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要想这样做,就得先看文献!要知道如何把文章架起来、要知道别人是如何讨论的、要知道自己的数据是不是说明了与别人不同的东东或别人没有做过……这个过程就是阅读文献及思考的过程,这些搞清楚了,写就简单了!
1. 课题选择和国际接轨。想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文献,就必须了解国际研究动态,选择与国际学术研究合拍的课题。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科学研究选题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距离。我国一家权威科研机构不久前在国内挑选了许多前沿领域的研究课题,准备参与国际合作,但到美国后发现近三分之二的课题已经不属前沿,在美国很少有人研究。在高校,一些教师治学严谨、基础扎实,但科研不突出,重要原因就是不重视有关领域学术动态,不能选得合适的课题。
2. 课题要有可发展性。课题可发展性对高水平论文的持续产出具有极大作用。中国科技大学范洪义另辟蹊径,发展了诺贝尔得主狄拉克(Dirac)奠定的量子论的符号法,系统地建立了“有序算符内的积分理论”,1998年有24篇论文被SCI收录;他对自己论文高产的解释是,研究“具有开创性,突破一点以后就可以向纵深发展,使研究工作自成系列、成面成片”。我院被SCI收录论文最多的杨新民老师从事凸性理论研究,该理论兴起于 20世纪70年代,90年代进入高峰。作为新兴研究领域,该理论本身有许多尚待研究之处,同时该理论也可用来解决最优化方面的问题。反之,有人由于所接触的问题已处于该研究分支的末端,即使在该点上有所突破,也难持续发展。
3. 借助工具选题:①查阅有关领域的检索工具,这些工具各高校都有;②了解SCI收录期刊所反映的科技动态,ISI期刊信息可从查获,也可从SCI印刷版每期A、D分册的来源出版物目录(Lists of Source Publications)查找,还可从ISI引用期刊报告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了解期刊信息,该文献有印刷版、网络版(JCR on the Web)和光盘版 (JCR on CD-ROM);③利用ISI提供的选题工具帮助,例如,能对正在开展的工作进行量化分析以用户科学研究同科学发展趋向一致的(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介绍有关最杰出人物研究状况、有关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向的;④利用网上数据库了解国际学术研究动态及有关资料。只要有心参与国际学术竞争,选择与国际学术研究接轨的课题并不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
无论是临床还是基础科研,最关键的是idea,idea的出台决定了科研水平和档次。高水平的科学家一听你的科研课题和方向,就能判断你科研水平。因此,获得好的idea是至关重要的。
1. 优秀科学家要具备敏锐的科研嗅觉,而这种敏锐性是经过长期的思考和实践获得的。通过几天或半个月的苦思苦想得到了一个自以为很好的idea,很可能是别人十几年前就做过的工作。但新手上时重复一些经典实验以获得经验是很正常的。此外,台湾私拍布丁科研要注重质量,千万不要为单纯地追求数量而令懂行的人嘲笑。如何获得idea呢?
2. 获得idea的两种途径:传统途径就是先阅读大量科研论文,弄清目前的研究现状和要解决的问题等;非传统的途径是自己先冥思苦想一段时间,有了自己的idea后再去查文献。这样不会让以往的研究你的思维,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别人没作过的东西,也许不是因为别人没想到,而是因为没有意义或者没有可能性。
A. 在科研前必须弥补基础知识,这是看懂文献的基础:《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基因VIII》必看(先看中文版翟中和《细胞》王境岩《生化》赵寿元《遗传》朱玉贤《》;再看英文的Albez《cell》赖宁格《biochemistry》还有经典的《gene 8》)。
B. 广泛阅读文献是支撑。硕士至少查阅600篇,粗看300篇,细看100篇,研读50篇。博士至少再多一倍,并始终关注国际动态。《nature》《science》《cell》《PNAS》《JBC》《MBC》《Genes & Development》不放过,SCI-3分以上期刊应该耳熟能详!
