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历史论文> 文章内容

鸦片战争的种子:18世纪英国人眼中“停滞的帝国

※发布时间:2018-4-21 11:31:1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到访问这个工作对一个热心追求新鲜事物的人来说是太有吸引力了。因此当刚一向他示意,他立刻欣然表示接受。”(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

  出使中国这一年,马戛尔尼55岁。从27岁作为特使被国王派往俄罗斯起,他已经从事外交28年了,历任事务大臣、格林纳达总督和马德拉斯总督,早已经是外交界骨灰级人物。漫长的外交生涯已经使他厌倦。“后来委他做孟加拉总督,他辞不就任。就和报酬而论,孟加拉总督是大臣所能推荐的最高职位了”。(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

  不过出使中国这个任命,却令宦性已淡的他一下子兴奋起来。“到访问这个工作对一个热心追求新鲜事物的人来说是太有吸引力了。因此当刚一向他示意,他立刻欣然表示接受。”(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

  原来,马戛尔尼是一个“中国迷”。事实上,那个时代的欧洲,每一个贵族沙龙里都会有一迷。

  从罗马时期开始,欧洲人就对中国怀抱着浓厚的好奇心。通过越洋而来的丝绸,他们对这个古老国家已经展开了无穷的想象。对欧洲人来说,中国似乎是另一个星球上的国度,中国的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神秘。人们传说,在遥远的东方丝国,人们从一种奇特的树皮中抽取丝线,织出美丽的丝绸。(忻剑飞《世界的中国观》)

  直到马可波罗时代,人才线岁的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穿越欧亚到达府,在这里见到了令世界震撼的蒙古大汗忽必烈。他向欧洲人汇报说,中国幅员广阔、物产众多、黄金遍地,人人都身穿绫罗绸缎。

  1522年,麦哲伦打通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航线。从那时起,一批又一批身怀传教热情的传教士抵达中国。他们向欧洲寄回大量书信,汇报他们的惊人发现。传教士们说,中国几千年来一直由孔夫子的思想所指导,由君主们所,社会富庶而和平,人民勤劳而礼貌。这些说刚从中世纪蒙昧中过来的欧洲人眼界大开。一股“中国”的热潮迅速燃遍欧洲。欧洲许多的大学者都对中国文化如醉如痴,他们认为中国的一切,从制度到,都比欧洲优越。伏尔泰在他的小礼堂中上了孔子画像,并且向欧洲人:“世界历史始于中国。”莱布尼茨被称为“狂热的中国者”,他认为中国拥有“人类最高度的文化和最发达的技术文明”。他的学生沃尔夫则认为中国就是的乌托邦。

  马戛尔尼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成长起来的中国迷。他已经走遍了世界各大洲,从加勒比海到印度,但神秘的中国对他来讲仍然是一个谜,一个让他魂牵梦绕的谜。在并不知道自己将要出使中国的1786 年,他已经在诗句中这样表达了对中国的向往:

  马戛尔尼时代的欧洲正处于启蒙时代。与现在的“欧洲优越论”相反,那个时代的欧洲在中华文明面前怀有深深的自卑心理。在当时的欧洲著作中,我们能找到很多“当中国已经……时,欧洲还……”句式的表述。比如伏尔泰说:“当迦勒底人还只是在粗糙的砖坯上刻字时,中国人已在轻便的竹简上刻字。”就像今天我们动不“”来比照“中国”一样,那个时代的欧洲知识正是用“中国”来“欧洲”。(周宁《的中国形象史研究:问题与领域》)

  罗马帝国崩溃后,欧洲陷入了漫长的“的中世纪”。粗鄙而的教着欧洲的一切。“中世纪的状况是地拜倒在的偶像、权威和烦琐哲学之前。”(约翰西蒙兹《意大利文艺复兴史》)

  启蒙运动意味着从蒙昧的教中过来,中国在这个过程中给了欧洲人许多。欧洲人惊讶地发现,没有的中国似乎处处比欧洲优越。与四分五裂的欧洲比起来,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安定的国度。欧洲任用贵族来管理国家,而中国则通过严格的考试制度,一视同仁地选拔文官。欧洲于狭隘的教之争,而中国各教之间则相互宽容。欧洲人把全部希望都寄托于缥缈的,中国的学说因为不语怪力乱神而更显。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中国人的了启蒙思想家们高举主义大旗,猛烈中世纪的。传教士的书简成了最热门的读物,精英阶层的客厅里,人人谈论孔夫子的学说、中华帝国的悠久历史,甚至还有的康熙大帝的生平。

  《停滞的帝国》 (法)佩雷菲特/著 王国卿/译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2013年10月

  传教士们说,中国的体制之所以合乎,是因为它建立在父权这个神圣的自然之上,法律与伦理融为一体。贤明的君主、良好的法律、健全的行政机构,构成了中国这样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令一直激烈天主的伏尔泰如同发现新一样兴奋。他赞扬中华文明伟大的奥秘在于其贯穿了与的原则。他说,中国人“具有完备的学,它居于各科学的首位”。他在《哲学辞典》的“光荣”条目下赞扬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

  像今天的西化大潮一样,当时的许多学者号召欧洲向中国取经。伏尔泰说:“在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莱布尼茨甚至这样:“在我看来,我们目前已处于难以自拔之境,我甚至认为必须请中国派遣人员,前来我们关于自然的目的和实践。”

  当然,关于中国的声音并不是一边倒的,也有人对传教士的书简做出了另一种解读。启蒙时代热爱的欧洲人对任何一点的信息都极为,不幸传教士书简中有许多这方面的暗示。孟德斯鸠就得出结论说,中国的千年不变和社会稳定是控制的结果。

  百科全书派主持人狄德罗和伏尔泰一样,十分推崇孔子的和务实,不过却对中国人的父权原则提出质疑。他认为,对父辈的盲目服从,只能产生父辈错误、儿辈的。

  另一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对中国文化优越性的疑问:如果中国文化果然这么辉煌,何以一再被异族呢?“如果无论大臣们的见识或者法律所号称的睿智,或者那个广大帝国的众多居民,都不能保障他们免于而粗野的鞑靼人的羁轭的话,那么他们的那些文人学士又有什么用呢?他们所堆砌的那些荣誉又能得出什么结果呢?结果不就是住满了奴隶和的人吗?”(周宁《的中国形象史研究:问题与领域》;余建华《1718世纪西欧启蒙思想家的中国文化观探略》;忻剑飞《世界的中国观》)

  对同一个国家,人们的判断和评价如此两极,让人莫衷一是,也让马戛尔尼使团的们不已。中国到底是天堂还是?再过几个月,一切都将大白。

  乾隆盛世是中国史上的登峰造极,一直为后世所艳称。为了向远人展示帝国的富庶繁荣,更是精心准备,一掷千金。那么,这样一个空前绝后的传统盛世,在英国人眼中是什么样子呢?

