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科技论文> 文章内容

被撤论文均来自中国打脸之后如何规范?

※发布时间:2015-11-6 14:43:2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毕业要论文,求职要论文,升职要论文……量化的论文考核方式也许能在数量上提升一个国家的科研地位,但如果因此造成质量的下降那将是得不偿失。如何为高质量论文“保驾护航”?美国高校这样做——

  新闻链接

  近日,斯普林格出版集团宣布撤回旗下10个学术期刊已经发表的64篇论文,全部出自中国作者。全国政协副、中国科协韩启德在9月16日的首都高校宣讲会上就此指出,我国学术界、科学界仍然面临着学风浮躁、学术失范的严峻挑战。(《晨报》,2015-09-17)

  论文数量“腾飞”背后的代价

  汤森透2013年3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上世纪70年代,少数几个经济发达国家了全球的科研生产,每年约有65%的学术论文出自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以及日本的学者笔下。而40年后的今天,中国学者的“进场”让这个比例下降到50%。过去的30年中,中国的科研数量呈现爆炸式增长。2011年,由我国学者撰写,并被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即科学文献索引,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收录的学术论文数量超过150,000篇,与2000年相比增长600%,我国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论文生产国。而且有专家预测,2020年我们将很可能登上产量第一的宝座。

  高校教授和研究人员是学术论文生产的主要贡献群体,以上数据是对他们努力工作的褒。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份“殊荣”背后却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图 1981—2011 年“金砖国家”(BRICK Countries)学术论文产出情况

  教授为何陷入“论文窘境”?

  胡琦200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兢兢业业担任了2年助教后被聘为。在他的亲戚朋友看来,能在一所“211”高校任教是一件挺体面的事情。虽然工作前几年可能工资不高,但稳定的收入、还算优厚的福利待遇以及清晰可见的上升空间,让大学教授成为很多向往之的职业。但胡琦心里清楚,今天大学教授所扮演的角色不再是一位信步校园、悠然的教书匠。他给自己算了笔账,从到教授,如果顺利的话大概需要15年的时间。这期间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他每年还要应对一次来自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方面的绩效评价以及职称晋升考核,为此需要完成的论文可能得有几十篇。这对主要从事基础学科教学的胡琦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可能对很多像胡琦一样,立志扎根大学教授这个职业的青年教师来说,论文发表数量“硬指标”是一道无法跨越的“障碍”。有报道称,我国的学术论文在数量上名列前茅,被引用率却不及世界平均水平。2012年刊载在《科学通报》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从2000年到2009年,我国SCI论文中180,675篇“零被引”,这相当于近四分之一的论文没有同行问津,如同飞不的一地鸡毛。

  “SCI之父”尤金加菲尔德博士曾在2009年接受《》的采访时表示:

  “SCI是一个国际标准数据库,但是单纯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科研人员是不合适的,以SCI论文数量评价科学水平更是不合适的。人们必须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必须重视论文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那么论文的质量应该如何?

  美国高校怎样为高质量论文“保驾护航”

  为了在绩效考核或职位晋升中脱颖而出,搞学术、作研究,这并不是中国高校教授的“专利”,远在大洋彼岸一所研究型大学任教的莱斯也在为申请终身教职所需要的学术成绩倾尽心力。美国高校在考察一位教授的科研能力时也要求其在申请材料中提供详细的学术论文发表和著作出版记录,而且他们更强调论文质量,即是否通过同行评议。

  1)同行评议严格

  据莱斯介绍,同行评议有时甚至需要10位以上的教授参加,论文的作者及评审者都被匿名,如此一来就减少了申请人通过“人情分”晋级的可能。“即便不是匿名评议,我也不会奢望有哪位私交不错的教授能助我晋升一臂之力。毕竟没有哪位学者会拿自己的学术声誉开玩笑。至少我不会做这种傻事。”莱斯信誓旦旦地说。在美国,一位教授如果发表大量没有经过严格同行评议的论文,不仅不会对他申请晋升带来益处,反而还会拖后腿。“因为当你将宝贵时间花费在生产一些毫无价值的论文的时候,其他申请人已经将一篇经过同行评议的高影响力论文递到评审委员会的办公桌上了。”什么样的学术能达到同行评议小组的通过标准?标准就是:研究方法正确,过程严谨、真实,研究具有创新性和影响力。

  2)重质不重量才是真的好

  既然论文数量并一个教职晋升和考核的硬性指标,是什么确保了美国高校教授保持长久的研究动力?答案是:科研经费。对美国的教授来说,能够承担高水平的科研项目至关重要。在教职晋升考评中,一位只发表过15篇论文却承担过1个科研项目的教授,要比只发表过30篇论文却从没拿到过科研经费的申请人更具有竞争力。但是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高水平论文很难申请到科研项目。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是申请科研经费的“敲门砖”。一篇论文的发表既是上一个科研项目的结果,也是下一个项目的开端。因此即便对发表论文没有数量上的要求,美国高校教授也会心甘情愿全力投入高质量论文的写作。

  3)给教授创造宽松的研究

  “工作压力大,时间不够用,没有办法潜心搞研究”是我国很多高校教授对学术论文应付了事时常提到的困难。莱斯说,这些问题也曾是他的苦恼,但是总会在适当的调整后得到解决。在美国,不同类型的大学对教授的要求各有侧重。教学型大学要求教授把工作集中在教学上,而莱斯所在的研究型大学则鼓励教授将更多精力投入科研,因此在工作量的分配上留给他作研究的时间更充裕,这也为教师高质量完成研究提供了客观条件上的保障。而且美国高校认为,一个研究项目中,越是重要的结果出现得越慢,所以他们不仅不在论文数量上做硬性要求,连多长时间必须交出一篇论文也没有严格。只要认定将会是篇好的论文,就应该被允许诞生时多“飞”一会儿。

  专注高等教育,请微信搜索“麦可思研究究”或“MyCOS_Research”。

推荐:

磨刀网,www.ycgll.com,磨刀网磨刀棒ycgll,戒撸网,戒撸神器,怎么戒掉撸管,撸管的危害,撸管的好处,怎么戒掉撸管,撸管的好处,site:ita-testing.com,重庆歪歌江南,site:xindeshuo.com,西南方言学习网,zhuazhongyao.cn,www.zhibaifa.com,www.tuotan.cn,www.yingshiwu.cn,www.shuizu.net.cn,磨刀网ycgll磨刀棒,www.cqshw.com.cn,www.fangyan.net.cn,www.cqfyw.cn,www.517023.cn
关键词:中国科技论文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