C. 学会阅读文献,读懂文章。先review再article,先中后英;中文只看《科学通报》《中国科学》,其他不看;看10-20篇review后看研究性论文。拿到一篇研究性论文,先看标题,立即停住,问自己几个问题:(1)想想别人这文章是怎么做的(可参考材料方法)?会做哪些内容来说明其标题?(2)明白他为什么要做这个吗?(3)如文章是近半年内发表的,该文章解决了什么问题?引出了什么问题(结合你看的综述)?接下来仔细看摘要,就知道你的想法是否与别人吻合?(4)看完实验结果,再思考有什么地方不完善?有没有深入或拓展到底?一般来说,SCI-3分以下的文章只可能做了一部分机理,下面肯定有东西可做,关键是你自己要思考,去发现。
4. 长期作战持之以恒。做好所述要求肯定会有所谓idea,但过程艰辛,需长时间磨练,需要patience和passion。有天赋的人能考上海中科院生命科学院,中科院那几个所,北大、。耐心干5年,这些地方正为中国带来更多本土nature、science文章。
1. 几点忠告:多看没有坏处;多找非老板的其他人,如其他教授,postdoc,前辈师兄等讨论,借鸡下蛋;可以动手的东西容易上手,比如软件等;找机会去开会,认认牛人,不发,做做volunteer,或者参加phd symposium之类。五主动参加seminar,自己讲几次看过的,最好自己组织一个topic拉几个师兄弟和postdoc参加,注意找几本教科书看看,打好基础。
B. 要有bird eye,需比较全面地阅读本领域文章。读文章要其idea,总结成一句话,并用卡片记录好,分类整理。如果把别人文章的idea总结成一句话,就容易理解它的本质,也好作变化。
C. 读了很多文章后,可以写一个special study,将读过的本领域东西系统总结在一起,相当于你的综合理解,也就是bird eye看到的东西了。以后翻阅起来也相当方便。
D. 用心分析对于别人的idea,任何一个idea都有weakness;想办决它,那就成自己idea。最好的办法就是看大牛的,无论他有多牛,他的文章总是在说一个方面,总有其他东西没有包括进去,把他的文章认真精读了,总会发现漏洞和不足或不全面之处,然后你就知道怎么做了。记住:每篇文章几乎都有没有考虑完全的东西。
E. 时不时阅读更广泛领域的东西,扩大bird eye范围,对领域外的感兴趣的文章进行copy收藏,这个叫walk around a little bit,很多领域外的东西可以借鉴、学科交叉从而产生new idea。
F. 经常跟牛人、博士后或高年级博士等有思想的人(最好不是相同专业,而是相关专业或交叉学科)讨论,也容易出idea。再有就是,关注其他专业的书籍、等信息,从中获取交叉创新idea
强调自己研究的重要性,一般还要在However之前介绍与自己研究问题相反或相关的问题。比如:(1)时间问题;(2)研究手段问题;(3)研究区域问题;(4)不确定性;(5)提出自己的假设来验证。如果你研究的问题在时间上比较新,你可大量提及时间较老问题的研究及重要性,然后(However)表明“对时间尺度比较新的问题研究不足”;如果你的是一种新的研究手段或研究方向,你可提出当前流行的方法及其物质性质,然后(However)说对你所研究的方向方法研究甚少;如果研究涉及区域问题,就先总结相邻区域或其它区域的研究,然后(However)强调这一区域的研究不足;虽然前人对某一问题研究很多,但目前有两种或更多种观点,这种uncertanties或ambiguities值得进一步;如果自己的研究是全是新的,没有前人的工作可对比,你就可以自信地说“根据假设提出的过程,存在这种可能的结果,本文就是要这种结果”等等。We aim to test the feasibility (reliability) of the……It is hoped that the question will be resolved (ll away) with our proposed method (approach).
C. 圈定自己的研究范围:introduction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告诉读者(包括reviewer),你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如果处理不好,reviewer会提出严厉的,比如你没有考虑某种可能性,某种研究手段等。为减少这种争论,在前言的结尾就必须明确提出本文研究的范围:(1)时间尺度;(2) 研究区域等。如涉及较长的时序,你可明确提出本文只关心某一特定时间范围的问题,We preliminarily focus on the older (younger)……如有两种时间尺度 (long-term and short term),你可说两者都重要,但是本文只涉及其中一种。研究区域的问题,和时间问题一样,也需明确提出你只关心某一特定区域!