  英国人首先注意到的是这个东方大国的人口众多和市井生活的繁荣。从马可波罗时代起,这一点就一直为欧洲人所惊叹。关于中国的人口,长期以来在欧洲是一个谜。马可波罗说,汗八里城(元代蒙古人对大都的称呼,即今市)的“人数之多……是想不到的”。(《马可波罗游记》)这已经让欧洲人产生怀疑,明清时传教士的说话更令人难以相信:全人类人口的三分之一会集中在一个国家之内,而这个国家的面积虽然广大,也不过是整个陆地面积的十二分之一。不过英国人的访问为欧洲得出了:“人们给予这个国家人口数量的上限不仅是可能的,甚至是真实的。”(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

  1793年7月初,英国舰队抵达第一片中国领土舟山群岛。由于遇到落潮,“克拉伦斯”号只得在一个叫六横岛的小岛边抛锚稍停。英国人想“利用等候潮水的时间上岸对中国领土进行第一次的观光”,于是他们爬上了六横岛。爬过海边陡峭的石壁后,他们在山下发现了一块人工填海填出来的小平原。很显然,为了造出这块小平原,本地的居民们没少费力气。“为了防止海水的冲洗,前面筑了一条三十高的土堤。但这块平原的面积并不大,我们怀疑花费这样大的力气搞出这么小的一块土地来是否合算。平原上种的是稻米,耕作得很精细。”(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

  这就是展现在英国人面前的典型中国国情:土地稀缺,人口密布。这有点出乎英国人的预料。在他们的印象中,中国固然人口众多,但同时疆土也极其辽阔。他们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个东方大国的人口压力已经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

  中国的全部土地,只有极少数例外,主要是种植人吃的粮食。中国没有大的牧场,也没有专为种植牲口吃的燕麦、豆类和芜菁等等。除了的御花园外,全国很少公园和其他公共娱乐游玩地带。中国交通主要依靠水,公既少又窄。全国没有公地。大地主们也不肯划出大块土地来不事生产而改作娱乐或者运动的场所。所有耕地从不休耕。(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

  《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英)马戛尔尼 等/著 何高济、何毓南/译 商务印书馆2013年12月

  确实,传统中国似乎从来没有“公园”和“休耕”的概念。土地在我们眼中,唯一的就是生产粮食,养活更多的人口。

  历史学家们认为,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实际的人口数比统计的还要多。乾隆晚年中国人均耕地的乐观估计是3.5亩,而同时期的英国,人均占有耕地10亩,是中国的3倍。此外,当时英国还有800万英亩荒地,也就是说,全英国每人尚能拥有1英亩(合6亩左右)的土地储备。整个欧洲情况与英国相似,“欧洲是一个遍布草原、休耕地和森林的地区,它从来不缺少可耕地”。(谢和耐《中国社会史》)了解了这个事实,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英国人对中国的耕地紧张状况如此惊讶了。

  从上岸的第一天起,英国人就开始持续不断地惊叹中国的人口众多。使团总管巴罗说:“要说有什么令人惊叹的话,那就是人口之众多。自到达之日起,男男,老老少少,每天都蜂拥到岸边来。”(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每到一处,大边总是站满了看客。根据一上的,副使斯当东判断,中国的人口密度比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还要多1/3。也就是说,马戛尔尼到中国时,中国人口估计在3.5亿左右。

  到达舟山群岛后,不熟悉中国海况的英国人在浙江海岸停留了几天,为的是等为他们寻找到北上的领航员。

  他们主要关注的还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定海在他们眼里是一个小而繁荣的城市。“定海非常近似威尼斯,不过较小一点……城内服装店、食品店和家具店很多,陈列布置得相当讲究……整个城市充满了活泼生动的气氛。为了的需要,人人都必须做工。事实上人人都在劳动,无人过着寄生的生活。我们看到男人们忙碌地走在街上,女人们在商店里购货。”(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

  一群金发碧眼的出现在东方小城的街头,我们可以想见其轰动的程度。“无数好奇群众争先恐后地把我们包围起来……我们最后走到一个里去群众。”巴罗的描写总是更生动:“人人都想把头伸到轿窗前来满足一下好奇心,咧着嘴笑嘻嘻地喊一声:红毛!”(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这些睁大眼睛好奇地盯着英国人的定海百姓哪里能想到40多年后将要来临的灾难。

  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小县城已经令英国人对中国商业的高度繁荣和中国人在人口压力下的紧张生活有所了解,后来中国的其他城市,特别是最大的城市给他们的印象当然更为深刻。

  在浙江海岸稍作停留后,使团船只继续北上,抵达大沽口。在这里,他们换乘吃水浅的中国小船,沿白河前往。

  来到,英国人马上被迎面而来的商业气息拍了个跟头。副使斯当东说:“(东郊)铺石的街道上挤满了人。商店,作坊和顾客之多,处处表示出兴盛繁荣的气象。”“街道上的房子绝大部分是商店,外面油漆装潢近似通州府商店,但要大得多……商店门外挂着角灯、纱灯、丝灯或者纸灯,极精巧之。商店内外充满了各种货物。”(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

  穿过城门那种大之后,我们眼前马上就展现了一种非常奇特的景象。大两旁各是一溜屋宇,全为商铺和货栈,门前展示着各自的独特货物。商铺前一般都竖着大木柱。柱顶高过屋檐,柱身刻着镏金大字,标明所售货物以及店主的诚信名声。

