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是科技写作的兴起时,开设此课的学校达到二三百所,内容涵盖了从论文格式、规范到搜集材料、写作技巧甚至是科研方法和思维方式训练等。差不多10年时间,写作学科在高校学科目录中消失,科技写作课遂边缘化,课堂上所讲的也无非是一些学术规范、论文格式的简单内容。
小陆是刚刚从某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当记者问起她曾经上过的“科技写作”课程的内容时,她想了一会儿说:“那门课没什么内容呀,老师只是讲了一些写论文的格式,比如论文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什么的,几次课就讲完了。不过那时候大家刚刚读研究生,都不知道论文是怎么回事,再说学分也比较好拿,听听还是有好处的。”本科也是学科学的小陆好像对自己的本科期间的论文并没有太多的印象。本科生除了毕业设计以外还要写论文吗?她反问记者。
小陆作为理工科的学生觉得论文的写作技法并不十分重要:“知道了规范和标准,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事了,或者导师也会指导的。”当记者谈及写文章时也需要一种逻辑思维的能力来行文顺畅时,她说:“我觉得理工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总会比文科学生强一些吧,把实验结果写进论文就好了,写作过程本身很重要吗?”
苏州大学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博士生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她说:“理工科的学生逻辑思维确实比较强,但是写文章的时候不只是逻辑思维,更重要的是归纳总结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逻辑思维是一种推理方式,跟真正的写文章是两码事。”
已经读到博士阶段,她虽然在硕士生阶段已经选修过“科技写作”,但又修了“科技写作”的博士课程。据她介绍,她学过的科技写作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科研方,第二部分才是科技写作,从开始如何搜集资料、如何设计课题、如何预估实验结果,到写论文时候如何构思、如何布局谋篇确定文章的结构、如何列出写作提纲等等都有涉及,论文格式规范只是其中比较小的一部分。
在博士阶段的“科技写作”课上,授课的强老师不仅仅加强了科研过程、方法的教学,还引入哈佛大学博士生写作课程的教学模式,拿出范文和反例进行分析比较,最后让他们写出自己的文章再进一步讨论,让她感觉收获更大。
说:“学这门课大大缩短了模仿、学习别人写文章的时间。我们作实验得出很多数据和结果,但是不会总结归纳,也不知道哪些结果放在一起会有力地证明自己的论点,这门课程在这方面是一个很好的指导。另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对我们科研的基本素质的培养,了解了科研活动的基本程序,做出还要表达出来让别人理解接受,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上课的时候体会不到的。”
7年制医学毕业生、目前已经在苏州大学附属医院特需病房工作的朱彦博医生是的师妹,她与师姐有着相似的感受:“这门课不仅仅是一种写作方法的训练,更多的是思维方法的训练。通过写作课程的学习,作实验的时候对某些实验数据就会特别关注,性大大加强了。在临床实习中遇到一些情况就会地意识到这些内容可能会对自己的课题和论文有所帮助,有价值的东西就会及时地被收集下来。
朱彦博还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我有一位老师,他自己都是硕士生导师了,还跟我借强老师编的教材看,他觉得即使已经做了老师,还是有必要在写作方面补补课。”
和朱彦博都提到过的强老师叫强亦忠,是苏州大学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教授,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在专业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同时兼任中国写作学会科技写作委员会常务理事的他对写作也有独到的体会。
据强亦忠介绍,在理工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学实验、读书笔记、毕业实习、学位论文等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写作技能。科技写作本身也是一门文理融合的交叉学科,是加强文理沟通的适宜课程,是培养综合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方法。
强亦忠说:“科技写作的本质是人脑在对客观世界认识基础上所开展的思维活动,因此,科技写作的灵魂是创新,这对大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基于这样的,他自己在苏州大学医学院(原苏州医学院)开设科技写作课已经有20年的时间,多年积累而成的讲义已经编著成教材,有的还修订再版4次。
“但是现在科技写作教育情况很不乐观,出现了停滞、萎缩甚至倒退的现象。”他说,教育部目前没有把这门课程列入课程体系,没有设置教研室,教师都是兼职,教学水平比较业余,对学科发展非常不利。
据强亦忠介绍,原先开设这门课程的老师有3类,一类是中文教写作的教师,一类是理工科专业教师,一类是学报编辑。“中文教写作的老师不懂理工科专业知识,理工类专业教师文字功底又不行,要想教好这门课很不容易,需要老师投入很大的精力去学习、研究。”老师的努力得不到承认,更谈不上作为个人发展的方向,便没有了动力和积极性,现在对科技写作感兴趣的老师变得越来越少。
“而且越来越多的学校不再重视这门课程,都把它作为课程精简的主要对象,理由很简单:‘都是大学生了还不会写文章吗?还有必要专门开写作课吗?’可是现在不仅仅是理工科学生,连很多文科的学生写的文章都比较差,但是没有人看到或者承认。现在苏州大学医学院也不在本科阶段开这门课了。”谈起自己课程的,强亦忠显得很无奈。
