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文学论文> 文章内容

华文学习的压力与动力

※发布时间:2017-10-21 11:50:5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在幼儿园读书的小孙子平日快快乐乐,但到了星期二晚上就有点儿焦躁不安。原因无他,星期三是校方的测验日,一周华文听写,一文拼写,虽然只是几个单字和一两个短句,要熟读再正确写出,也需一两个小时。出现了压力,自然快乐不起来。

  前些日子读《联合早报》记者蓝云舟的《抗压考试》一文,获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曾针对72个国家的54万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86%的学生担心成绩差,76%的学生为测验而焦虑,82%的学生希望自己在班上名列前茅。

  可见,我国学生压力大,但动力也强。“希望在班上名列前茅”就是动力,具有鞭策作用。好好运用这股动力,必能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记得多年前,教育部曾,学生若要报读大学先修班,华文科的中四会考成绩必须至少D7,后来不知何故取消了。对于某些老是觉得华文难学的中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个大解放,本来还想尝试克服困难,少了这层压力后,就毫无地把华文抛诸脑后了。

  再举一例。数年前,教育部修订大学先修班H2华文与文学课程。其中,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取代章回小说《红楼梦》。《天龙八部》是金庸作品,趣味性强,即使不用考试,喜欢的学生也会设法找来看。《红楼梦》是曹雪芹的呕心沥血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无与伦比,但人物众多,情节复杂,如果没有老师指导,实在不容易读懂。现在《红楼梦》不考了,不晓得还有多少学生会自动自发去翻阅这本书,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今日学生华文程度普遍低落,常用字会认不会写,情况严重,不容忽视。除了加强指导,或许可在考试方面做些调整。目前O水准会考,无论华文或高级华文,试卷(二)的考查重点都在阅读理解,传统的汉字书写能力考查项目如“填写正确的字”与“改正错别字”都取消了。个人认为,这个做法未免有欠周全,忽视实际情况。幸好这种考查方式已实施多年,依据教育部惯例,该是修订的时候了。为了激励学生正视汉字的书写,“填写正确的字”与“改正错别字”应重新分别纳入华文与高级华文试卷之中。

  当然,依靠考试压力来增强学习动力,毕竟是消极的方法;比较积极的,还是培养学习的兴趣。近年来,华文教学重视听说,新措施不断推出,显示的决心,但还需不时探讨改善空间。

  近日,华文教师朗诵艺术学会与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联办一场活动,由数十位资深教师朗诵课文,反应相当热烈。活动主宾教育部兼贸工部高级政务次长玲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华语的特别在于它有上去四声,通过朗诵可加深语言学习的印象,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华语独特的音韵魅力。”这段话说得具体而精彩。

  目前,教师上课大都播放课文录音,较少亲自朗读课文。利用视听教具固然方便,但缺点是刻板且削弱了教师的影响力。教师若亲自朗读课文,可以根据学生程度调整语速,并与学生互动。如果教师掌握朗诵技巧,效果就更加理想了。因此,教育部或可考虑开办朗诵课程,供华文教师,让学生受益,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第三方公司可能在早报网站宣传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不过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与早报网站无关,早报网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