  ……流动的匠作如补锅匠、剃头匠、鞋匠和铁匠,卖茶、水果、米饭和其他吃食的摊贩,以及商铺门前展示的货物,把一条宽阔的大挤得只剩中央一线。

  ……一切都在移动。大两侧也塞满了巨大的人流。或买或卖,或以货易货,各取所需。众声喧哗,既有小贩的吆喝,也有其他的争吵……捧货筐的小贩、演杂技的、变戏法的、算命的、走方郎中和江湖医生、说相声的和卖唱的,挤成一堆。(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

  中国人是有着商业天才的民族,自古以来一直如此。虽然英国是商业大国,但乾隆时代中国国内商业的繁盛仍然令英国开眼界。虽然中国历史上一直实行轻商主义,但中国人的商业本能从来没有被熄灭过。事实上,每当之后不久,中国各地的商业都会迅速勃兴。乾隆时期的商业繁盛在中国历史上并非首次,不过由于其巨大的人口基数和财富基数,却肯定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从这个意义上说,英国人目睹并了乾隆盛世的一个侧面。

  马可波罗惊叹中国是“可以想见的最繁华的地方”。18世纪末来到中国的英国人却惊讶地发现,与黄金遍地的传说相反,中国的大部分普通人都生活在穷困之中。

  如前所述,使团一上享受的是最的礼遇。刚到大沽口,两名带着大量作为礼物的食品在此迎候,其数量之多令英国人惊讶,以至于使团副使斯当东认真地记下了礼品的内容。这个见面礼出乎英国人意料。按外交惯例,除特邀外,一般使团的出访费用是自理的。但到了中国后,他们却意外地享受到免费而且极为丰盛的供应。过于丰盛的礼物似乎证明了马可波罗笔下中国超级富庶的记载。然而,运送食物的中国船只载着那两名官员刚刚离开不久,一个意想不到的场面就彻底改变了英国人的估计:因为中国人送来的食物过多,并且“有些猪和家禽已经在上碰撞而死”,所以英国人把一些死猪死鸡从“狮子”号上扔下了大海。岸上看热闹的中国人一见,争先恐后跳下海,去捞这些英国人的弃物。“但中国人马上把它们捞起来,洗干净后腌在盐里。”(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

  官员贯彻旨意,在一切环节中全力展示帝国的富强。但这一旨意毕竟没有被每一位普通百姓所领会。他们关心自己的胃更甚于国家的。这个细节一下子了中国的尴尬。

  事实上,在登陆中国后,英国使团一再的,是这个外表繁荣富庶的处于盛世中的大国难以想象的贫穷。

  他们首次注意到中国人吃狗肉。当然,不只是狗肉,只要是肉,中国人就吃:“狗肉是他们的食物。生活在水上的悲惨中国人一向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乐于以任何食物为食,即使是腐烂了的也不放过。”

  更令他们惊讶的是随处可见的弃婴。道两旁、河道中央、垃圾堆上,随时都有可能露出一只苍白的小手。弃婴在教国家中是不可的大罪,但是中国人却视为平常。巴罗说:“在京城一地每年就有近9000弃婴……我曾经看见过一个死婴的尸体,身上没有系葫芦,漂流在珠江的船只当中。人们对此,仿佛那只是一条狗的尸体。而事实上如果真的是一条狗的话,也许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

  很明显,这是人口压力和贫困所致。“极端的贫穷,无助的,连年不断的饥馑,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悲象,恐怕更有可能影响到那些感情脆弱的人,并导致这一为习俗所鼓励、又不为法律所的惨无的。”

  中国人从来都是十分勤劳的。马戛尔尼说:“在整个途上,我没有见到一块土地不是用无限的辛劳来加以耕作,来生产它能够生长的每一种粮食和蔬菜。”“中国人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农民。”(《中英通使二百周年学术论文集》)为了获得更大的收获,农民们挤在一块狭小的平地上,密集地进行劳动,精心选种育苗,进行精耕细作。事实上,乾隆年间的农业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巴罗则估计粮食的收获率高于英国,他写道:“在中国麦子的收获率为15∶1,而在欧洲居首位的英国为10∶1。”

  然而,人口的过度增长使乾隆盛世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饥饿的盛世。马使团的来访有力击破了马可波罗以来一直流行在欧洲的中国富强说,对中国经济的判断从此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马尔萨斯后来在《人口论》中用中国作为典型例子来论证人口无增长的后果:

  在一些国家,人口似乎受迫,人们习惯了靠尽可能少的食品。在这样的国家一定曾有这样一些时期:人口不断增长,而生活资料却毫无增加。中国看起来符合这种描述。假如我们所得到的对它的描述可信的话,那么下层阶级的人民习惯于靠尽可能少的食物,并乐于食用欧洲工人宁死也不愿意吃的泛滥垃圾……这种境况下的国家必然会面临。

  斯当东和巴罗都注意到:“对于吃饭真是过于奢侈了。他们每天吃几顿饭,每顿都有荤菜许多道。”与底层的普遍贫困强烈对照的,则是上层社会生活的豪奢。虽然底层社会中很少发现脸色红润的人,但中国中有许多胖子,这些达官贵人们生活中的主要内容就是吃。

  斯当东说,他在中国所见到的房子,只有两种,一种是大富之家,一种是贫寒人家。“所经过的地方以及河的两岸,大多数房子都是土墙草顶的草舍。也有很少一些高大、油漆装饰的房子,可能是富有者的住所。很少看到中等人家的房子。在其他国家里,富有者和赤贫之间,还有着许多不同等级的中等人家。”

  对于社会的强烈两极分化,中国人几千年来已经习惯了。但是地球上其他国家并不都是这样。斯当东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差距之大,是他们见过的国家中最厉害的。“中国有一句名言:‘富者甲第连云,贫者无立锥之地’……但这句话在其他国家并不适用。”

