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AutoCAD》教学中尝试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试验,摸索到了几种适合《AutoCAD》课程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就是其中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本文就对在《AutoCAD》课程的教学中如何利用任务驱动教开展教学活动进行简单地探讨。关键词:《AutoCAD》任务驱动教 建构主义 知识点 任务设置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发展,计算机辅助绘图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绘图。AutoCAD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电脑绘图软件,它具有强大的二维图形绘制的功能和二次开能,因此它受到了各行各业的青睐,目前绝大多数的大专院校与技工学校都开设了《AutoCAD》这门课程。然而,技工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底子薄,计算机操作也不够熟练,要让他们学好CAD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本人从事《AutoCAD》教学多年,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试验,也摸索到了几种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就是其中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下面我就谈谈任务驱动教在《AutoCAD》中的应用。一、 什么是任务驱动教所谓任务驱动教,单从任务驱动字面上看,好像是学生在老师布置的任务驱动下完成某些学习,如果这样的话,那学习过程就不是主动积极地学习,而是被动积极地学习了,学生主体仍然没有从被动地去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这里所说的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和重组。任务驱动教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事实上它并不是简单的给出任务就了事,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这种教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讲《AutoCAD》的绘图命令时,比如讲直线和矩形命令时,我们可以给出这样一个任务:画一个长方形,长50mm ,宽40mm,学生得到这一任务后,就会主动思考并学习完成这一任务所需的知识,事实上对于一个从未接触该门课程学习的学生来说要完成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是需要了解很多新知识的,如直线命令的调用、矩形命令的调用、坐标系统及坐标输入法、辅助功能的设置等。学生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就要把这些知识综合起来。二、 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不足学好《AutoCAD》的关键在于灵活掌握命令的使用,而AutoCAD的命令非常多,每个命令在不同的条件下又有不同的用法,例如画圆命令就有圆心半径画圆、圆心直径画圆、两点画圆、三点画圆、相切相切半径画圆、相切相切相切画圆等六种使用方法。这就要求学生在绘图时要根据当时的条件来灵活使用这些命令。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按照教材的顺序给学生上课,老师每节课几个命令,等这些绘图命令讲完以后,再举一个两个实例,等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后,再进行综合,画一两个实例。这样地教学使得命令的与都是单个单个进行的,没有及时与绘图实例相结合,学生往往当时能听懂、会,但到真正绘制完整的实例图时,却不能根据实际条件灵活运用已学过的命令,有的甚至学了后面忘了前面。同时由于讲课时没有结合实例,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高,时也缺少兴趣。传统的教学方法效果就不是很理想。三、 任务驱动教的特点任务驱动教打破了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不按教材的顺序授课,而是以精选出的几十个绘图实例为中心,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具体实例的绘制上,命令的使用尽量不单独和单独,而是当任务完成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这些命令时,才重点详细这些命令的使用,整个教学过调学以致用,在应用中学习。《AutoCAD》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在这门课中的任务驱动教,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任务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逐步形成一个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四、 任务驱动教教学过程示例任务驱动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培养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教学过程举例如下:(一) 精心设计任务我们知道《AutoCAD》功能非常强大,对于技校生来讲,要在短时间内学得很精很全面几乎不可能。让学生学哪些内容,是老师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的是机械专业绘图,这样我就以《AutoCAD2005专业绘图实训教程》为教材,并参照劳动部编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员级考试大纲》,将这门课程划分为三个教学模块:二维平面图形的绘制、文字的编辑及尺寸与公差的标注、三维实体的绘制。然后将每个模块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全部列出来,并且分析每个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合理精心地设计任务。例如:学习二维平面图形的绘制这个模块时,将这个大任务分为若干小任务,每个小任务组隐含着本模块的几个知识点:(1)坐标与坐标系;(2)画直线、矩形、正多边形;(3)图层的控制、对象捕捉;(4) 画圆、倒角、圆角、偏移、剪切图形、图形镜像;(5)复制、阵列、移动、旋转命令;(6)圆弧、椭圆、圆环;(7)延伸、拉长、拉伸、缩放命令;(7)选择对象的方式;(8)显示控制和改变图形的;(9)样条曲线、图案填充命令等。把这些知识点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中,每次课完成一个或几个小任务,同时又把一节课的任务分成更小的几个小任务。如坐标与坐标系这个知识点,即隐含了4个知识点:(1)直角坐标(2)极坐标(3)绝对坐标(4)相对坐标。把这些知识点了解以后,让学生根据实际任务分别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完成,并分析不同方法的优劣。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设计任务时要遵循以下两点:第一,要围绕每个模块所包含的知识点来设计任务,尽量使每个知识点都能在这些任务图中反应出来。第二,任务图的难度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一定的梯度。(二) 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并提出问题每一个任务中都应包含新、旧知识,学生在接受任务后,首先思考如何去完成这个任务,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其实也是他们最想要知道的知识点,此时老师通过让学生完成这些任务来将新知识传授给他们,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三) 根据提出的问题,及时讲授新知识。问题提出后,就需要开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老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新问题要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索解决。每次授课的时间不超过3~10分钟,然后让学生动手进行一个与刚才授课内容有关的或活动(即完成一个小任务)。学生们听了一段课刚要开始走神,思立刻又被下一活动拉了回来。活动(任务)做完,接着刚才的兴奋劲儿,下一部分的授课又开始了。这样,学生的思始终跟着老师的授课内容,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及时强化了所学的知识,完成任务后又获得一种成就感。五、 任务驱动教学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一) 任务设置的原则我们在设计任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感兴趣的方向来设置任务。同时任务的设计要注意知识点的系统性连贯性、软件基本功能的递进性;布置的任务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巩固已学过的内容,又探索新知识,这样逐步提高,并通过一个个任务的完成最终实现总体的教学目标,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学完基本的绘图命令之后,可以设计比较复杂的平面图形(可以参考机械制图习题册上的)让学生来画;还可以设计由学生自己出一份《机械制图考试卷》,如在图上出现比较多的文字的书写及尺寸与公差的标注的内容时,我们在设计任务时就应把这一部分的要求降低,因为文字的编辑及尺寸与公差的标注这个大任务是属于新知识,我们以后的任务中会重点学习。因些 任务驱动教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基本原则,我们在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了解学生、适应学生、贴近学生,同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二) 做好课堂的组织工作任务设置了以后就要进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一堂课是否成功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其中关键的就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要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这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的基本功底,另一方面取决于课堂教学的组织策略。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注意处理好师生的角色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个导师和合作者。(三) 任务的评价学生的任务完成以后,为了检验和促进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的问题,要对学生的任务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是否完成了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熟练应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学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评价应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是否能够真正的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对新的知识和技能深刻理解和熟练应用为标准。同时评价要特别注意鼓励学生的兴奋点和成就感。(四) 提供必要的实践条件《AutoCAD》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百看不如一练,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有效得多。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理想的教学是在一人一机的电子教室或多教室上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