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健康大数据促进巡回论坛暨首届“慢性病健康中国行”大型公益活动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殷大奎说,近些年,基因科技作为精准医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推崇,我国同样也不例外。“但就我国而言,由生活方式导致的慢性病持续呈现井喷式发展,并已成为当前我国的主要疾病负担,这不是靠基因科技可以解决的问题。”殷大奎向记者感慨。
其实,慢性病所带来的疾病负担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同样也是不能承受之重。“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能够把我国每年80亿人次的医疗大数据利用起来,并加以科学分析,就能够准确掌握我国慢性病的发病因素,也能根据致病因分析对慢性病提出科学的防控策略,这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准医学。”殷大奎认为,精准医学应该辩证地去看待,致力于解决我国当前主要医疗问题的医学同样也是精准医学。
殷大奎的观点,获得了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胡大一教授的赞同。在胡大一看来,要精准分析我国慢性病的发病因素,尤其应该关注慢性病发病的社会和心理因素。
“慢性病是生活方式病,它的发病因素包含了社会、心理以及生物医学等多个方面,但过去我们对于慢性病发病因素的分析和探讨,都是在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下深挖洞、广积粮,而忽略了其社会心理因素。”胡大一向记者强调。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强调,要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但在我们的临床上,各科室的医生还是专职于自己科室的事情,很少把病人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去看待,当然也就忽视了社会心理因素对患者病情的影响。”李玉明表示,从医数十年并担任了11年医院院长的他,也曾走入了忽视疾病的社会心理因素的误区,直到近些年才做出了重要改变。
据李玉明介绍,这位患者是一位担任了单位重要职务的年轻人,工作中满满。但在某天接到了某领导将来视察需要他作报告的通知之后,患者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开始出现头疼、胸闷等不适现象,在给他人安排工作时还出现了心理恐惧。因而患者很是苦恼,前来就医。
“患者来到我们医院之前,曾经有医院他做心脏支架手术。可是我们的检查发现,患者的冠脉病变并不严重,颈动脉有一个斑块,前降支只有60%的狭窄,这些生理表现都还不符合进行支架手术的指征,因而推测患者可能是由于心理因素导致的疾病表现。因而除了给到病疗心脏病的药物,还加上了治疗抑郁的药物,现在患者病情已经有了明显好转,前降支的狭窄也有了明显逆转。”李玉明表示。
针对我国目前的慢性病发病现状,胡大一认为,医生们除了应该重视慢性病发作的社会心理因素,还应该学会开运动处方。
“现在我们医学教育不管是本科生教育还是继续教育,都把学术会议作为重要的教育形式。但学术会议主要是研讨生物医学技术,这也导致众多医生逐渐偏离了运动式良医的发展轨道。”说到这里,胡大一颇感遗憾。
“那是在18世纪的时候,当时心脏支架和搭桥技术还没有问世,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等药物也还没有被研制出来。为了探明运动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英国医生带领一批心绞痛的患者去森林里伐木,3个月后,患者的心绞痛全部消失。因此,英国医生发表论文,提出了‘运动是根治冠心病的良药’的观点。”胡大一告诉记者,其实英国医生的实践用今天的医学理论也不难解释,这是通过运动让患者自身拥有代偿能力,也就是发展自身的侧支循环。
“不可否认,技术至上是我国目前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误区。现在,患者只要出现冠脉病变去医院就医,几乎就有医生患者做心脏支架手术。但实际上,对有些患者而言,运动可能比支架的疗效更好。”胡大一说,作为心血管科医生,几十年的接诊经验让他明白,即使现代医学拥有了支架和搭桥技术,拥有了更多符合循证医学的药物,但运动依然是独特的、不可取代的、对慢性病防治有附加疗效的医学手段。
“所以,我们的医生们需要重新理解医学,要学会开运动处方,要针对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健康人做个体化的运动指导。”胡大一强调。
强调慢性病对慢性病的精准防控,还需要重视对心脏康复工作,也即应用多种协同的、有目的的各种干预措施,包括康复评估、运动训练、指导饮食、指导生活习惯、规律服药、定期监测各项指标和接受健康教育等,使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回归正常社会生活,并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这是因为,心血管疾病在慢性病人群中占有重大比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死亡率则占据了慢性病患者死亡率的首位,因而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是实现对慢性病长期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中医药大学心脏内科专家孟晓萍教授看来,心脏康复还是慢性病管理的关键。
众所周知,慢性病管理最重要的方面是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发病率、死亡率,让患者生活得更好。“心脏康复恰好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通过心脏康复,既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率、死亡率,还能够增加患者面对生活和疾病的活力和勇气,进而控制通过心脏机能的增强去管理其他慢性疾病。”孟晓萍说,这也是她多年从事心脏康复工作的主要经验。
孟晓萍曾经接诊过一位刚做完心脏支架手术后又发生了心梗的患者。该患者再度发生心梗之后,上开始焦虑和抑郁,出院回家后了生活的,在家也不敢,端茶倒水都需要家人帮助,大小便也都在床上进行。一个偶然的机会,患者获悉孟晓萍擅长心脏康复工作,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求诊。
“当时正值夏天,这位患者却身着棉衣,说话声音也极其微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过深入沟通之后,患者接受了我们的心脏康复方案。半年之后,患者一改一蹶不振的疾病状态,开始抖擞地参加自驾游活动。后来,患者把自己的康复比喻为停运的船只扬帆再起航,还不断去鼓励其他病友进行心脏康复训练。”讲到这位患者的情况,孟晓萍脸上闪过医生才有的成就感。而实际上,这样的患者在孟晓萍这里,并不是少数。
“所以今天,我们强调慢性疾病的精准防治,就需要考量多方面的因素。人的健康如同一辆汽车一样,需要经常去4S店保养,这样才能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更好的健康效益,这当然也是精准医学。”采访最后,胡大一强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