  18世纪欧洲社会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中产阶级迅速兴起与壮大。中产阶级的兴起,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推动力:“近代世界的许多变革,如英国的清,法国大与19世纪的等,都与中产阶级的要求密切相关。”随着他们力量的壮大,国王和贵族都不得不向他们低头。

  巴罗说:“中国没有中间阶层这个阶层的人,因拥有财富和的观念,在自己的国度里举足轻重;他们的影响力和利益是不可能被朝廷视而不见的。实际上,中国只有者和被者。”

  英国人很容易地了解到,在中国,所有的富人几乎同时都是的所有者。也就是说,中国人的财富积累主要是靠来豪夺。中国的是超经济的,经济永远屈居于之下,也就是说,财富永远受的支配,一旦没有做靠山,财富也很容易化为乌有。“在中国,穷而无告的人处在的之下,他们没有任何诉苦的机会。”(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做官便譬如他的教”。

  而对于英国人来说,“实业”是他们致富的基本手段,经济地位的上升就自然而然能带来地位的上升。当然,这一过程需要对个人财产权的绝对尊重。而对个人财产权的是英国法律的重要内容。英国人认识到,个人财产权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素,也是社会的基石。洛克就说,财产权与个人的有着直接的关系。财产权不是一种物的关系,而是一种的关系,一种与关系相联系的涉及预期的稳定性的社会关系。没有它们,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预期是不可能的。

  中国所有的有关财产的法律确实都不足以给人们那种安全感和稳定感,而恰恰只有这种安全感和稳定感才能使人乐于聚积财产。对的贪欲也许使他们对那些小康视而不见,但是那些大富却实难逃脱他人的巧取豪夺……执法机构和执法方式如此不合理,以至于执员有权于法律之上,使得对善与恶的评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员的个德品质。

  马戛尔尼的结论与巴罗相似。他说,是主义摧毁了中国人的财产安全,从而摧毁了所有刺激中国进步的因素。进步只有当一个人确信不受干扰地享有自己的劳动果实时才能发生。但是,在中国“首先考虑的总是的利益”,因为“任何财产违反了他的主张是得不到保障的”。马戛尔尼不否认中国存在着大土地产业,但他认为它们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如“高利盘削和馈礼”所获取的。它们是贸易或侵吞的短暂的积聚,而不是土地贵族或绅士的产业。他写道:“在中国确切地讲没有世袭贵族。”

  在那些推崇中国的欧洲学者的著作中,中国社会的和平、稳定、井井有条一直是他们赞美的重点。他们认为,这说明中国是、所的王国。“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还要优良的组织”。(郑鸣谦《法国启蒙运动中的“儒学”镜像》)

  整个中华帝国的整齐划一令英国人惊叹不已:“自进入中国境内以来,在这样大的地面上,一切事物这样整齐划一,这在全世界是无与伦比的。”(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这样多的人口,这样广袤的地面上,遵守着一个统一的制度和法律,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和生活方式,俯首帖耳于君主一人的绝对之下。”(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

  “皇权的铁掌威慑着一切不守秩序法纪的行为,全体使节团感到绝对的保障。”(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的威严使城内秩序井然。“人口虽然这样多,但秩序良好,犯法的事很少。”(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

  中华帝国的组织能力和效率也令人印象极深。英国人原来担心自己带来的数量众多、体积巨大的礼品在陆地运输过程中一定会损坏几件。然而,在清帝国官员的有力组织协调下,整个运输任务完成得非常漂亮:“我们的包裹总共有六百多件,形状大小不一,尽管有多次装卸、转驳,到达京城时却没有丢失或者损坏一件。”“的确,这儿一切似乎只要朝廷一声令下就都能办成,最费力的事也能随时得到执行,甚至是兴高采烈地执行。”(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

  在北津的途中,英国人在山东登州府短暂停留。登州知府闻讯前来拜访,“知府带来了许多随从人员,其中有一个人在知府问到他话的时候,立刻来回答,这给英国人一个很大惊异。知府安然接受这种礼貌,似乎他们之间一向是这样讲话,这给英国人更大的惊异”。(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

  被扒掉裤子当众打,对英国绅士来讲,是无法想象也无法的耻辱。然而英国人却发现,中国人对此却司空见惯。

  巴罗说:“在任何场合,只要他们()认为恰当,就以父权的名义,立即用处罚,无须或调查。”

  这让视个人和荣誉为生命的英国人无解并且非常:“一个朝廷官员伸开四肢趴在地上挨,打他的人仅比他官高一级,这样的情景对外国人来说也许显得。这种的,这种人类灵魂的,在任何场合都毫无怨言地将自己置于一个或者普通士兵的手下,任其施以恶意的,而后还不顾加倍的与羞辱,居然去亲吻那根教训过自己的,目睹这一切,你无论如何也压抑不住胸中燃烧起来的愤慨之火。”(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

  在英国人到过中国以前,中国人界上的形象基本上是正面的。中国人被认为是“全世界最聪明最礼貌的一个民族”。莱布尼茨说:“他们服从长上,尊敬老人,无论子女如何长大,其尊敬两亲犹如教,从不作语,尤其使我们惊奇的,中国农夫与婢仆之辈,日常谈话或隔日会面之时,彼此非常客气,其殷勤程度胜过欧洲所有贵族……”歌德说:“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也更。”伏尔泰通过《中国孤儿》这样表达他对中国人的看法:“我们的国朝是建立在父权与伦常的信义之上的,是建立在、荣誉和守约的信义之上的。孝顺忠信礼义是我们立国的大本。”(周宁《的中国形象史研究:问题与领域》)

  英国人发现在活的中国人的品质与传教士所描述的大相径庭。那些伺候他们的中国人给英国人留下了这种印象:“撒谎、奸诈,偷得快,得也快,而且毫不脸红。”“他们一有机会就偷,但一经别人指出就马上说出窝藏赃物的地方。有一次吃饭时,我们的厨师就曾想地我们。他给我们上两只鸡,每只鸡都少一条腿。当我们向他指出一只鸡应有两条腿时,他便笑着把少的鸡腿送来了。”(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

