济学科有 自己的特 色 ,关键在何处 ?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探讨 的问题 。不少 同志 认识到探讨这个 问题 的重要性 ,纷纷发表 自己的见解 。沈立 人 同志 的 《创建 中国式 的经济科学 》 (《社会科 学评论 》 年 月 )一文 ,对这个 问题进行 了研 究 。他认为当前经 济科学研 究出现 了一个新趋势 ,那就是既研 究生产关系 ,又 研究生产力 ;既是基础科学 ,又是应用科学 ;既属于社会科 学 ,又与 自然科学交叉 ,等等 。他认为这就是 中国式经济科 学的内涵 。要创建 中国式的经济科学 ,就应 向多角度 、多层 次、多品种 的经济科学深入 ,对传统经济科学有所突破 ,特 别要结合 中国实 际,建立有 中国特色的经济科学体系 。他所 选择 的论题 ,就抓住 了本学科发展 的关键性 问题 。 、新颖性和独创性原则 撰写经济论文 ,是一种进行科学研 究和描述科研的 造性思维活动 ,新颖性和独创性是其不可缺少 的特征 。爱 因斯坦说过 : “提出新 问题 ,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看 旧 问 , 标志着科学的新进步 。”经济论文是经济科学研 究过程 中有所发现的记录 ,提出问题越新 ,见解越新 , 意义越大 。提 出新 问题 ,实质上就是提 出新 的论题 。新的论 题 的本 身, 标志着一定程度的独创性。所 以,选择论题, 必须要在新颖上下功夫 。 立足于新避免人云我云,努力做到 “人未言之 ,我 始言之 ”。当然 ,论题 的新颖并不只限于 “人未言之 ”的论 题上 有些 “人 已云之 ”的论题 ,如果角度选择得好 ,能在 对 旧论题 的再研 究中,挖掘 出新意 ,深化前人见解 ,补充 旧 课题 的不足 , 同样能使人耳 目一新。 选择 “人弃我取 ,人取我与 ”的论题 ,也是实现论题新 颖 的一个重要方面 。 “人弃我取 ,人取我与 ”是战 国魏文侯 时周人 白圭的经商经验 。其意思是说 ,商人要想致 富 ,必须 对人们不屑一顾 的过剩商品及 时多加收购 ,而对短缺 的紧俏 的商品,又必须及时上市推销 。古人 的经商理财之道 ,对于 我们经济论文 的选题 ,是有意义 的。清人魏 际瑞在 《伯 子论文 》中也指 出: “文章有众人不下手而我偏下手者 ;有 众人下手而我不下手者 。”如果从 “众人下手者 ”入手 ,就 难有独到的见解 ,势必难于创新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方法 : 一个研 究课题 ,如果大家争着去写 , 自己在这方面又没有独 到见解 的话 ,则最好弃之 ;如果大家都不去写 ,我则偏偏要 选 它来 写 。这样 就可避 免 “热题 ” “俗题 ” ,从而选 出新 颖 的论题 。 要实现论题 的新颖性 、独创性 ,要特别注意经济学理论 研 究中的新动 向,研 究那些在 当前处于不被人注意或者还处 于萌芽状态 的研究课题 。当然 ,这种追求不是赶 时髦 ,而是 发展经济学科 的需 立足于补科学的发展有其不平衡性,从学科建设上 看 ,由于某一时期侧重某些学科 的研 究,而忽视 了另一学科 建设 ,就会 出现某些学科 的短缺 、空 白。在一个学科 范 围 内,也存在这种不平衡 的情况 。一定时期人们对某些 问题 的 研 究是注重 的,研究的也 比较显著 ,而对另一 项 目却 很少接触 ,于是就 出现 了需要填补 的部分 ,从客观 需要 ,从 科学发展 的前提来看 ,这种 需要填补 的部分 ,应该成为研究 的重 点,成为选题 的对象 。例如 ,经济学 中各种具体 门类很 多,过去对质量经济学却无人 问津 。湖北省青年干部程抱全 同志选择 了 “质量与效益研 究”这个 问题进行研究 ,填补 了 我 国质量经济学的空 白。他 的论文 《论关于用一种简易数字计 算法考核企业质量经济性》于 年 月在伦敦举行 的 “世 界质量 ”会议上获得好评 。又如在社会主义经济学 的研 究方面 ,以往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 的研究很少 。关于这 个 问题 ,当前应着重研 究各种经济主体之 间在社会主义经济 运动 中的关系 ,它们 的行为准则 、相互作用和传导机制 ,解 析各种变量 ,从 的角度 ,描述社会主义经济机制运动 , 从而为指导社会主义经济活动提供分析 。从这些 以前很 少有人涉足的领域里选题 ,深入研究 ,必然会体现 出它 的新 颖性来 。 立足于续所谓“续 ”,就是继续研 究前人 已经研 究 过 的课题 ,扩展前人 的见解 。科研 实践告诉 人们 ,以填补 空 白 来体现选题新颖 、独创 的并不很多,较多的还是从 旧课题 的 再研究 中,深化前人 的见解 ,扩展前人 的 。例如在 中国 经济思想史的研究 中,对谭 嗣同经济思想 的研 究,前人 曾有 不少论著 ,但大多都是从谭 嗣同关于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总的 方面进行研究。 《经济科学》 年第 期刊 载 了一篇题为 《谭嗣同经济思想钩沉》的文章,着重从消费思想、时间经 济思想和科技经济思想方面对谭嗣同经济思想加 以分析 。文 章作者对谭嗣同关于时间经济思想的分析 ,有独到之处 。文 章指出: “对于时间,古往今来 ,虽有议论 ,但能将这一概 念 引入经济领域 ,并给 予论述 的人却不多 ,在 中国近代史 上 ,可 以说只有谭 氏一人 。” “谭嗣同看到了时间在经济活 动 中的意义 :珍惜时间 ,意味着经济上 的收益 ,不珍惜时 间,意味着抛弃财富。”