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文章内容

儿童艺术教育更重要的是带来跨学科的广阔视野

※发布时间:2023-3-18 13:27:56   ※发布作者:佚名   ※出自何处: 

  有一群人,常年活动在艺术教育领域,他们可能来自不同背景:家庭、学校、社区、教育机构以及博物馆、美术馆,形成了一个教育网络。这些艺术教育一线的行动者们,常年做着巨量且隐秘的工作。他们一直在践行“以为核心”、“以儿童为学习主体”等,思考如何在更为社会化的空间中赋予儿童、青少年、年轻人、年参与创造与革新的。

  本次教育论坛以“行动者连线”为主题,育儿周刊记者受邀前往现场,聆听了这些艺术教育一线的行动者的分享,并就“儿童艺术”与其中几位嘉宾进行了现场问答。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对话,通过呈现他们分享的部分内容,让家长更加理解博物馆、美术馆的教育功能,也给予幼儿园及教师在开展艺术教育时的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新的思和。

  近一百年来,公共教育被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美术馆作为核心,以其推动美术馆的发展。博物馆、美术馆从原有单一的接受观众到访,日益丰富为众多的参与性项目,到近年来涌现的创造性的对话、连接与行动。这促使成为博物馆、美术馆主体。也促使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带着孩子走进博物馆、美术馆,去接受艺术的熏陶。

  在艺术家、四川大学副教授、四川大学美术馆馆长熊宇的分享中,他介绍了近十年来四川大学美术馆在多个艺术项目上的探索。其中,他探讨了大学美术馆在跨学科碰撞下所产生的艺术可能,为许多艺术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方向。

  其实,不仅是大学美术馆,也不只是艺术家,艺术思维是可以在任何学科的。而跨学科的碰撞则是给了艺术更多的可能性。开展儿童艺术教育,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孩子能够获得一种艺术思维,并且将这种思维带到不同的地方,形成一种跨学科的视野。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公共教育项目统筹邵沁韵,是喜马拉雅FM平台上热门艺术音频节目《喜玛拉雅美术馆的客厅》项目负责人。

  她提到,美术馆平台举办自己的课堂常有优势且具有不可替代之处的,比如时间更、更能够深入家庭等。美术馆不仅要考虑如何吸引更多人来到美术馆空间,也要思考如何把美术馆的课堂带出去,流动到城市之中,或者以新的方式介入生活的不同方面。美术馆要注重和各类培训机构合作艺术课程,注重培养孩子的跨学科思维、探究性思维、思维,以及将自己的想法落地的执行能力。

  美术馆、博物馆是学校之外的第二大课堂。其中不仅有一些“高大上”的维度,也有许多接地气的、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美术馆、博物馆课堂的特点是实物教育,这是其他教育手段无法取代的。走进美术馆、博物馆,将课程与之结合,对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开展来说,常好的一种尝试。

  从“”到第四次工业,这个世界正在不断地急剧变化。怎样的形式才能确保孩子能够面对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呢?英国皇家艺术协会会员、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V&A)博物馆教育和国际项目总监Helen Charman分享了Bethnal Green童年博物馆是如何想的、如何做的。

  她认为,5岁以下孩子的电脑发育是很快速的,应该从生命最初开始去启迪下一代,而他们的愿景,是要Building creative confidence with future generations(建立下一代的创造力以及自信心)。

  关于家庭中如何建立文化氛围,Helen提到:要让孩子能够在玩耍中学习,让孩子通过设计(动手)去改变真实世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好奇心、同理心。这不仅适用于家庭,对于幼儿园文化氛围的建立,同样如此。

  博物馆里的文物,看起来是没有生命的,但在四川博物院教育服务部副主任张凯的介绍中,我们看到博物馆如何通过流动博物馆、小小员等等活动让文物活起来。

  而在传统文化传承和推广成为社会热门话题的当下,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平台,势必要有所作为。如何向孩子们分享书法、绘画,四川博物馆利用自身优势开办了七年之久的巴蜀书画兴趣班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孩子们可以走进博物馆赏析馆藏书画,可以走进社区为爷爷奶奶写春联,在体验、感受、学习中建立文化认同、归属感、自信心、奉献等。

  在现场问答环节,张凯回应了育儿周刊记者提出的关于儿童艺术教育的问题。他谈到,博物馆教育中,儿童教育是个重点。现在很多人走进博物馆看展览,看不懂,也并不觉得它美。这其实是需要培养和积累的。教育除了让孩子具备知识、技能等,还应有更高的审美、、人生观、价值观等。否则当孩子们30年后进入博物馆,依然看不懂,也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