(3) 讨论部份的整体结构:小标题是把问题分为几个片段的好方法。通常第一个片段指出文章最重要的数据或结果;补充说明部份放在最后一个片段。一定要明白,文章的读者分为多个档次;除了本专业的专业人士读懂以外,一定要想办法能让更多的外专业人读懂。所以可以把讨论部份分为两部份,一部份提出观点,另一部份详细介绍过程以及论述的依据。这样专业外的人士可以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比较专业的讨论他可以把它当成黑箱子,而这一部份本专业人士可以进一步研究。
A. 为使文章清楚,第一次提出概念时,最好以括弧给出较详细解释。如文章用了很多Abbreviation可用两种方决:(1) 在文章最后加上个Appendix,把所有Abbreviation列表;(2)在不同页面上不时地给出Abbreviation的含义,用来提醒读者。
Introduction是外刊文章最难写的部分之一(另外就是Discussion)。中文文章的缺陷就在于Introduction没有内涵,过于简单,没有真正体现论文的研究起初和创新要素。外刊论文对于Introduction的要求常高的,一个好的Introduction相当于文章成功了一半。所以大家应该在Introduction的撰写上下功夫。要写好Introduction,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鲜明的层次感和极强的逻辑性,这两点是紧密结的,即在符合逻辑性的基础上建立层层递进的关系。
A. 阐述自己研究领域的基本内容。要尽量简洁明了,不罗嗦;须知看文章者都是该领域的专家,所以一些显而易见的知识要用概括性的而不是叙述性的语言来描述。
B. 文献总结回顾。是Introduction的重头戏之一,要特别着重笔墨来描写。一方面要把该领域内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全面概括总结出来,不能有丝毫的遗漏,特别是最新的进展和过去经典文献的引用(这是两个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要极力避免;一旦审稿人指出这两个毛病,很可能意味着表明你做的不够深入或全面,负面作用非常明显)。另一方面,文献引用和数据提供一定要准确,避免片面摘录部分结果而不反映文献的总体结果;引用的数据也要正确,特别是间接引用的数据(即不是从原文献中查到,而是从别人文献中发现的另一篇文献的数据);数据出错会导致文章的印象特差!此外,引用文献时注意防止造成抄袭的印象,即不要原文,要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描述。如果审稿人正好是文献的引用者的话,原文照抄的结果一定会很糟糕。
C. 分析过去研究的局限性并阐明自己研究的创新点。这是整个Introduction的,因而要慎之又慎。阐述局限性时,需要客观评价别人的工作,不要把抬高自己研究的价值建立在贬低别人的工作之上(这是中文文章易犯的毛病),外刊论文写作万万不可如此,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分析。在阐述自己的创新点时,要紧紧围绕过去研究的缺陷性来描述,完整而清晰地描述自己的解决思。需要注意文章的摊子不要铺的太大,要抓住一点进行深入的阐述。只要能够很好的解决一个问题,就是篇好文章;创新性描述的越多越大,越容易被审稿人抓住。中文文章的特点是创新性要多要大,而英文文章的特点恰恰相反,深入系统的解决一到两个问题就算相当不错。
D. 总结性描述论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一二三四等几个方面来描述,为Introduction做最后的收尾工作。 至此,Introduction的写作算是大功告成。但是写完之后,还是要慎之又慎的仔细修改,琢磨每一个句子是否表达得恰当准确,这对Introduction的修改完善至关重要。
Methods部分描述论文实验过程,这一过程的写作相对较为简单,但是需注意的问题不少,重要的在于完整和科学。完整就是实验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到,不要顾此失彼,遗漏一些重要内容。Methods部分可按实验对象、实验设备、实验材料、实验记录、实验分析方法等来组织行文。只要能在以下4个方面做到完整和科学的描述,相信写好Methods不是主要问题。
A. 实验对象一般是人、动物或一些组织等,它们的基本信息要描述明确;此外要注意国外刊物大多对牵扯到人或动物的实验都有一些特定要求,有些是不允许在人或动物身上进行的实验操作,这需要认真阅读刊物中关于实验的详细;如果违反这一,可能会不接受评审或发表。
B. 实验设备,要对仪器型号、生产厂家、实验过程中的用途等作详细说明;实验设备之间的连接要科学正确,不要给人混乱或操作错误的感觉。设备使用时一些必要的步骤不可或缺,尤其是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特定影响的操作更要详细说明。这样做的好处是为了在Discussion中能够进行对应的分析。比如,一些设备在使用前要校正(calibration),有的要求每阶段实验之后都要重新校正,以结果的正确性;一定要详细说明你的操作步骤或校正过程,便于评审人分析你的结果。