  英国人注意到,在没有官员的场合,中国人的表情十分正常。一旦有官员出现,中国人的神情立刻就变了:

  中国普通老百姓外表非常拘谨,这是他们长期处在铁的之下自然产生出来的。在他们私活中,他们也常活泼愉快的。但一见了官,就马上变成另一个人。(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

  巴罗说:“这些事例再清楚不过地了中国人自夸的品格中的巨大缺陷。不过就像我先前说过的,其错当在于制度,而不在于民族的天性或者气质。”“就现(清廷)而言,有充足的表明,其高压手段完全驯服了这个民族,并按自己的模式塑造了这个民族的性格。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完全由朝廷的意识形态所左右,几乎完全处在朝廷的控制之下。”“中国朝廷有的是闲暇和精力,按自己的意愿来塑造国民。这样的实践足以证明,中国朝廷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清心寡欲的思想,摧毁相互的信任,培养人们的冷漠,使他们对自己的邻居猜忌和怀疑,凡此种种朝廷煞费苦心作出的努力,不能不使人们终止社会交往……(中国人)满足于在朝廷中没有任何发言权,他们甚至从来没有想过他们是否有任何。”

  巴罗认为,中国人缺乏自尊心,是因为从来没有把百姓当成成年人来看待,而是当成了儿童和奴隶。“在这样的国度里,人人都有可能变成奴隶,人人都有可能因中最低级官员的一点头而挨,还要亲吻打他的、或类似的玩意,跪倒在地上,为麻烦了来教育自己而谢罪。于是荣誉观和感就无处可寻了……人的的概念巧妙地消灭于无形。”

  马戛尔尼对中国的结论更广为人知:“这个正如它目前的存在状况,严格地说是一小撮鞑靼人对亿万汉人的。”这种有着灾难性的影响。“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成为半人。”(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

  英国人对中国的造访,迅速打破了传教士们在欧洲建造起来的中国。马戛尔尼使团虽然没有完成他们的,但它却将大量的关于中国的情况带回了英国。英使团为后代留下了厚厚的文字记录。马戛尔尼写下了大量的公文报告、书信与出使日记,副使乔治斯当东和约翰巴罗,甚至一位仆从和一位列兵都出版了他们的随行,使团的画家托马斯希基和制图员威廉亚历山大还带回了大量的中国风物画与素描。

  全世界第一次真正撩开了这个神秘国度的面纱。“这个使团最为重要的收获,大概就在于它导致了有关中国知识的激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明确地标志着英中关系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回国之后,英国副使斯当东编辑的《英使谒见乾隆》以及使团随行人员发表的各种报告在欧洲引起了巨大反响。人的中国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中国从天上掉到地下,从文明变成,从变为。欧洲人发现,“中国人不是,而是更为原始的多神论者。中国不是的君主,而是依靠进行恐怖的东方主义的典型。中国不是富裕的国度,而是一片贫困的土地;不是社会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周宁《的中国形象史研究:问题与领域》)

  作为一个严肃的学者,黑格尔仔细阅读了当时他所搜集到的全部有关中国的文字,从翻译到欧洲的《通鉴纲目》到传教士们的《中国丛刊》。不过,马戛尔尼等人的游记显然给了他最大的震动。

  黑格尔认为,人类文化的发展是分阶段的。他认为,中亚文化代表了人类文化的少年时期,人类文明最早在那里发源。希腊文化则是青年,表现出生机勃勃的活力。罗马文化是壮年,而日耳曼文化是成熟的老年。

  那么,中国文化是什么呢?黑格尔说,是幼年。中国人在面前的给了黑格尔极深的印象。黑格尔认为,造成中国落后的原因是中国人内在的,中国是一片还没有被人类之光的土地,在那里,与的太阳还没有升起,人还没有摆脱原始的、自然的状态。“凡是属于的东西……都离它很远。”

  很显然,黑格尔的许多结论直接来自马戛尔尼使团的记载和判断。比如他说,在欧洲,鞭笞是“加在荣誉上的一种”,“在中国就不同了。荣誉感还没有发达,一顿笞打原是极易忘怀的,但是对于有荣誉感的人,这是最严厉的刑罚”。人对这种十分,而“中国人就不一样,他们认不出一种荣誉的主观性,他们所受的刑罚,就像我们的儿童所受的教训”。

  黑格尔也认为弃婴反映了中国人对生命的:“……和弃婴,是经常性的,几乎天天发生,显示了他们对自己个人的不尊重,在总体上也是对人类不尊重。”

  在《历史哲学》中黑格尔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是彻底的、奇特的、最具东方性的东方国家。“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在家庭之内,他们不是人格,因为他们在里面生活的那个团结的单位,乃是血统关系和天然义务。在国家之内,他们一样缺少人格;因为国家内大家长的关系最为显著,犹如严父,为的基础,治理国家的一切部门。”因此,中国是一个只属于空间的帝国,“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千百年来在广阔的土地上“重复庄严的”,而又在本质上毫无变化。

  黑格尔的思考不乏的因素,在黑格尔之后,对中国的轻蔑成了欧洲声音的主流。在马戛尔尼造访中国前,对于中国与交往中的高高在上与轻慢侮蔑,欧洲人虽然心怀不满但一直竭力隐忍。遵从强者逻辑的人知道,他们的祖先还生活在树上的时候,中国人就已经发明了纸张。这个伟大而强盛的帝国在他们心目中各方面都是远远优越于自己的,他们有骄傲自大的资本。然而,马戛尔尼的访问使他们发现,多年来他们居然一直于一个半开化的国家,这个国家“沉沦在‘的下’,,枉法,百姓生活在竹板的恐惧中,他们妇女,婴儿,奸诈、、胆怯、,对技术与科学一窍不通,对世界一无所知。一切都愚蠢透顶”。这让他们感到。“欧洲人好像大梦初醒。‘现在该是让中国人名声扫地的时候了!’贬低中国是一种报复。对自己上当的经历疾首、的欧洲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周宁《与文明:中华帝国的“东方性”中心》)

