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文章内容

湘潭7旬老人醉心理论研究 被誉为“论文达人”

※发布时间:2019-4-27 16:37:4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陈相贵近况30年来,谭献德热心理论研究,利用手中的笔,为全国、全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至今,他已撰写了100多篇论文,其中,有20多篇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励,被誉为“论文达人”。

  在很多人看来,理论研究是教授学者的“专利”。但谭献德却是一位地道的“草根”。他出生农村,初中毕业,种过田,修过公、铁、水库,从军18年,在空军任地勤人员。转业后到原市轴承厂工作近20年。作为一名“业余选手”,谭献德因何理论研究之,并数十年,取得令人刮目的成绩?

  当年,省里组织开展关于成就的论文征集活动,要求企业积极,时任市轴承厂党委办主任的谭献德临时受命。“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只能硬着头皮上。”他利用工作之余,走访、调研、搜集资料,经过一番精心准备,撰写了《论企业的重要性和搞活经济的途径》并获得了三等。

  初出茅庐,小试牛刀。同事和朋友们纷纷赞叹“了不起”,谭献德心里也乐开了花。“这是对我写作水平的肯定,更是对我提出的意见和的认可和赞赏。”比起这份荣誉,更让谭献德看重的是自身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何不借助写论文,多学习勤思考,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多作贡献呢?从此,一颗理论研究的“种子”在他心中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说干就干!然而,写论文并非易事,写好论文更是难上加难。只有初中文化的谭献德深感自己知识本领不足。“不懂就学嘛。”面对未知的困难和挑战,谭献德始终相信,学习让人充实,使人进步。从小,谭献德就受祖父的教育和影响:“一勤天下无难事。”工作后,他投身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那时的工作条件很艰苦,经验很不够,因此,必须善于学习和钻研。”谭献德说。

  毕业后,他响应国家号召,回乡试种双季稻,成为双季稻科学试验带头人。进入部队后,他边干边学,几个月的时间学会了对飞机的,两年时间基本掌握了飞机的性能、原理、结构基本,排除故障400多起,保障了安全飞行。转业回到企业后,他从头开始,报考了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利用星期天和晚上学习了三年经济管理专业,毕业。

  自1987年开始,乐于学习的谭献德又信心满怀地投入到理论学习研究当中,向报刊学,向群众干部请教,向专家学者问计。有一年,他从海南开会后,专程跑了一趟广州,请旧相识原湘潭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建亮指导修改一篇论文。

  “想不到他得如此迅速,理论研究还是那么炽热。”时隔多年,再次相见,朱建亮万万没没想到,农民出身的谭献德已经成一个大文人。

  搞理论研究是清苦的,用谭献德的话说,“是苦水里泡出来的。”一篇论文从选题、构思、调研、写作,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经常风里来雨里去,他却乐此不疲。2016年8月底,谭献德开始着手构思论文《全面开展农业大 奋力基本实现湘潭农业现代化》。为了解湘潭农业发展的特点、存在的短板,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下乡走访调研了两个月,与农民朋友、乡镇干部交流谈心。经过一个星期的“闭关”,他一气呵成写下了7000多字。后来,论文在第十一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论文征集中被评为优秀论文一等。

  写论文不仅劳力,而且没有额外的经济收入,增加了家里的经济负担。对此,家人一度非常反对,认为他“不务正业”“瞎”。谭献德顶住压力,从牙缝里挤出钱来,购买纸笔、书籍等。即使经历企业破产、,谭献德依然初心不改,一边想法设法养家糊口,一边苦中作乐继续创作。

  一份汗水,一份收获。谭献德的论文频频获得国省市各级项,赢得了专家学者的认可,也得到了市委市主要领导的重点关注。

  2008年,应中央党校约稿,谭献德将自己潜心研究多年,初稿达10万余字的《论科学适度发展我国的良性循环经济》,精雕细琢成1.7万字的《论循环经济》寄了过去。最终,该论文获得优秀论文一等,入选中央党校纪念30周年《求是先锋》大型文献理论卷。

  由于这篇论文,谭献德第一次走进向往已久的,参加中央党校举办的《求是先锋》首发式暨领导干部在新时期的理论与实践座谈会,上台作代表发言。

  心系湘潭发展,谭献德撰写了《用心打造突显湘潭特色的世界旅游品牌》《创造湘潭品牌,抓住产业链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关键》……这些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得到湘潭市委、市的高度重视。

  尽管身体和听力大不如前,谭献德仍笔耕不辍,今年完成了两篇论文。冒着酷热,耗时四个月,走访几十家企业、十多个部门,靠着公共交通和双腿,谭献德四处调研、搜集资料、日夜伏案,地完成了16000字的《湘潭实施品牌战略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探索之》。日前,这篇论文入选《湖南实录2018卷》。

   文章来源于850游戏博贝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