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不仅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天空,界文学领域亦如一颗璀璨的明星。9月27日至29日举办的“多语种视野下的世界鲁迅研究论坛”,围绕这颗璀璨之星,集结了学者的智慧与热情,聚焦于鲁迅的文学作品、思想理论以及其在全球的与接受进行了深入研讨。该论坛通过多元化的研究视角和跨文化的学术交流,亦共同探讨了鲁迅及其作品在全球多语种文化交流中的影响与价值。
论坛汇集了国内及来自日本、韩国、法国、、、埃及、伊朗、土耳其、泰国、俄罗斯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位专家学者线上线下共同参与,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周令飞、中国鲁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黄乔生、国际鲁迅研究会会长朴宰雨、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藤井省三、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寇志明、浙江鲁迅研究会执行会长曹禧修、《世界文学》原主编高兴、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家平等鲁迅研究及相关领域的诸多专家学者出席了论坛。
本次论坛由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与浙江省鲁迅研究会联合主办。周令飞在致辞中表示,鲁迅是世界的鲁迅,从世界视角审视和研究鲁迅,能更为全面地认识鲁迅的价值。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副理事长徐真华在致辞中指出:“鲁迅先生是绍兴最闪亮的名片之一。今天在鲁迅的故乡绍兴召开‘首届多语种视野下的世界鲁迅研究论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会上多位专家进行了主旨,近七十余位学者分享了研究。其丰富的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鲁迅的地域性研究。了东亚鲁迅学的形成及进展,如朴宰雨教授的,探讨了鲁迅研究在东亚尤其是韩国的发展,反映了鲁迅学术思想研究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及其发展的多样性。梳理了鲁迅作品的国际与接受。王家平等人的,则聚焦于鲁迅在不同语言文化圈的接受情况,展示了鲁迅作品在全球范围内跨文化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二、鲁迅作品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将鲁迅作品与域外作品进行比较,如鲁迅作品与芥川龙之介、大江健三郎、赫尔曼·黑塞作品的比较等。这些研究了鲁迅与其他文化及作家间复杂的文学互动及思想交流。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鲁迅与其他国家文学大师的互动与影响,如藤井省三探讨了小田岳夫对鲁迅的研究,以及鲁迅与日本文化的深层联系等。
三、阐释鲁迅文艺思想与社会理想的当代价值与意义。如段冰艳阐述了鲁迅“拿来主义”“易卜生主义”对当代的。有学者聚焦鲁迅研究中的文化与现代解读,如李贵苍对英语国家鲁迅研究的文化转向的论述,了全球化语境下鲁迅研究方法和视角的更新。
四、鲁迅文学的翻译与跨文化策略。关注鲁迅作品的域外翻译与,如Dr. Christoph auf der Horst对《狂人日记》在德语地区的翻译与接受情况的探讨等,研究了鲁迅作品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译介策略及其影响,包括文学作品如何适应接受国的文化背景和满足读者期待,并了跨文化过程中遇到的挑战。
第一,积极推动世界鲁迅学构建。鲁迅研究经由百余年发展,逐渐由点及面,形成地区性鲁迅学研究体系。论坛中,不仅有国内学者对域外鲁迅研究历程及动态进行分析探讨,更有分属于11个语种的多名鲁迅研究学者发言。通过个案研究与比较研究,了鲁迅作品与全球不同文化的互动关系,进一步证明了鲁迅的世界文学地位。继韩国学者朴宰雨提出东亚鲁迅学后,新加坡学者王润华、古大勇等提出东南亚鲁迅学的构建,并探讨了东南亚鲁迅学与东亚鲁迅学之异同。学者寇志明以自身于2014年提出的鲁迅全球化观点为前提展开,并在本次论坛上为大家介绍了已在鲁迅研究中成为热门话题的“Worlding Lu Xun”。域外鲁迅研究逐步由区域性研究进一步深化、泛化为世界性研究,世界鲁迅学的构建已然成为大势所趋,因此应将鲁迅研究进一步置于世界语境中,使其成为世界中国学的有力一环。
第二,提出鲁迅文学的域外文化适应性问题,并拟出多元建设性解决方案。在域外鲁迅百年历程中,一代代中外鲁迅研究学者积累了丰厚的翻译、等实践经验。为构建世界鲁迅学研究体系,应大力培养具备跨文化能力的,辩证地吸取前人经验,重视鲁迅文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平衡源语与读者间的关系,拟定具有地区特色的鲁迅文学翻译策略,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鲁迅方针。
第三,重视鲁迅作品及其思想的现代意义,应与时俱进为鲁迅文学及其思想注新解。鲁迅已形成一种文化符号,不但具有跨地域性意义,更具备跨时空性影响力,在其身后百余年间依然保持着活跃度与经典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文化内涵亦相应地不断演化,具有极大的再解读空间。应重视研究鲁迅关于个性解放、文化、语言等思想在当代社会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并将鲁迅思想与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相结合,分析鲁迅视角下的现代问题解决之道。发展鲁迅研究的新方法、新技术,积极运用AI等数字化工具和互联网技术赋能鲁迅研究,拓宽鲁迅研究纵深。
此次学术论坛高度浓缩了当代鲁迅相关领域的研究精华,为鲁迅研究领域注入了新活力,也为中外文化学术交流架设了一座桥梁。论坛形成的学术交流既具备理论深度,又富于创新,兼具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第一,拓宽了鲁迅研究的跨文化视野。此次论坛促成了一次多语种、多文化背景的学术集合,为鲁迅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跨文化视角,探讨鲁迅的作品与思想,促进了鲁迅研究领域的深度、广度的同时也深化了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体现了鲁迅研究领域的学科交叉融合。论坛议题涉及面广泛,不仅关注文学文本研究,还涉及翻译学、比较文学、哲学思想等多个学科领域。这种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为探讨鲁迅及其作品在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接受以及影响提供了全新径与方法,增强了鲁迅研究的性及综合性。
第三,以鲁迅研究为抓手,助力中外文明互鉴。世界鲁迅学是世界中国学的重要一环,习在为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时指出,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以此为前提,此次论坛通过深入探讨鲁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品接受情况,为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提供了平台。
第四,以鲁迅研究为锚点,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趋势相互叠加、地区不稳定因素持续的今天,人类社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许多挑战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和智慧结晶来应对。鲁迅作品中关于人性、、的探索,具有跨越国界的普遍性和时代价值。它超越了不同国家意识形态、和历史文化差异,得到、各地区人民深度共鸣。这正贯彻了习所呼吁的“坚守和和平、发展、公平、、、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此次论坛通过多国学者对鲁迅及其价值的探讨和研究,不仅阐发了鲁迅作品及思想中蕴含的人文,也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提供了共同的思想与价值观资源,有助于推动基于相互理解、尊重和平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此次论坛集结了国内外鲁迅研究学者的智慧,激荡着文化思想碰撞的火花,助力推动了鲁迅研究的国际化进程,也为国内外学术界提供了一次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和思想的机会。鲁迅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与普遍价值,在、接受、研究与反哺的过程中已然成为不同文明间的对话载体,促成了文化代际关系,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对播,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互交流和理解,增进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加深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作者聂渔樵系南京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员;通讯作者林敏洁系南京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民间反战记忆跨领域研究”[17ZDA284]阶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