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0月7日电 (记者 许婧)今年,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贾平凹的第16部长篇小说《山本》出版发行。10月6日至7日,上海交通大学举办“贾平凹作品专题研讨会暨首届中国文学国际论坛”,邀请贾平凹亲临现场,讲述他的文学创作历程,吸引了600余名观众现场聆听。
一身深色衣服的贾平凹用标志性陕言说,作家要有饥饿感。作家的价值,不仅是要写出自己的饥饿感,还要写出大家的饥饿感。“人必须常有机警,写作必须要有饥饿”。贾平凹坦言a型血人的性格当下的中国文学并没有影响其他国家,需要包括他在内的中国作家增强自己的能量,致力扩大中国文学的世界影响力。
著名汉学家、作家、波恩大学终身教授顾彬,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陈众议,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郜元宝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彭青龙等做客让世界认识贾平凹对话会,畅谈中国文学国际的观点和方法。来自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澳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的国内外教授学者,齐聚上海交大论坛,共同探讨贾平凹小说的丰富内涵及国际价值。
贾平凹是中国当代作家中创作数量和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本次论坛,与会学者对贾平凹作品以及中国文学的翻译和国际学术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提出相对于他在国内文坛的重要地位,贾平凹在国际上的不充分,并进一步思考全球化时代本土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以及中国文化在国际的问题和对策。
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就,但界范围内得还不够充分,在中国世界舞台之际,与会学者认为,这就需要包括外语界学者和中文界学者在内的人文学者共同努力推动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国际与接受。翻译中国文学,并在国际上发表有关中国文学的学术论文,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有效形式,对于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价值。
陈众议认为,贾平凹是被低估的,中国文学总体上都是被国际文坛低估的,个中原因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上海交大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宁认为贾平凹的作品已开始被人接受,将很快有效地世界,他的小说取得的世界性影响再一次说明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可能世界,在这方面翻译的中介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新世纪以来,中国增强国际能力建设,推动实施了包括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译介工程等在内的多项翻译计划;与数十个国家开展了双边文学互译工作,交换翻译出版对方多部文学作品等等。所有这些举措,都旨在于推动文学负载着独特的中国文化源源不断地“走出去”“走进去”,走到外国千千万万读者的面前,走进各民族人民的心里。尽管数以千计的中国文学作品、特别是当代文学作品陆续被翻译成各种语言文字,但中国文学的学术还做得不够。外语学者在国际中国文化中发挥独特的作用,这是当代中国作家的重要责任和,不仅仅要让中国文学“走出去”,更要“走得远”,影响“中国以外的世界”。
彭青龙认为,中国外语学者应该以更宏阔的全球视野,更的家国情怀,更强烈的感,更高的自觉性,为创新构建外语学科学术话语体系贡献才智,真正实现在国际上“中国学术好声音”。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孙会军对记者说,在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中华文化要走出国门、走进海外读者的内心世界,拨动海外读者的心弦,引起海外读者的共鸣,并中外文学与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和沟通,“之为用大矣哉”,而文学在这一尝试中的作用最为重要。
孙会军以被夏志清奉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首席翻译家的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的为例,阐述了她眼中最好的汉英翻译标准。在她看来,葛浩文的在语言层面上,英文自然、地道、流畅,而在文化层面,多采用直译加注或直译加解释的处理方法,首先尽量传达中国文化的陌生性和差异性特征,与此同时,则尽量通过注释和解释方便读者对中国文化特有现象的理解、总体来说,晓畅易懂,好像是作者的英文写作,但中又不乏让读者感到新奇的陌生化、差异性的特征,每一个都值得探究和学习。(完)
本文由来源于325棋牌 325游戏中心唯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