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举代表90级校友为此次活动致辞。他认为,文学院在百年历程中出现许多名人名师,培养了众多人才,远处有如冯友兰、嵇文甫等享誉学界的大先生,近处有如刘思谦、王立群等德行兼备的,当下还有一批专注度高、专业强的青年才俊,在前辈的激励与后人的努力接续中,百年文脉赓续不断,文院师生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他引用王立群先生在文学院百年庆典上的发言说,那些曾经追求光的前辈学者,最终都成了光,成了一批又一批后辈学子心中最温暖的太阳。因为有光,所以有温暖,因为有温暖,所以才有了爱。他结合自己在文学院求学的经历,分享了1990级文学励基金设立的动机与过程,表达了90级160多位校友对母校、对永远的。他祝愿文学院师生能够再创佳绩,祝亲临现场的嘉宾们基业长青,期待更多的青年才俊、有志青年持续关注并积极加盟这个百年文脉从未中断过的希望团队。
刘波代表河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致辞。她首先各位获者,并衷心感谢《汉语言文学研究》编辑部和评委员会一评、二评、终评专家对所有参赛论文评审过程中的高度敬业。回忆起中州大学(河南大学前身)文科主任冯友兰先生,她指出要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最接近的学科就是中文,而这次征文活动正是对冯友兰先生所坚守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开太平”的生动实践。她特别感谢了文学院1990级校友,他们为本次征文活动提供了基金支持,这使我们从中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对母校的拳拳爱心和对年轻学者的鼓励与掖。
张清民了获论文题目及作者名单并向他们表示了祝贺。本次征文活动共有来自全国各地优秀青年的40篇论文获,其中河南大学文学院本科生彭巧宜的论文《时期国立大学的文选课程研究》获得特设项(本科生)。
名单结束后,孟庆澍代表评委员会终评专家进行线上发言。他认为,此次参与活动的论文涉及不同文学领域,各有出彩之处,希望大家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短板,将这次论文获作为新的起点,实现新的出发。同时,他对为本次征文活动提供基金支持的河南大学文学院1990级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指出这代表着90级校友掖学术、扶持后进的拳拳。他肯定了《汉语言文学研究》对发掘新人、传承学术的重要贡献,赞扬了文学院的社会担当意识,希望《汉语言文学研究》能够将征文活动继续下去,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成为中原人文学术的一面旗帜。
仪式进行到颁环节,刘军政校友为荣获入围的论文作者颁,刘波主任为荣获三等的论文作者颁,张永清教授为荣获二等的论文作者颁。
获论文作者代表李乐乐、赵凡、刘林云发表获感言。他们表达了对《汉语言文学研究》编辑部及文学院90级校友搭建平台鼓励后进青年的感谢,表示将积极进取,再接再厉,并祝愿文学院及《汉语言文学研究》在未来有新的发展,推动中国文学研究及文学院学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白春超代表文学院作总结发言,他对“首届《汉语言文学研究》全国青年学术论文”征文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文学院90级校友扶持学术掖青年后学的义举、对评委会专家精心审稿评判的辛劳表示感谢。他指出,以刊物为平台交流学术传承学术发展学术,是文学院百年办学历程中的一个优良传统,《汉语言文学研究》将继续发扬光大,助力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推动学术进步。期待《汉语言文学研究》越办越好、全国青年学术论文征文活动永葆生机活力!欢迎各位青年才俊加盟河南大学文学院,在铁塔风铃中谈文论道,砥砺学问。
芳华待灼砥砺深耕,履践致远笃志前行。本次征文活动为文学院100周年院庆献礼,体现了河南大学及河南大学文学院对中国文学研究新径的探索,在助力学术新人成长方面的举措,有助于文学院一流学科建设,推动学院中国文学研究事业更加繁荣发展。
首届《汉语言文学研究》全国青年学术论文征文活动共收到来自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昆明学院、聊城大学、晋中学院、育才学校等全国数十所高校的博士生、博士后、青年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生计500多篇,征文评委员会专家对征文进行了初评(双评)、复评(双评)、终评(双评),根据评审结果,现对获名单公布如下(各项内各篇排序不分先后):
《新见关于胡适的两则史料——胡适在东南大学的时间与版本考辨》 梁鸿威(师范大学博士生)
《介乎主流与非主流之间——论析“百花文学”对“解冻文学”的接受与变异》 刘馨遥(大学博士生)
《有用与无用之间:绘画中真理的跛行之——论德里达对艺术作品的本源的恋物化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