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年轻人科研工作很好,论文却很差,不是看不懂,就是行文需要“润色”的地方太多,导致好的科研,因为文字表达差,不能为顺利承认。
■学生物的不懂物理,学文科的不知道《》。加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不单单是文学理、理学文,理科生也应加强理科教育,文科生也应加强文科教育。目前的专业分科太早太细。
■理工院校开设人文知识,文科院校开设科技知识,对深入有效的自然科学和人文教育,还远远不够。
12月23日,城寒风凛冽。一批专家学者顶着5级风从四面八方赶到中国青年学院一间窄小的会议室,仅仅为了一个日益关注的线世纪高校科学与人文教育,该何去何从?
专家们认为,素质教育不是一种教育“模式”,而是“思想与观念”。其中思想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本领,身体心理素质是本钱。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关键是将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社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大学哲学系教授吴国盛认为,教育的本来目的就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现在需重提“素质教育”,是因为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创造性。学文的不懂理,学理的不懂文,甚至素质也同样低能―――为区区几元钱也能,底线到了极低点。他认为,人首先为“人”而不是“科学家”,人文教育要永远走在自然科学教育之前。
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书林举例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热衷上网。互联网作为高科技产物,同样是自然科学人文的典例。在网上沟通,可以不知对方姓名、外表甚至性别,惟独剩下人的“和品质”。利用如此高科技交流途径,假若把握不好,同样会某种“迷失”。
中科院院士、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贺贤土研究员认为,自然科学教育侧重培养科学素质、创新意识、创造力,人文教育则熏陶人的情操和文化功底。培养人的创新力,是两者的一致性。
贺贤土说,生活中人人离不开科学,21世纪是科技文明高度发展的世纪,作为年轻人,起码的科学知识必不可少。另一方面,在探索自然规律的研究中,将“有所发现”发表成文,人文功底就体现出来。大量人文社科“产品”不但涉及科研,甚至潜移默化影响人的一生。“我上中学时对文理科都很喜欢,因为一篇《向科学进军》的文章,促使我在众多爱好中最终选择了物理。同样,20多年前一篇《哥德猜想》,激励了众多年轻人投身到科学事业中来。”“人文科学的重要性不是于科学之外。假若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人员没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素养,这项科研能顺利进行么?”
然而,现实中,科学的科技人员和缺乏人文的人文学者屡见不鲜。对此,中国青年学院党委?平指出,并非理工科专业就必出具有科学素质和的学生,文科专业就能出具有人文素质和的学生。这其中,有被教育者的原因,更有教育失误的责任。
屡见于高校的“重智育轻德育”现象同样如此。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瑞森对此认为:怨不得学生。教育工作者永远不能埋怨教育对象,而应该自省。目前一些教育内容确实太陈旧。“最近我看了20多本高校哲学教材,感觉忒腻味!有些内容还是几十年前我上大学时的那一套,时代变迁这么大,难道我们举不出新鲜生动的例子吗?”
杨瑞森举例说,马列主义作为经得起时代的社会科学,怎么可能教不好、怎么可能讲得让学生不爱听?关键还是如何结合新形势新实例,深入浅出。对此,吴国盛教授极为认同。他说,思想教育应结合人文教育进行。有些思想教育失败,就是割裂与人文的关系,“首先应该教育怎么!做不了雷锋,做个善良正直的人总是容易达到的教育目标吧。”
专家们认为,目前文理专业分得太早太细,对素质教育是个弊端。对此,专家们提出,面对大学生和,科学教育应该侧重于内容教育,把科学作为“过程”来学习,重点培养实验能力、动手能力;掌握科学与社会、人类、历史的关系,科学的本质等。而人文教育,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读书与写作。
?平研究员提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不能游离现有课程体系之外。应一方面实施“文理兼容”的教育,将人文类和科技类课程分别纳入理工科和文科专业的必修课范围,“缺什么补什么”;另一方面,改变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倾向。这些牵涉到教师队伍素质培养和合适的教材配备等。
吴国盛教授以其理科出身的经历为例,发出具体:高等数学、数理逻辑及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与公共政策4种科学文化课,应尽早引入文科生的大学必修课程中。像目前一些高校实行的“素质教育通选课制度”就是很好的尝试。
凡此种种,“使高校正迫切面临‘三提高’―――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提高教师队伍文化素养,提高大学本身文化品位及格调。”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刘凤泰说,“国内外著名大学,无不有着浓厚文化氛围,像北大读书风气盛行、哈术研究气氛浓郁等。独特的文化底蕴,是高校长久发展的基础。”
对“高校人文”抱有同样高期望的还有北大副校长何芳川,他呼吁:“科技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人文更易匮乏。大学肩负着为人类保存一个‘家园’的重担!”(陈娉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