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医学论文> 文章内容

会写论文该不该成为本科生毕业的基本要求

※发布时间:2019-5-3 11:38:1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会写论文就如同会做科研,干什么事就有思了,就会自己找方向、找题目了。本科生会写论文,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先世界的重要途径。

  尽管绝大部分本科生毕业时能写实习报告、毕业设计报告,但是不会写科技论文。很多工作了多年的大学毕业生甚至硕士生,做了很多工作,会写研究报告,但让他们提炼出论文来,比登天还难。这都是在大学中论文写作训练的缺失所致。

  笔者认为,会不会写论文是衡量本科生培养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会写论文应该成为本科生毕业的基本要求,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先世界的重要途径。

  首先,本科生为什么要会写论文?因为论文是反映多种能力的综合指标,能够反映创新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提炼总结能力、写作能力、审美能力等多种能力。

  写论文,首先要提出一个新颖的观点,这需要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和提出关键问题的能力。很多人做了很多工作,但不能从中发现亮点、发现问题,提不出好的科学问题。

  发现问题后如何解决、如何获取资料和来论证自己的观点,需要学生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会不会写论文是衡量本科生培养质量最重要的核心指标,会写论文应该成为本科生毕业的基本要求。

  我国的高校,往往重知识,轻能力培养。例如,一个本科生毕业,通常需要修满160~180学分,而其中绝大部分学分是通过课程学习获得的,实训(实习、大作业、科技创新、毕业设计等)所占学分的比例通常不到15%~20%。上那么多学时的课有什么用呢?不学以致用很快就忘,教了基本是白教,浪费宝贵时间。

  以英语为例,我国学生的英语从小学就学,博士毕业了仍未过关,为什么?因为只注重上课,不注重应用,平时讲话不用英语,写作不用英语,思考不用英语,做梦不用英语,所以永远学不好。

  还有数理化。很多人认为,数理化基础不牢,研究后劲就不足,故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之说。我认为这种观点不对,后劲就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强弱与数理化基础并没有多少关系。例如,我国从中学到大学,教授的数理化知识比欧美多,学生的数理化基础比欧美学生扎实,可是创新力明显不如欧美是事实。

  还有人认为,数理化可训练抽象思维能力,因此认为应多学,文科学生也要学习。但笔者认为,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就一直在学数学,到了中学还学物理和化学,抽象思维不是从中训练了吗?在大学里开设适量的数理化也没有问题,其学时设置要看对专业是否有用,有用的多学点,无用的少学甚至不学,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

  由于我国高校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学生毕业时,大部分知识都忘光了,脑袋里空空如也,获得感小,老师讲得好也罢、差也罢,最终效果都差不多。所以才有“大学白上”的感觉,尤其从事的专业与所学专业不同时,这种感觉特别强烈。这就是知识型教育的悲惨结局。

  高等教育的核心是培养能力,其次是传授知识,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学里过多地上课,必然挤占各种能力训练学时。其实只要能力强,工作中需要什么知识,可以自己获取。如果从事的工作需要数理化,完全可以深入自学。

  (1)开设科技论文写作课。开设科技论文写作课,可以学生如何写论文,让学生掌握论文由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怎么写,并配以实例和。

  鉴于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可开设两次科技论文写作课,分初级写作课和高级写作课。初级写作课可在大一开设,在学生没有写作经验时,先让他们掌握初步的写作方法。高级写作课可在大四开设,在学生有了研究经验和一些写作经验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即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

  (2)通过实战训练。可要求学生每年写一篇综述性论文,即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就某个专题写出一篇综述性论文,算学分。这可以训练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发现问题能力、总结提炼能力等等。

  写第一篇论文往往是很困难的,万事开头难。但只要迈过这个坎,就越来越容易了。写过三篇以后,基本就可以进入流水线作业了。当然,要鼓励学生多写有用的论文。

  (3)让会写论文成为本科评估的重要指标。会写论文应该成为本科评估的重要指标,因为没有哪项指标能像论文写作那样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果本科生毕业时会写论文,那么学生培养质量将有质的飞跃,学生的获得感必然丰厚。即使他们毕业后不是从事所学专业,也绝不会感到大学白上。

  会写论文就如同会做科研,干什么事就有思了,就会自己找方向、找题目了。本科生会写论文,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先世界的重要途径。

  目前欧美高校教授对中国留学生普遍的印象是:很多本科生毕业读研时不知道要干什么,需要导师定题目、定思。这其中的有一些原因是本科生不会写论文造成的。柳晋阳

   文章来源于850游戏博贝棋牌

关键词: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