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的学前教育五大政策措施,在“强化对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指导”中明确提出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今年“”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大学副校长苏蓉提交了一份关于学业负担重的问题蔓延至学前教育的提案。提案指出,一些学前教育机构在对幼儿的行为规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出现了“小学化”、“学科化”的问题,使得小学生学业负担重的现象蔓延至学前教育,不仅了幼儿成长规律,还可能导致他们将来步入小学、中学甚至大学阶段后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必须采取措施遏制。
苏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很高兴看到学前教育“小学化”这个问题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要真正实现幼儿教育“去小学化”,除了在提案中提到的制定《学前教育法》,使幼教机构办学行为有法可依,建立幼教机构办学行为监督体系,大力开展幼教科研工作,加大幼教科普宣传力度外,苏蓉还,应尽快出台学前教育的教学大纲,让学前教育机构和教师有一个标准。“教什么?怎么教?现在各个幼儿园都各自为政。”
苏蓉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首先应该明确提出在幼儿园阶段有哪些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及要求不能太模糊,要明确化。比如算数,学什么样的加法、减法,需要明确说明。”
苏蓉说,学前教育中,德育和行为养成的成分比较多。而对孩子的行为规范,是完全可以把它们明确界定出来的。界定得越清楚,监督考核就会更好做一些。
比如能自己清洁个人卫生,能自己整理床褥,能识别斑马线、红绿灯,能有对陌生人的防范意识,等等。“再比如,如何安全使用家里的煤气、如何安全用电,遇上煤气爆炸该怎么办?110是干吗的?120是干吗的?清楚这些,对他以后的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
“为什么现在一些成年人虽然学历很高,但的基本素养都没有?是因为他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缺失了这方面的东西。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但各个阶段的侧重点不一样,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引导和规范,使各个阶段的教育有章可循。而幼儿教育在人生的起点上,更加应该为培养合格提供最基础和扎实的人格素养教育。
苏蓉强调说:“学前教育阶段主要做什么?我觉得需要一个规范,才能使幼教更加有效地实现这个阶段的教育目的。”寡妇村里的风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