虽然做的工作得不到承认,老师们还是没有放弃努力,华北煤炭医学院医学编辑与医事文秘学科主任、硕士生导师、编审、中华预防医学会编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煤炭工业医学》编辑部主任栾奕,植根于编辑实践,去年率先在国内开设了第一个只有依托于科技写作才可以和发展的本科专业——医学编辑学科(培养方向),“学校已经成立医学编辑与医事文秘学科,把学生在社的编辑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升学出口是医学编辑和医学文秘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栾奕说:“我们和论文作者在谈稿子的时候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看完文章当问到作者某个段落是不是想要表达某个意思,他说是,但是我告诉他:‘你的这种表述方式有歧义,影响了读者理解。’得到了科研,如何在写论文时表述得科学、准确,对很多研究人员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据栾奕介绍,该校开设的医学编辑专业,把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培养目标、素质教育的难点和关键,医学科技写作是该专业成败的唯一检验指标。这也是学生招收、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灵魂。“这个专业方向选招的是专接本的学生,已了3年的医学课程,专业基础有了,写作能力和编辑知识就是我们要重点培养的。我们正在作这样的尝试,建立一个文科和医科的交叉学科专业,把医学科技写作作为系统工程,让汉语语法修辞等写作能力教育参与到医学教育中来。”
科学史是目前已经成熟的理工和人文交叉学科,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导师、科学史系主任、首任人文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江晓原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介绍了他在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开设“跨文本写作”课程的有关经验。
“跨文本写作课程持续一个学期,科技论文规范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占两次课的时间。我们也不会区分科技论文还是文科的学术论文,两者之间在我们这里没有界限。科技论文写作还是比较容易的,古人说:‘发乎其上,仅得其中’,如果我们只是让学生鉴赏学习科技论文,这个面就窄了。我们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就是文本的鉴赏。”
江晓原介绍,文本的鉴赏包括了大众文本、学术文本以及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文本。“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首先是要能分辨出这些文本的好坏,也就是鉴赏能力,这个我们是可以做到的。在此基础上,学生们要争取写出好文章。”
江晓原同时认为,科学史系的这门课程也没有必要推广并移植到所有学科,“还是要区别对待。科学史是一个交叉学科,在这个交叉学科里是一定要强调写作能力的”。他说,“我觉得可以这样处理,对纯粹理工科的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适当放低要求,但是也不要仅仅让学生懂得规范就可以。为什么你的文章不能发表别人的能发表呢?科技论文的写作水平还是有个高下的问题。”
很多学生刚开始对学术论文的好坏没有感觉,甚至不知材和论文的差别,刚进校的时候一开始接触教材、讲义,就想当然地认为学术论文就是这样的,首先要矫正这种偏差。“在社会上靠写作谋生的人还是很少的,也不必对学生提出太高要求。对大多数学生来讲,更需要对文章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江晓原说,可以在学校公选课里开一门类似写作技巧、文本鉴赏之类的课程,帮助学生提高这方面的能力。“理论上讲,大学生都读过中学,应该都会写文章,但是实际上还远远不是如此。高中语文教育的失败让学生在大学期间不得不想办法进行补救,像写作这种素质教育的课还是越早开越好,让学生越早具备鉴赏文本的能力,就越有更多的时间挑好的文本去学习,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中国写作学会科技写作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原社长郑斯雄向记者介绍了科技写作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是科技写作的兴起和发展期,非常兴旺,学生有兴趣,老师也多。那时候的全国科技写作研究会会员有500多人,开课学校有二三百所。”
据郑斯雄介绍,上世纪90年代中期写作学科在高校学科目录中消失以后,中文系的写作课程首先开始衰落,这也殃及到科技写作的发展。不少学校对这门课程的态度也逐步边缘化,写作课成了精简课程的主要目标,这就了它的发展。
郑斯雄认为师资力量的缺乏是目前科技写作出现困境的主要原因。“科技写作课应当作为一个载体,把有关创新思维、科研、科研方法、写作技巧等方面的教育整合在一起,是比较好的。这其中的关键是师资的建设和培养,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没有人,什么都谈不上。过去还是聚集了一批有兴趣的老师,经常在一起交流,现在不行了,师资力量越来越匮乏。”
强亦忠说,要想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要确立科技写作课程的性,这是师资队伍的成长和聚集以及学科建设的根基。其次,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科技写作刚刚兴起的时候,通过开办课程训练班的方式来培训师资,大家定期交流促进,效果不错。这种举办科技写作师资训练班的师资培养模式要尽快恢复,让更多的年轻教师参与进来。
现在可先建立科技写作教学资料数据库,把科技写作名师的讲课、教学经验总结、例文评析、习题训练等资料收入数据库并上网,在短时间内暂时缓师培训和备课困难。玉米地里的大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