C. 实验材料,不同学科有不同要求。总体上来说要注意说明材料选择的必要性,也就是对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材料,最好有一定的说明。如果这点描述不清,可能会导致整个实验过程不成立。
D. 实验过程,就是清楚描述实验的整个操作流程,一般要附以实验流程图进行说明。流程图的画法很多,有文字式的,有文字和示意图结合的,不同实验有不同做法。一般来说,可能后者多一些(实验性学科尤其如此),因为这样能使评审人对实验过程一目了然。如果示意图画得漂亮,还可以增加一些印象分。描述时要有鲜明的层次感,对每个步骤之间的顺序和关联要描述清楚,不要造成实验过程混乱不堪的印象,因为评审人最终判断你的实验是否合理,是从这个过程描述得来的。
有人把Results和Discussion放在一起写,但是大多数论文都是分开的。这两种做法取决于文章的类型。如果你的结果在分析的同时进行讨论更加合适,并不适合单独拿出来分析(或者是那样做很困难,导致Discussion成为鸡肋时),合在一起是合适的;反之就应该分开写。
A. Results的要求是翔实准确。准确是结果必须是真实的,不能伪造和。翔实是提供最全面的分析结果,把一切从实验中得到的结果都提供给读者,不要故意隐瞒或遗漏某些重要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结果不够翔实并不导致论文直接被拒,但结果的真实性被怀疑文章就肯定被拒。
B. 结果提供一般是表和图。不同对图表要求不完全一致,应根据要求分别对待。表格能清晰展示论文获得的第一手结果,便于后人在研究时进行引用和对比。图示能将数据的变化趋势灵活的表现出来,更直接和富于感染力。图表结合,能取长补短,使结果展现更丰富。目前,大家越来越喜欢提供各种各样的图,但却要尽量图的个数;因为会增加排版的困难,版面费和出版社的支出也就会增加。因此,大家在提供图时,尽量用最少的图提供最多的信息,最多不超过8个。图片太多显得罗索和累赘,主编不会欣赏;必要时可用表格替代一些图。图片格式要求每个不同,用tif格式较多,不推荐用bmp(jpg更不能用)。有人说用矢量图清楚些,其实和tif没什么区别,只要足够清晰就行。黑白图片可免费,彩色图片绝对要收费,而且价格不菲。
C. Results和Discussion分开写时,Results部分尽量不要涉及对结果的评论,最多是总结陈述结果就可以了。否则造成这两部分的内容重叠,显得累赘,从而对Discussion不利。结果的描述也要注意层次安排,要按照条要求分别描述,显得逻辑性较强。不要乱七八糟,降低论文的可读性。
D. Results中大多要提供统计结果。方差分析的结果形式要根据刊物的格式给出,有的要求对分析值、度和概率都要详细的给出,有的只要分析值和概率就可以了。概率可以用p=0.02或者p0.03等形式给出,度的表达也有特殊要求。这些细节问题虽然关系不大,但是注意格式统一,不要乱七八糟各自为战。统计分析结果过多时,可用表格给出,具体可参照SPSS软件分析之后的结果。如果论文结果部分通篇都是统计分析的数据,会显得凌乱不堪,表格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Introduction和Discussion是最难写的两部分。Discussion之所以难写,是因为这里面最能够显示一个作者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深度就是论文对于提出问题的研究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广度指是否能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解释实验结果。要写好Discussion,大概可以分为下面两个步骤:
选择合适的结果在Discussion部分进行深入讨论,是写好该部分首先要面临的问题。一般来说,可根据如下原则来判断:如果你的结果体现了实验的独特性,是其他研究中没有得到的,那这个结果就是要重点讨论的问题;有些结果和前人的研究一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就应该一笔带过而无需深入讨论。Discussion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要突出自己研究的创新性,并体现出显著区别于他人的特点,区别大和小是另外一个问题,重要的是要有区别、区别就是创新。
