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文学论文> 文章内容

“一带一”成文综考题 小论文似申论

※发布时间:2017-4-13 18:09:1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昨天上午11点半左右,考生们完成综合科目考试。不少学生表示,今年的文综试题量较大,有一定的难度,但与社会热点贴合度较高,例如“一带一”、“冬奥会”、“京津冀协同发展”均出现在考题中。昨天上午11点半左右,考生们完成综合科目考试。不少学生表示,今年的文综试题量较大,有一定的难度,但与社会热点贴合度较高,例如“一带一”、“冬奥会”、“京津冀协同发展”均出现在考题中。

  市教委第一时间组织教科研及教育教学一线专家分析高考试题,解析命题思。专家表示,在2013、2014年连续两年市高考文综历史试题难度过大、考生成绩过低的背景下,2015年高考文综历史题,体现了的,从命题角度上看,进行了一些力图降低难度的调整。

  今年试题更“接地气”。试题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题目科学规范、语言表述严谨、图表清晰、答案简洁。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地理教师李岩梅表示,此次地理方面的试题大热点和小生活紧密结合,并紧扣价值观。比如选择1、2题以贾平凹的《太白山记》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以地理视角来理解地理中的人、狼、树等的关系,并上升到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水平。比如选择11题,体现传统文化与社会现象的结合。题目以人口迁移和地域差异为背景,寄出的是包裹,牵挂的是家庭、是亲情、是美德,很好地实现了考试的教育价值。如36题,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热点。以工作报告提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背景,通过聚焦一个“同”字谈地域联系、产业合作、共谋发展(葡萄酒),共举一事(冬奥会)、相互支持(能源调整)。

  此外,试题中体现了小生活见大道理,凸显对地理原理的运用。如选择题2,以博物馆、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等身边的地理事物考查学生对地理区域分界的理解,同时考查学生对不同种类的公共设施及其服务范围不同的理解。试题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如APEC期间的放假和周边旅游。

  涉及传统文化内容的试题比去年有所增加,不仅包括对汉字、丝绸之等古代文明典型象征的内容,而且还涉及传统文化在近现代发展变化的脉络。比如第40(1)题,材料引入丝绸之从汉到元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概括一千多年以来这一古老交通要道的特点,从而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同时该题契合了当今“一带一”的时政热点,突显了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

  专家表示,今年历史试题美中不足是选择题整体上过于注重情境创设,学生在考场上难以很快理解和适应,会影响学生水平的正常发挥。因为过分注重具体情境,会导致部分试题对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考查有所减少。题目情境与选项间的逻辑关系不够严密。例如12题考查史学原则,但从材料本身难以推出“论从史出”这样的结论。

  昨天中午,海淀某考点,一位刚刚结束文综考试的男生抹着眼泪走出考场,嘴里小声嘟囔着:“这题出得也太奇葩了!”其他考生也纷纷反映:“题看着不难,但是拿起笔不知道该怎么答。”

  “题目确实算不上难,背景材料学生都熟悉,但是因为题型新了、活了,所以考生才觉得不好答。”精华学校的尚友硕校长告诉晨报记者,以文综中的科目为例,今年的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和时政结合得非常紧密,对“新常态”、“一带一”这些国内的时政热点“一点儿都没回避”;二是和学生的生活更接近,像有地方特色的故宫,包括互联网,都出现在考题中;三是试题的灵活度、性达到了历史高点。考生之所以觉得难,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比如说,要求考生通过小论文答题,这种形式估计至少有两万文科考生都没训练过。它对考生的学科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知识调用能力,包括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更接近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和自主招生考试。以往,我们的学生习惯了“死学”:学知识——考试,中间少了一个分析问题的环节,碰到这种灵活度高、性强的命题,很容易患上“选择性恐惧”,答题不受太多,反而不知道该如何调用知识、组织语言了。

  据教育高考专家介绍,2015年试题第27题,通过重读抗战家书,透过字里行间中所表达的英雄对家人的思念和殉国的悲壮使考生深厚的家园情怀。第30题考查依国,试题通过引用关于“法”的著名典句,引导考生在辨别与判断中,理解所包含的公平的价值追求。第39题通过“灿烂文明”“红色记忆”“魅力创新”等主题文化实践活动推荐词的撰写,增强考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民族,树立文化自信。此外,第24、29、33、38题通过不同题材,渗透了和谐、、富强、平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试题选材广泛,贴近生活,注重知识面的宽度和生活积累,鼓励学生走进社会主动学习知识,强调在广泛的生活实践中提高社会参与的能力。25题职业生涯规划、29题中学生模拟政协活动、32题球票价格等,都是学生身边的事情,要求将课堂所学的知识置于实际情境中深入思考。39题“漫游”的主题实践活动设计,既力求反映当前市各中学正在广泛开展的“社会大课堂”的积极,也旨在推进学校实践活动的进一步落实。

  2015年高考试题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素养作为重要的考查内容。38题以互联网时代的“万众创新”为话题,反映科技发展的前沿问题,从协作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等多角度、多层次,考查考生的创新性思维,激发学习探索的热情。试题不是通过知识点的考核“挖坑”,而是为考生能力的展示搭建“舞台”。38(3)题要求考生写一篇短评,该题没有限定思,考生可以围绕主题,自选角度、阐述。试题答案的设置摆脱单一方法、唯一答案的模式,根据应答表现采用等级评分的方式,留给考生广阔的发挥和创造空间。

  据八十中学文综组长杜文红老师介绍,今年高考文综地理题第一个特点是题型稳中有变,延续了高考题一贯的风格,信息量很大,关注生活,同时又以考查学生的地理能力为核心,用地图说话,体现了学科的特点。

  第二个特点是它在考查的过程之中是以学科的主干知识和学科能力作为考查的核心。今年涉及到更多的是变化和影响,特别是生活中交通方式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正好体现出时代和社会的日新月异,所以地理试卷考的实际上是学生从一种变化的角度去看问题的能力。另外一点,它考查的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的影响,这个实际上突出了地理学科的核心思想,就是人地关系,今年从人类活动的变化、人类活动的特点这个方面去看对的影响,我觉得不错。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和进步。

  第三个特点,在热点方面试题不回避,这些热点包括问题、申办冬奥会。而且在这一套卷面之中,它呈现的贴合度很好,就是说在这一份试卷之中,把这么多的热点和学生所学的知识还有它考查的主要方面都结合在一起。

  还有一点就是它贴近生活,例如,现在的网购、世博会等生活中的案例出现在考题中。还有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比如节气在试题的选项之中也出现了。最后,这套卷子区分度很突出,学生容易上手,能够拿到分,但是能拿到多少分,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对于信息的提取、对于答案的整合还有语言的表述息息相关。

  据教育高考专家介绍,文综试卷历史科目试题贯彻2015年高考命题的总体思,试题主要以人类历史的发展演变和重大事件为主,通过创设新情境,考查考生运用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多角度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另外,试题考查内容分布合理,难易适中,情境设计生动活泼,贴近学生。将丝绸之、法制建设、抗日战争、国共合作、未来科技发展等热点问题,巧妙地嵌入历史情境中。

  第37题是历史学科内综合题,以“历史语境中的语言与文化”为核心立意,着力考查以汉语言为载体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该题第1问比较古代东、最重要的两大语言体系——汉语和拉丁语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异同,意在探寻东、“文化之根”,並凸显中国文字的源远流长。第2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英语成为语言“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前两问又构成第3问的宏大历史背景,在开阔的世界视野中,第3问则聚焦百年来汉语言的变迁,引导学生从“挑战与应对”的角度,结合试题所给汉语发展简表,分析百年来汉语的演变。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