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粹精》共16卷,为清末湖北恩施名医汪古珊所辑。书中所录外治方法,内容极为丰富,涉及临床各科,疗效独特,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本文仅就其书中儿科病证部分的外治方法简述如下,以供临床借鉴。
小儿发热,不论因感受风寒之邪,或是因时气疫毒所引起。治用葱白20g,捣烂取汁,加麻油6g,共搅和均匀,指蘸葱油,摩擦患儿的头顶、背脊、囟会、胸口、手足心。如果在上午进行治疗,每处就摩擦三九二十七次;如果在下午进行治疗,每处就摩擦三六一十八次。操作方法上要求:男从左转,女从右旋,自上而下,依次摩擦完后,再用衣被覆盖,取微汗出,使病邪随汗而解。
凡小儿发热二三日,其热不进不退,证见五心烦热,睡卧不安,口渴多啼,胸满气急,面赤唇焦,大便干结,小便短涩,此为客邪入里,或兼乳食停滞内郁化热而成。治用鸡蛋1个,去黄取清,加入麻油3g,雄黄末3g搅匀后,用妇女头发一团,蘸染鸡蛋清油,解开患儿衣服,手指拈其发团,即于胸口上轻轻拍之。每日自胸口起,拍至脐口而止,拍时须从上而下(切忌由下而上),轻重相当,约拍15分钟后,仍用头发团蘸透鸡蛋清油,敷于患儿胸口,用布带包扎,2小时后其热尽退,再松解其布包头发团。若值严冬季节,须将头发团和鸡蛋清油近火烘暖,“不可冷用,冷用会凉胃;不可蒸熟,熟则无功”。
小儿若证见面赤口渴,五心烦热,啼哭声音洪亮,气喘如蒸,身热如火,扬手掷足,二便闭塞等疫疠毒盛之实热征象。治用石膏30g研细,鸡蛋2个去黄取清共同搅匀,厚涂患儿胸口及两手心。再用酿酒小曲10枚研细,热酒调和捻作二饼,贴两足心,外用布带包扎。或者用绿豆30g研粉,合鸡蛋清搅和,涂患儿手足心也可收效。
小儿因风痰壅盛,闭塞清窍所引起的昏迷不醒,口噤咬牙,不能进药,并用艾灸不知疼痛者,可急用生菖蒲、生艾叶、生姜、葱白各30g,共捣烂如泥,用麻油、好醋先煎数沸后再放入所捣烂的药泥,共同炒热,布裹成包,乘其热气置熨患儿头顶、胸背、手足心。操作要求自上而下,热熨各处10余次。若布包药冷,可再炒再熨,其闭自季建业的情人开,其迷自醒。此法能,但不得过于热蒸,避免烙伤皮肤。
凡小儿因风寒外袭,遏闭,痰食内伤,阻塞营卫;或因大病之后,阴盛阳虚,寒邪凝滞,阳气不能布达四肢而导致的四肢厥冷,如冰,啼声低微,口气微冷等证者,速用生姜汁6g、麻油3g同搅均匀蒸热,以指蘸姜油涂患儿前胸、后背、两手足心,自上而下推抹,以通之阳气,祛营卫之寒邪,候其四肢厥转阳回即愈。
小儿因痰涎上壅所引起的证见痰嗽日久,上气喘急喉中痰鸣,声音嘶哑而低微者,治用生白矾30g研细,面粉10g,同醋搅和作为二饼,敷贴患儿两足心,外用布包,过一夜后,其痰自下,症状缓解。
小儿胸中满闷,脐腹疼痛作响。即以淡豆豉、生姜各15g、葱白6g、食盐30g,共同炒热,布裹成包,热熨痛处,其疼即止。综观上述,《医学粹精》儿科病证部分中的外治方法有其基本规律。凡因风寒痰饮致病者,常用生姜、艾叶、葱白等辛温发散之品;因火热毒邪致病者,多取石膏、绿豆等泻火除烦之药。同时配用鸡蛋清、醋、麻油搅调,白酒、食盐炒热,或涂、或贴、或熨、或擦在前胸、后背、脐、头、手足心等部位。其疗效独特,具有地方色彩,实为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