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历史论文> 文章内容

原来我们错怪了唐玄安史之乱只不过是一场完美的意外

※发布时间:2018-4-29 3:26:5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安史之乱是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其来源于安禄山、史思明为首三大东北藩镇的叛乱,并由于中央的武备松弛导致了严重后果。

  但唐王朝实际上并不是对于这种显而易见的后果没有防备。 首先我们要从这一制度本身入手,唐中期在建立节度使制度时,其最初各节度使均是临时设置,直到后来由于战事频繁,导致其改为常设。

  而在之后的盛唐,运行正常的节度使制度令大唐受益匪浅,让唐王朝的军队更为高效精悍,与募兵制一起了边军的强悍战斗力。 先前我们提过,中央武备松弛,实际上这是唐王朝自己国策的选择。在边境保持较大数量的精锐兵力,从而中原地区安全,因此削减中原军力、节省开支、发展经济这一系列政策链条便形成了。

  而唐玄实际上并未对藩镇放松,天宝年间不同之后,全国藩镇除安史三镇外,有防御南诏的剑南、防备吐蕃与回鹘的河西与河东,以及对付中亚的安西府,均位于边境险地,虽军政一体但由于地块贫瘠,财力只能由中央供给。同时唐玄更是使用了制衡策略,即不让藩镇之中出现一家独大局面,后人多唐玄令安史掌握了三镇如此多的实力,殊不知当时唐玄也加封哥舒翰为河西、河东两镇节度使,并令杨国忠亲领剑南节度使,而之前更是让其义子王嗣掌握藩镇中最强的河西镇,因此如若不出意外,实际上安史之乱即使发生,其危害也不会如此之大。

  同时中央军力,也是因为一系列事件削弱许多。以前从玄甲军、千骑、万骑一发展来的龙,由于边关战事与自身的松懈,实力大减,而龙大将军、从平定太平公主时便跟随唐玄的老臣陈玄礼,也早已垂垂老矣、不复当年之勇。这便导致安禄山在最后一次长安觐见时,看到的不再是以前强大精悍的劲旅,而是“武备松弛”。

  而朝中唐玄也安排了能人,且不说李林甫是否嫉贤妒能,他自身的才能毋庸置疑,在他坐镇之下,唐王朝的整个体系还在正常运转,且安禄山最惧者便是李林甫。而李林甫却于安史之乱爆发前病逝,换上了的杨国忠,这便导致了安禄山的蠢蠢欲动,并且最后一次觐见时杨国忠咄咄逼人、觊觎之色溢于言表,令安禄山害怕被夺,再结合之前得出的武备松弛的结论,最终令安禄山暴起食人,安史之乱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