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科技论文> 文章内容

中国煤炭学会:广聚创新人才 繁荣煤炭科技

※发布时间:2023-2-14 18:30:38   ※发布作者:佚名   ※出自何处: 

  近年来,中国科协全国学会主动围绕“国之大者”,积极开拓进取,奋力创新创造,在加强科技工作者联系服务、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党和科学决策等方面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涌现出一批党的建设突出、自身建设过硬、发挥作用显著的先进典型学会。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现推出“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学会,献礼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栏目,专题介绍全国学会昂扬向上的风貌和发展成就,敬请关注。

  中国煤炭学会成立于1962年11月。现有个人会员2.4万余名,分支机构35个,是国际矿山测量学会(ISM)团单位。曾获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学会、百家科技志愿服务学会等荣誉,多次入选中国科协学会能力提升与工程支持学会,被民政部评估为5社会组织。

  学会组织的系列学术会议成为煤炭科技人员发表创新、碰撞智慧火花的多彩园地。“十三五”以来,学会及各分支机构共组织开展全国采矿学术会议、全国煤炭科技大会总工程师论坛、煤炭行业青年科学家论坛、煤矿智能化创新发展高端论坛等学术活动240多场次,编辑出版论文集70多本。组织专家完成《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学科发展报告》、《中国矿山安全学科史》的编写,累计完成选煤、矿建、开采、地质等20个与煤相关学科的评价工作。出版《中国煤炭科技40年》论文集,全面反映四十年煤炭科技创新发展成就。

  培育精品期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主办期刊《煤炭学报》各项指标一直位居能源科学综合类期刊第1名,世界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进入Q1区,在“矿山工程技术”学科的全球期刊中,位列中国第1,全球第4,连续6次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荣获出版界权威项“第五届中国出版期刊”。《国际煤炭科学技术学报(英文)》被Ei Compendex收录,建立起高水平国际编委团队。《煤炭学报》《国际煤炭科学技术学报(英文)》双双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是煤炭专家学者发表新观点新的首选刊物,成为向国际展示中国煤炭技术的重要窗口。积极推进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组建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推动建设煤炭行业第一个期刊集群化数字出版平台——“中国煤炭行业知识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加盟上线余本行业学术期刊进行分级评价,发布《煤炭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1972年中美关系破冰,中国煤炭学会成为煤炭工业迈出国门,与世界交流合作的依托组织,先后派人出席了在美国、保加利亚、法国、和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1976~1978 年,学会先后派出10个考察组出国访问,并以学会名义参加世界采矿大会的活动。1980年,中国煤炭学会、中国金属学会同美国弗利门公司共同在国内举办了第一届国际矿山规划和开发技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了与会外宾和中国代表。“十三五”以来,学会面向世界不断增进对国际科技界的合作,把开展与“一带一”沿线国家的学术交流活动作为重点支持项目,举办“一带一”战略联盟矿业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等系列活动。重视培养国际化人才,多次派员到国际组织及知名高校访问学习,与美国、、英国、、波兰等国能源组织及专家建立联系。承担英国繁荣基金“中国能源低碳转型发展研究”项目,组织国际专家团队共同研讨,为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关方案。

  近年来,学会成功主办1-3届国际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研讨会、36-39届国际采矿岩层控制会议,联合主办中国国际矿山测量学术论坛、能源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第二届国际矿山测量与地理信息技术培训暨研究生夏令营等活动,国际学术交流日益活跃,世界朋友圈不断扩大。

  聚焦东北地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助力地方产业低碳创新发展。组织专家深入鹤岗市等“四煤城”调研,形成《中国煤炭学会服务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研究报告》。联合中国化工学会等8家全国学会组成“科创中国”七台河联合专家服务团,组织专家建言献策,促成产学研银企签约合作。组织百名专家走进山东菏泽、、陕西府谷、贵州桐梓、鄂尔多斯等地,为煤炭企业技术需求提供服务。承接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晋城煤业集团等大型煤企的科研课题和发展规划项目,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诊断服务评价资格,为自治区7个市盟的166家企业提供节能诊断服务。

  组织开展团体标准研制与科技评价工作。2021年,聚焦煤矿智能化建设等领域立项团体标准51项。每年组织开展科技鉴定20项左右,大部分鉴定项目获得煤炭工业科技进步,有的被评为煤炭科技特等、国家科技进步。煤矿开采损害技术鉴定委员会,2007年列入到最高司法技术专业机构,主要任务是“开展矿山开采损害评价,受理矿山开采损害争议,为开采损害争议双方提供调研、测试、鉴定的咨询服务”,每年受各级司法机构、地方委托,处理煤矿开采损害引起的争议。通过科学的技术鉴定,耐心细致的,化解了90多例复杂争议和难解矛盾,成为法院、处理采动损害相关诉讼的技术依托,村民遭受采动影响寻求法律的技术依靠,企业自身权益的技术助手。