  妖中国的大门从此打开。而这种妖是为了适应帝国主义的种族征服性意识形态。从马戛尔尼一回国,以武力教训中国的声音就开始在欧洲响起。马戛尔尼的出使使欧洲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如果不用武力,就无法打开中国的大门。因为礼貌和沟通对中国人来说不起任何作用。既然把中国人定义为半人,那就意味着中国需要用的炮火之光加以。虽然并不主张马上武力攻打中国,但马戛尔尼也认为中国是应该被的。马戛尔尼认为:“如果中国现由一个会其居民财产安全的所取代,那么亚洲农民和工匠的技术与进取心以及亚洲商人的商业就会激励起来。从随之而来的财富增长中,欧洲贸易将会获益,世界将会在互惠的商业中联合起来。”

  这种进步主义为后来的鸦片战争准备了思想武器。德昆西在《1840年中英鸦片问题》中为鸦片战争所作的是一种极为典型的说辞,他说,国家冲突可以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但是,那只是在文明国家之间。而中国是个的、半的东方帝国,不用武力征服,就无法使的中国人开化。他地说:“(鸦片战争)标志着文明推进的进程,知识与科学之光将穿透阴霾,地球上这片最暗的地方。”

  持有这种观点的当然并非德昆西一人。卫三畏也说,中国人的态度除了武力之外无法打破。中国人“在同外国人的一切来往中,保持着一种傲慢的、不公平的和轻视的态度,这种态度使得外国人除掉从中国海岸撤退或者外,别无其他办法,而这种是那些稍有地位的人所无法的”。“这种妄自尊大的想法,以及对于这种想法确实自以为是的印象,是他们周围的一道高墙。这道高墙比以北的万里长城还要高些。武力似乎是这道障壁的唯一有效的摧毁者。”“从这个观点来看,这个战争(鸦片战争)可以说是必要的,它中国以平等地位来对待国家。”(《外国资产阶级是怎么看待中国历史的》)

  而丹涅特则直接认为,正是乾隆马戛尔尼叩头导致了后来的鸦片战争:“战争的原因是叩头!是中国妄自尊大的主张:它不要在相互平等的条件上,而要在君臣之间那种和卑贱的形式上维持和其余人类的商业交往。”(《外国资产阶级是怎么看待中国历史的》)

  这当然是逻辑。事实上,教训中国的声音之所以如此响亮,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马戛尔尼对欧洲报告说,以武力教训中国轻而易举。

  对这次英国人的来访,乾隆不但在接待工作上做了精心准备,而且还在武力炫耀方面连篇累牍地做了多次。通告各地军方,凡英国人经过之处,都要全副武装,列队迎接,向英国人展示天朝强大的武力,让他们开开眼,对天朝的强大有所。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正月,即英国人到来前半年,各省长官:“著传谕各该督抚等,如遇该国贡船进口时,务先期派委大员多带员弁兵丁,列营站队,务须旗帜鲜明,甲仗精淬。”

  在的设想里,一连串的军事检阅一定会向英国人证明中队的军纪严明,装备良好,有素。大清军队在乾隆漫长的期间取得了无数辉煌的胜利,这样一支战无不胜的队伍会让英国人肃然起敬的。各地官员十分深入地理解领会了的,英国人每到一地,他们都派出最好的军队,进行列队迎接。那么,他们给英国人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呢?

  抵达天津后,英国人发现在城外迎接的不止有直隶总督,还有一队中国士兵。他们有弓箭手、火绳枪火和大刀手。他们一个个挺胸叠肚,全力展示东方人的武勇。然而副使斯当东却注意到了士兵手中的扇子:“有几个士兵的手里除了武器之外,还拿着扇子……列队兵士手里拿着扇子,是一个奇怪现象。”中队的分列式表演没有使英国人感到,他们发现,世界已经进入火器时代,而中队仍然停留在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而其战阵战法和面貌,则停留于中世纪。

  在一些地方,士兵列队出来迎接英国特使。如果天暖,他们手中的会是蒲扇而不是火枪。在另一些地方,我们看到士兵单列成队,非常自如地双膝跪地迎接特使,在他们的长官起立之前,他们都保持这种姿势。如果我们的到访是出其不意,他们总是一片慌乱,匆忙从营房中拿出节日礼服。他们穿上这些服装后,与其说像战场武士还不如说是跑龙套的演员。他们的绣花背心,缎面靴子和蒲扇看起来笨拙不堪又女气十足,与军人气质格格不入。

  他们的大炮为数很少,仅有的几门炮都破旧不堪。我都怀疑这些炮是向葡萄牙人借来的,因为那些火绳枪便是。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了个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

  可以说,英国人在军事方面收获巨大。除了对中队的整体评估外,他们还对中国的具体防务进行了考查。马戛尔尼初步探明了从宁波到天津大沽口以及从大沽口到通州的航道,对、通州、定海等中国城市的防卫设施进行了细致观察,为人后来入侵提供了大量的军事资料。比如他们曾这样向英方汇报定海的防卫设施:

  城墙高三十,高过城内所有房子,整个城好似一所大的……除了城门口有几个破旧的熟铁炮而外,全城没有其他火力武器。城门是双层的。城门以内有一岗哨房,里面住着一些军队,四壁挂着弓箭、长矛和火绳枪,这就是他们使用的武器。

  斯当东的这些记载,是否对英军选择定海为攻打的第一座中国城市有所影响呢?反正在那次战争中,定海军民虽然竭尽全力,毫不退让,最终也不堪一击。

  “鸦片”是英语opium一词的音译。若追根寻源,此词则是由拉丁语“汁液”一词演变而来。而鸦片的另一个中文名称“阿芙蓉”,则源于阿拉伯语“afyun”。正像两个词所表明的那样,鸦片最早出现在中东和欧洲。在《圣经》与荷马的《奥德修纪》里,鸦片就已经被描述成为“忘忧药”。

  事实上,早代唐代,中国人就已经接触到这种药物。当时中国高僧义净赴印度取经,取回了的同时也带回了“药烟”(鸦片)。到了宋代,用鸦片煎茶已经是士大夫的一种时尚,故苏轼诗中有“劝饮鸡苏水,童子能煎莺粟汤”之句。