我们当今 的一个 口号 : “效率就是 生命 ,时间就是 ”,不是从这里找到了前人论述这一 问 题 的理论依据 了吗?由此可见 ,选择不同的角度 ,继续研究 前人已经研究过的课题,也有所创新 。 立足于辩要使选题新颖 ,有独创性 ,还可 以从矛盾 之 中选课题 ,立足于辨 明 ,纠正前说 ,提 出 自己的见 解 。科学研究中,对那些有矛盾的、 的东西 ,不是一开 始就能够认识到的,有时侯 ,对那些本是 的东西 ,由于 科学水平的,一时难 以认识;有时候,由于司空见惯, ,使得某些实质上是十分的理论 ,被人们不假 思索地接受下来 ,并奉为神 明。这些理论若 由权威 、名人提 出,就更是如此 。如果我们能踏进这些 “圣地 ”进行探索, 发现矛盾,常常能够出奇制胜 ,取得独创性的。 长期 以来 ,苏联和我 国经济理论界都有一个说法 ,叫做 “基数大 ,速度慢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几十年来及我 国 年 (党 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 以前 )来 ,工业发展 的历史都 是速度减慢而不是加快 ,这就更使 “基数大 ,速度慢 ”的说 法,得到了事实的证 明。我 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独具慧眼, 在实 际调查和理论研 究 中发现 “基数大速度慢 ”并不是规 律 。他在其论文 《 年翻两番不仅有而且有技术经 济》 年 月 日 《日报》)中深刻地阐明了 自己的观点 。理 由之一是基数大 ,速度慢 的说法 , “根本不 符合人类社会发展 的历史 ,从人类社会 的几个经济形态看 , 生产发展速度是越来越快 的”。理 由之二是苏联和我 国工业 发展速度慢 的一个主要原 因 “是经济财政体制把原有企业技 术革新和技术卡死 了,结果 占绝大多数 的老企业很少技 术进步 ,劳动生产率基本不高 ,生产增长很慢 ,甚至踏步不 前 ,只能靠新建扩建一些企业来增加生产能力 ,争取发展速 度 。而新建扩建企业 ,每年就那么一点点 。在这种情况下如 果把原有 的企业作为分母 ,新建扩建企业 的生产能力作为分 子 ,那么经济 发展速 度 的快慢 取决于 分数值 的大小及 其动 态 。而 随着老企业 的越来越多 ,作为分母 的数字越来越大 ; 与此 同时,不管你怎样扩大基本建设战线 ,由于它归根到底 要受 国力 ,不可能有奇迹般 的增加 ……即作为 的数 字很难有多少增加 。这样下去 ,分数值越来越小 ,发展速度 当然慢下去 了”。于是 , “基数大 ,速度慢 ”的要害 ,就被 孙冶方击 中了。在此基础上 ,孙冶方提 出: “要把注意力放 在对 现有企业 的技术 上 ,并从 资金物 资等方面加 以保 证 。……生产发展 的速度就一定会快起来 。”孙冶方 同志揭 开 了传统经济学 的 ,为建设具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 济学作 出了巨大贡献 。从选题来看 ,这篇文章的成功 ,最主 要是从矛盾 中选题 ,纠正 了前说的 ,因而充分体现 了新 颖性 、独创性 的原则。 、可 行 性 原 则 所谓选择论题的可行性原则,就是作者在选择论题时, 充分考虑写作某一论题所凭借的主客观上的一切有利因素。 ①必须在 自己的专长和专业基础知识范围内选题 。每个 经济论文的撰写者 ,在选题时,都必须从 自己的专业特长出 发 ,充分考虑 自己的专业能力 。这是因为只有具有 专 业知识 ,才能在科学研究中,发现真理 ,有所建树 。比如你 是研究经济史的,又专长近代经济史 ,那么就应从近代经济 史方面来选择论题 你是学金融的,对货币学有研究,就应 发挥 自己的特长,选取这方面的论题 。 “术业有专攻 ”,是正确的。要写好经济论文 ,除了选 题时应考虑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外 ,还应考虑与本学科相关的 其他业务基础知识 。如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 ,要 以马克思主 义为其研究的指导思想 ,必须在较好 的程度上掌握马克思主 义哲学、经济学和剩余价值学说 。如果研究的对象是前 资本主义和早期资本主义经济 ,那必须具备一定的资产阶级 经济学和经济学史的知识 ,以及 中国史、世界史 、古汉语知 识等 。由此可 以看出,撰写经济论文是与博学紧密联系在一 起的。知识越深厚,开展论题研究的条件也就越有优势。 宏观经济论文与微观经济论文 ,在选题上是各有特 点 的。宏观经济论文的选题 ,必须符合客观经济是总量分析或 整体分析的特 ,其 内容必须是 以整个 国民经济作为考察对 象,以国民经济各部类 中有关 国计 民生的至关重要的问题作 为选题 。而微观经济论文 ,在选题上必须符合微观经济 的特 点,须 以具体经济单位作为考察对象 ,以生产实践中的经营 管理 问题为论题和写作 内容 。微观经济论文论题选择 ,最好 从企业的经营管理范畴入手 ,论题要偏重于各企业的实际问 题 。例如经济评论 ,有对 国民经济中某些重大 问题发表见解 的,也有针对企业的某一具体 问题的。总之 ,不论是哪种类 型的经济论文 ,在选择论题上 ,都要注意现实经济活动 ,都 要运用马克思主义 的立场 、思想观点和专业基础知识 ,了解 经济活动 的规律 ,收集相应 的材料 ,才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的言论。用户名:验证码:匿名?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