  汇聚专家智慧,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其中,关于深化我国能源领域和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等获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2021年,向有关部委、中国科协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双碳目标要关注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等政策。参与工程院课题“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煤炭部分)”,创新性地提出科学开采概念并首次提出把“高碳能源低碳排放”技术作为新能源技术加以扶植的政策。

  2018、2021年两次组织全国煤炭行业科普大会,宣贯习总关于科普的重要论述,总结行业科普工作,宣传煤炭新兴技术,共商行业科普工作发展大计。经过考核命名16家煤炭行业科育和10家高校科育,定期举办联席会议,交流工作经验,共享好思好做法。发挥山西中国煤炭博物馆、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等“全国科育”的样板作用,推动形成有规模、有特色、有成绩的行业科普阵地及科普队伍。

  贴近行业需求开展科普工作。组建了2批由工程院院士谢和平、袁亮、彭苏萍领衔,百名专家参加的科普专家团队,每年开展科普进矿区活动,围绕煤矿绿色低碳发展、科学开采与综采技术、瓦斯防治与安全等内容开展科普近百场。组织煤炭科技展览,宣传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学开采新技术。与煤炭工业出版社合作,参与编写十册“煤矿安全生产”丛书,发行800多万册。

  编辑出版高水平的科技图书。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会主编、合作编写出版了数十部有影响力的书籍。如,《中国煤炭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汇集煤炭工业科技知识和当代煤炭工业科技水平的大型专业性工具书。《煤炭科技名词》规范煤炭科技名词2603条,是一部具备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的工具书。2017年以来,编撰出版科普图书《神奇的煤炭》《神奇的无人化开采》《神奇的充填采煤》等,向社会生动展示现代化煤矿最新面貌。

  联合协作,科技知识。2016年联合鄂尔多斯市组织了“全国矿区留守儿童科技夏令营”,来自8个民族200余位小营员参观体验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生态植被修复区、露天煤矿采场、青少年科技场馆等,学习了解新知识。2017年联合高校举办“全国煤炭地学大赛”,吸引了数千名学生参加初赛和复赛。2019年将“MSTA大家系列科技”引入中国矿业大学(),联合举办了“智能化开采--煤炭工业的新技术”,来自煤炭企业、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青年学子700余人参加现场直播。在《当代矿工》开辟“科学家讲矿山”“走进科学”“安全生产”等专栏,编印《煤矿事故灾难应急自救》、《煤矿工人安全常识百问百答》等图书和系列挂图,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继续教育与公益活动成效显著。探索线上培训、网络教学、现场实训等专业技术培训新方式,组织能源科技专家团直播公益课堂。疫情期间,围绕能源转型、煤矿智能化建设、低碳绿色发展等社会关心的问题,邀请葛世荣、姚强等专家完成27期公益培训,累计点播量达52万人次。在阳泉、神东等煤矿现场举办8场次煤矿智能化现场实训班,获得广泛好评。

  “十三五”时期,学会配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推荐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励22项,评选煤炭科技进步1491项,获项目覆盖了煤炭各专业数千名科技人员的新。大力举荐优秀人才,推荐入选全国创新争先2人,推荐入选中国青年科技3人、推荐入选全国杰出工程师21人,工程科技人才贡献企业1个。向教育部、中国科协等专家库择优推荐知名专家70人。遴选38名优秀青年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授予189位生产科研一线青年才俊“煤炭青年科技”荣誉。评选出煤炭行业杰出工程师57人,评选表彰最美煤炭科技工作者61人,同时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宣传力度,持续扩大学会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把青年人才的培养作为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设立“煤炭青年科技”,历经31年,为煤炭行业推出优秀青年人才400余人,从中走出多位工程院院士、高校校长、企业负责人和总工程师。

  从2006年开始,连续举办12届“煤炭生产一线优秀青年技术创新交流活动”,为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提供交流学习平台。15年来共评选出180名煤炭生产一线篇优秀论文,为这些科研“青椒”免费出版12本论文集,成为学会培养煤炭科技人才梯队的重要举措。

  制定规划,明确学会发展目标。系统总结了学会“1248”品牌十六年建设成就,分析国内国际能源与矿业相关领域发展和科技特点,对标一流学会的建设标准,制定《中国煤炭学会建设中国特色一流学会战略方案》和《中国煤炭学会“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全面布局新发展阶段学会事业发展方向和十大重点任务。以构建中国特色一流学会为目标,形成以煤矿智能化技术创新联盟、黄河流域煤炭产业生态治理技术研究院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为支撑的新发展格局。全力加强学会党委、办事机构党组织、分支机构党小组三层党建工作体系建设。党建与学会业务深度融合,形成党建+科普,党建+学术,党建+人才建设等工作模式,以党建促会建,团结带领煤炭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朝着创建中国特色一流科技的目标奋力迈进。脸上的痣图解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