  不过,在清代中期以前,鸦片从来没有成为人类之害,因为截至那时,人们吃鸦片只有两种方式,一是整个儿吞食,如服金丹。二是掺上其他药品,煎汤喝掉。这两种方法都不容易使人上瘾。

  鸦片成为一种令人难于的毒品,是从爪哇、苏门答腊一带发明用枪管灼火吸食鸦片的方法开始的。清代初年,荷兰人把这种吸法传入中国。从此,鸦片在中国蔓延速度明显加快。

  早在雍正年间,鸦片成瘾就已经引起了的注意。雍正年间,鸦片烟馆已经出现在,吸食鸦片已经成为一种风气。雍正在1729年颁布圣旨,这种毒品:“兴贩鸦片烟者……枷号一月,发近边充军;私开鸦片烟馆引诱良家子弟者,照惑众律,拟绞监候。”(李圭《鸦片事略》)不过,由于中国本土种植鸦片极少,加以直至雍正末年中国每年只进口鸦片300箱,没有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如前所述,在中英贸易中,英国人只能用白银换取中国的茶叶。从18世纪中叶起,白银占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输出货值的90%。因此中国在中英贸易中的顺差是惊人的。17651766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输入的商品是对华出口商品值的302%。在17751776年间,这一比值是256%。连年不断的巨大顺差使得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据统计,在17001840年间,从欧洲和美国运往中国的白银约17 000万两。(《茶叶、白银和鸦片:17501840年贸易结构》)

  然而,世界上白银产量毕竟是有限的。英国人运到中国的白银主要产自西属美洲的上秘鲁(Upper Peru,现玻利维亚)和新西班牙(现墨西哥)。对华贸易不断增长,而银矿的产量却十分有限。中国对白银的惊人胃口导致美洲很多银矿面临枯竭。白银的短缺使其他欧洲国家逐渐退出对华贸易。英国人也心急如焚,急于找到打开中国市场大门的办法。

  史载英国商人第一次向中国输入鸦片,正是在乾隆初年。东印度公司员工偷偷把印度的鸦片运到广州,头次尝试让他们惊喜交集。每箱鸦片在印度的购价不过250印币,而运到中国,售价竟高达1600印币,一翻就是6倍多。很显然,这是换取中国茶叶的最有力武器。

  在利润的驱动下,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高级职员华生上校(Colonel Watson)正式提出了在印度大面积种植鸦片,然后卖给中国人,用来交换中国茶叶的计划。1773年,也就是乾隆三十八年,这项计划得到批准并开始实施。当然,乾隆对此一无所知。(《茶叶、白银和鸦片:17501840年贸易结构》)

  不过,中国还是感觉到了鸦片贸易的不正常发展。乾隆十三年(1748年),鸦片出口仅占英国货物的1/8,到乾隆后期,鸦片输入量已占输入货物的1/2了。中国社会上,吸食鸦片者的数量大大增长。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不得不重申雍正年间的,并且烟具的输入和贩卖。

  但是,与乾隆晚年的许多其他一样,这道也成了一纸空文。“在中国,很少有花钱做不到的事情。”(《鸦片战争前中英通商史》)这是外国商人的经验之谈。英国商人轻易地用行贿手段打破了海关的。事实是,朝廷越禁,走私越欢。因为为海关关员提供了巨大的灰色收入空间。英国人后来记载道:“禁烟甚严,但送给主管官员后,鸦片买卖却可公开进行。”(《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因此,乾隆晚年,鸦片在中国上流社会已经成了一种公害。英国使团到了中国不久就发现了这一点。巴罗在书中这样描述乾隆晚年中国社会上鸦片的流行程度:

  上流社会的人在家里沉溺于抽鸦片。尽管采取了一切措施进口,还是有相当数量的这种毒品被走私进入这个国家……大多数孟加拉去中国的船都运载鸦片;但是土耳其出产、由伦敦出发的中国船只所载的更受欢迎,价钱也卖得比其他的高一倍。广州道台在他最近颁布的一份公告中指出了吸食鸦片的种种害处……可是,这位广州道台每天都地吸食他的一份鸦片。

  当然,对这种的买卖,英国人也心存忐忑。一开始,他们把这桩的生意当成病急乱投医的救急措施,并没有打算长期进行下去。他们还是寄希望于中英高层接触,使中国打开市场,这样他们就可以不必依赖这种非法的。但是马戛尔尼出使的失败使他们的希望破灭了。东印度公司一不做休,又进一步垄断了鸦片的制造权,扩大了在印度的鸦片种植面积。为了在华扩大鸦片销售,他们甚至对中国吸食者的嗜好专门做了精心调查,力求鸦片的制造更适合中国吸食者的口味。马戛尔尼使团失败后,鸦片贸易数量迅速上升。据统计,17751797年,中国平均每年进口鸦片1814箱。而17981799年,平均每年增至4113箱,到1800年,则达到4570箱。

  正是在乾隆年间兴起的鸦片走私在几十年后导致了中国财政的濒临破产。鸦片走私打破了中国对外贸易方面的长期优势,中国从以前的顺差一下子变成了逆差,白银大量外流。到1807年,英属印度总督孟买、马德拉斯、槟榔屿英国殖民地首脑,原先各地准备运往中国的白银都改运加尔各答,因为公司广州监委会已有足够财力应付交易。当年,从广州运抵加尔各答的白银有243万余两。

  1821年以后,鸦片走私激增,银荒已从沿海省份蔓延到全国各地。而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每年的白银流出量至少达1000万两,接近清每年总收入的1/4。鸦片战争因此变得不可避免。

  1840年4月7日,英国的下院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辩论的议题是:要不要向中国派遣远征军。漫长的辩论过程中,一位叫小斯当东的议员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特殊重视。在他发言的时候,全场鸦雀无声,人们听得异常认真。小斯当东以果断的口吻说,通过他对中国者性格的了解,他认为战争不可避免:

  当然在开始流血之前,我们可以中国进行谈判。但我很了解这民族的性格,很了解对这民族进行的阶级的性格,我肯定:如果我们想获得某种结果,谈判的同时还要使用武力炫耀。

  如果我们在中国不受人尊敬,那么在印度我们也会很快不受人尊敬,并且渐渐地在全世界都会如此!正在准备中的战争是一场世界性的战争。它的结局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根据胜负,这些影响又将是截然相反的。如果我们要输掉这场战争,我们就进行;但如果我们必须打赢它,我们就加以放弃。

  小斯当东的发言对议员们的选择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发言结束后,下院里响起了长时间的鼓掌声。在后来进行的投票中,主战派271票,反战派262票,9票之差。也就是说,如果再多5张反对票,鸦片战争就不会在那时爆发。

  大部分议员都十分相信小斯当东,因为他13岁就到过中国,而且还曾经与乾隆亲切交谈,得到乾隆的特殊关注与喜爱。

  原来,小斯当东正是当年马戛尔尼使团副使斯当东的儿子。马戛尔尼访华时,13岁的他被作为“见习侍童”带到中国。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八月初十,马戛尔尼觐见乾隆,小斯当东因负责为特使提斗篷的后沿,也得以见到天颜。

  在驶往中国的漫漫旅途中,小斯当东闲来无事,向翻译们学起了中文。小孩子的接受能力是极强的,何况斯当东爵士的儿子智商很高。很快他就掌握了许多日常对话。在觐见的时候,和向介绍,说这个子会说中国话。

  刻板严格的程序被打破了,微笑着命孩子跪得再近一些,“让他讲中国话。或许是因为孩子的谦逊,或许由于他讲话的漂亮用词使十分高兴,后者欣然从自己的腰带上解下一个槟榔荷包亲自该童”。

  英国人没感觉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们认为这不过是一个手工绣成的钱包。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却是了不得的恩典。“赐给自己身上的荷包可说是一种特殊:东方人把身上带过的任何一件物品都视为无价之宝。”小斯当东自己也感到很荣幸,这个荷包后来他一直保存着。(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

  《阿美士德使团出使中国日志》(英)亨利埃利斯/著 刘天、刘甜甜/译 商务印书馆 2013年9月

  回到英国后,小托马斯斯当东并没有浪费他此行打下的中文基础。中国之行激发了他的兴趣,他继续刻苦学习中文。

  中文特长奠定了他一生事业的基础。5年后,也就是1798年他被聘为东印度公司广州分公司的官,长驻广州,几年后就任总管专员,居留中国18年。嘉庆年间的1816年,他又参加了英国另一次对中国不成功的出使。这次出使彻底断了英国人通过和平手段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念头。1817年后,他返回英国南汉普顿,成为下院议员。

  中国经历在他心底结下了浓浓的中国情结。他终生喜欢中国事物。他在城里修了一个中国式的亭园,起名为“古亭莱园”,其中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座仿中国样式的灯塔状古亭。古亭莱园的书房中藏有大量中国书籍。他用10年的时间翻译了《大清律例》,这是第一本直接从中文译成英文的著作。除此之外,他还著有《中英商业往来札记》《1816年英国使团访京》《论中英关系及其改善之进言》《英中商务考察》以及译著《异域录》等。1823年他与亨利托马斯科尔布鲁克(Henry Thomas Colebrooke)共同创建英国皇家亚洲学会。这使他成为英国汉学史上一位知名的汉学家。(《英国汉学史》)

  这样一个人当然在中英关系中最有发言权。浓厚的中国情结并没有妨碍他向英国人进攻中国。乾隆的荷包也于事无补。事实上,中国之行令年少气盛的他深感,从中国回来后,他就一再告诉英国人,对中国必须采取强硬手段,想通过和平手段让中国人尊敬英国是不可能的。

  从中国回来后,马戛尔尼预言,一旦中国这艘巨舰受到,“它将永远不能修复”。亚洲及世界各地的贸易将受到……的冒险家都将来到中国,利用中国人的来建立自己的,而“在他们之间将展开无情的斗争”。在这种对抗中,富的愈富,穷的愈穷。“英国靠着它的创业已成为世界上航海、贸易和的第一强国;从这样的急剧变革中,它将获得最大的利益,并将加强它的霸权地位。”

  英国人在1793年跪求乾隆而没有得到的东西,在1842年通过战争一条不少地得到了。《南京条约》的五点核心内容,与马戛尔尼跪求乾隆的内容几乎完全一致。

  1793年马戛尔尼提出,扩大英国在华的通商口岸,增加舟山、宁波、天津等处;1842年的《南京条约》第二条则,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等处为通商口岸。

  马戛尔尼要求,“英国水手须受约束,不宜与华人来往,恳求给予靠近广州的一块地段或一小岛,以资使用,作为水手商人栖息养病之地,为英商之居留地”。他所指的所谓小岛,是曾经经过彼地、而且做了认真描述的岛。《南京条约》第则,中国将岛割让给英国,“常远主掌,任便立理”。

  马戛尔尼要求结束公行垄断,而《南京条约》第五条取消公行,任由英国人贸易:“在粤省贸易,向例全归额设商行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准其嗣后不必仍照向例,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

  马戛尔尼要求中国公开固定的关税税率,按照中国宣布的关税税率切实上税,不在税率之外另行征收。“并请将中国所定税率录赐一份,以便遵行。”而《南京条约》:“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当然,《南京条约》在马戛尔尼的要求之外,还有所“格外施恩”。其中就包括恩允英国人以后来中国可以携带妻子。如果说其他各条都是在英国人的炮舰下应允,对中国百害而无一利的话,只有这一条被认为对中国很有好处。负责谈判的耆英对解释说,鸦片战争以前,清严禁外国人携家眷居住广州,“立法本严”,但现在看来,这一也有弊端。因为外夷之所以难于控驭,正在于外国人在中国无所系恋。性压抑使他们脾气暴躁。现今允许外国人带老婆住在中国,那么他们就会听话得多,因为“英夷重女轻男,夫制于妇,是俯顺其请,即以暗柔其性”。英国都是女人说了算,用妇女的温柔改变英国人的性格,以后就好打交道了。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