B. 对选中的问题按一定层次从多个角度进行讨论,要有根据、问题要楚、讲透彻。选择的问题有时不只一个(多数情况是2个以上),因此要按一定层次描述清楚。一般来说,把最重要的放在中间,次之的放开头和末尾。放在中间能将评审人的情绪带至,前面是铺垫,后面是总结。这样的顺序似乎更合适。问题无论大小,是否重要,都要从多个角度展开深入讨论:(1)首先要有类似结果的对比,说明自己结论的独特性;(2)其次要系统阐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方法有多种(从实验设计角度,从理论原理角度,从分析方法角度,或借鉴别人分析方法等等)。重要的是将这个问题深入阐述清楚,不能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要做到这点的确很困难,因为评审人总会提出新的问题,我们只可能尽量做到这一点罢了)。
C. Discussion部分还要注意保持和Results的一致性!就是结果和讨论要一一对应。千万不要出现按讨论的内容可以推出与实验相反的结论这种情形,那证明你的讨论思是彻底的失败或你的实验压根儿就是失败的。所以Discussion的文字描述和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尤为重要。由于中英文表达的不同,在之前要尽量避免出现表达上的,如果论文因此被拒是很的。
Acknowledge主要分为两个:第一是表明研究的基金来源,中国一般都是Nature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大多是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写基金时一般要标注清楚基金号码(Grant Number),只有这样才算是该项基金的研究,也可以算做实验室的研究。须知没有任何一项研究是在没有资金资助的情况下完成的,所以这一点非常必要。第二是对参与人员(没有列在作者中的研究人员)和单位表示感谢,如果通过一审和最终接受发表,还要添上对editor和anonymous reviewers的感谢,这是基本礼貌。
References重要在于格式。不同对参考文献格式要求不一样,具体下来有所区别的可以分为:作者的写法,有的是简写在前,有的简写在后,有的简写有点,有的简写没有点;文章的名字,有的要加上引号,有的没有引号;期刊的写法,有的要简写,有的要全称,有的要斜体,有的则不需要;年和期卷号的顺序,有的是年在前,有的是年在后;期刊论文、书、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四种引用的格式各不相同;文献的排列顺序,有的是按照字母的顺序,有的则是按照在论文中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排序。基本上就是这些问题,看来很是琐碎,但是如果你的参考文献排列的乱七八糟,那就会使得评审人对你论文的印象很差,认为你没有认知组织和撰写论文,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事情虽小,影响却大,还是要认真组织为好。
此外,论文在撰写时要自始至终都用英语写,千万不要先写中文再译成英文。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肯定是中不中,英不英,而且极大浪费精力。宁可一开始写得语法差一些,慢慢修改都比这种写法好。如果有同专业英语比较好的人帮助的话,这样写还会更省事。写作时行文时态要注意,中文没有时态问题,英文有,而且要求还相当严格。一般来说,大多数情况下是过去时态,在Introduction文献回顾,Methods整个部分,Results结果总结,Discussion中的大部分,都用过去时态陈述。其他情况下可以用一般时态来描述。时态之间的界限是比较严格的,最好是仔细的国外的论文,好好分析一下,或者让有经验的人帮你把把关,这样比较好一些。
Introduction同样要简短,顺序是一般背景介绍、别人工作、自己的研究目的及工作简介,其中介绍别人工作时只需介绍和自己最相关的方面(very relevant),而对自己的工作介绍不用说明细节,因为这个要放到body中去。不要忘记在介绍自己工作之前要有一个declarative statement。
Body部分可以分为methods、result和discussiong三个部分:①Methods,详尽的介绍自己的实验方案以便于他人能够重复自己的实验过程,对于通用的实验方案可以简略,重点要放到自己的独创方案(own procedures),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介绍,为了文章的阅读方便,不要使用过多层次的subheadings,比如subsubsubsection等等。②Result,使用text、table、figure等手段表达出来,其中table不要使用过多,而figure必须图线清楚、注解明确,必要的时候还要对于自己的result中的一些结论进行解释说明。③Discussion,这个部分是为了以后的study,在其中提出自己的problem或者是hypothesis,和别人的进行比较,暗示自己的主要收获,为后面的conclusion做准备。
未完待续····下一篇“论文写作全攻略(2)”,敬请关注!喜欢的朋友们请转发,分享是一种美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