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这种跨界所带来的结果,更多的是课程内容和授课角度的多样化由于知识储备丰富、视野思开阔,李锋老师能够在文学课上讲出蕴藏在美国小说中的商业思维,在商务课上讲出隐含在管理过程中的人文,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很多原本急功近利、对文学并不太感冒的本科生同学,正是通过的课,逐渐喜欢上了英美文学,有的甚至主动去寻找和阅读英文原版的文学经典作品,不但情操得到了陶冶,英文语感也进一步提升;很多丢下英语多年的MBA、EMBA,正是在的励志鼓舞和悉心点拨下,重又点事实上,这种跨界所带来的结果,更多的是课程内容和授课角度的多样化由于知识储备丰富、视野思开阔,李锋老师能够在文学课上讲出蕴藏在美国小说中的商业思维,在商务课上讲出隐含在管理过程中的人文,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很多原本急功近利、对文学并不太感冒的本科生同学,正是通过的课,逐渐喜欢上了英美文学,有的甚至主动去寻找和阅读英文原版的文学经典作品,不但情操得到了陶冶,英文语感也进一步提升;很多丢下英语多年的MBA、EMBA,正是在的励志鼓舞和悉心点拨下,重又点
提起李锋老师,那可是外国语学院不少学生心目中的“当家一哥”:形象好、口才棒,知识渊博、严谨敬业,对学生的学习更是关切备至。的确,可谓是教师队伍中不多见的“全能型选手”英语口语流利,理底深厚;课上口若悬河、课下笔耕不辍;论文不断发表,译著畅销不衰。套用现在流行的话,他可以满足你对一个好老师所有的幻想。
如今的高校管理界有一种非常务实的“三三论”,即作为学校领导,你不能奢望自己单位的每位教师都是科研兼教学能手,假如其中能有1/3的老师埋头写出高水平的论文(哪怕他们的课不是特别精彩),1/3的老师上课受到学生追捧(哪怕他们的科研相对一般),余下1/3的老师即使科研教学都不算突出,但他们能够踏踏实实、认真工作,那么这个单位的人员构成就算是比较理想的了。而李锋老师显然是个特例科研上,他是学院迄今为止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最多的教师;教学上,他多年来的评教结果始终是全学院最高者之一,有的课程甚至达到满分;行政工作上,作为分管科研、研究生教学、外教等多项工作的副院长,他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位“全能型达人”是如何实现多点作战、全面开花的。
众所周知,上海财大乃是藏龙卧虎之地,学问高深者大有人在,其中不乏国际级的知名学者,但要论起跨界之广,李锋老师倒真是值得一提他大学攻读的是土木工程专业,成绩十分优异,在老师的心目中自然是未来的优秀建筑师。然而在大四那年,出于对英美文学和文化的钟爱,他完全凭借对专业课程的自学,再加上原本就很扎实的英语和日语功底(外语专业的考研需要考第二外语),高分考取了山东大学英语系,成为山大多年来第一个具有工科背景的外语研究生,并由此了自己的外国文学研究之。四年系统的理工科训练,使得李锋老师养成了严谨、缜密的逻辑思维习惯,这在以感性思维见长的文科生中独树一帜,由其撰写的外国文学也开始陆续见诸各个重要的学术刊物。
离开山大后,李锋老师又先后在南京大学攻读文学博士、在纽约州立大学从事研究。他在来上海财大工作的当年,即被破格评定为硕士生导师,成为当时全校最年轻的研究生导师之一,并参与到对历史上首届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当中,而也用自己丰硕的科研回报着学校对他的肯定这些年来,他有多篇论文发表在《外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复旦学报》等国内知名学术期刊,以及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等A&HCI期刊上,是学院迄今为止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最多的教师。
需要指出的是,发表的论文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重要性上国内的外语学科一般分为“语言学”(含翻译研究)和“外国文学”两大研究方向,财大的语言学可谓兵强马壮,科研众多,尤其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学界已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而外国文学由于各种原因,力量相对单薄,甚至一度有些青黄不接,这其中有长达五六年的时间,几乎是李锋老师凭借一己之力,用自己的多篇文学论文支撑起了这一重要方向,为财大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申请一级学科硕士点、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近两年,学院成功引进了几位外国文学方向的实力派教师,作为分管科研的副院长以及“英美文学”科研团队的带头人,李锋老师颇感振奋。展望未来,他准备依托学校在财科上的传统优势,以及自己多年来在商务教学方面的丰富经验,与这些新进同事联起手来,共同以消费文化、文学市场化、文学经济学等课题为切入点,继续深入研究,争取在国内的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展现出自身的特色,打出财大的品牌。
同科研一样,李锋老师在教学方面也实现了成功的跨界,在语言文学和商务管理两大领域的授课都深受学生欢迎。他在《英美文学通论》课上用爱默生的散文、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向学生温暖的人文主义情怀,他在《圣经研究》中学生要尊命、宽容,他在《商务写作》课上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写出专业、地道的商业与合同,他的《商务沟通》课更是通过大量案例让学生掌握实用的跨文化沟通技能。在新的学年里,商学院又邀请担任课程学术负责人,为MBA项目讲授核心课《管理思维与沟通》。
对于这些内容和风格迥异的课程,自己曾半开玩笑地说:“我一个小时前刚刚在商务课上教学生如何在谈判中出奇制胜,以最低的价格赢得订单,实现利润最大化,下一个小时马上又在文学课上教学生要看淡物质,追求形而上的满足和灵魂上的淡薄,如此游走于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反差非常之大,既让人错愕与困惑,也的确畅快淋漓。”记得不久前看到一家会场租赁公司的宣传广告“上半场哈姆雷特,下半场纳斯达克”,套用在的身上倒是颇为适合。
事实上,这种跨界所带来的结果,更多的是课程内容和授课角度的多样化由于知识储备丰富、视野思开阔,李锋老师能够在文学课上讲出蕴藏在美国小说中的商业思维,在商务课上讲出隐含在管理过程中的人文,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很多原本急功近利、对文学并不太感冒的本科生同学,正是通过的课,逐渐喜欢上了英美文学,有的甚至主动去寻找和阅读英文原版的文学经典作品,不但情操得到了陶冶,英文语感也进一步提升;很多丢下英语多年的MBA、EMBA,正是在的励志鼓舞和悉心点拨下,重又点燃了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热情,学与练不断结合,大幅提升了自身的职场竞争力。
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认可,每学期的期末评教,他始终都是全学院教师中得分最高者之一,而MBA更是对他推崇备至,在商学院首届明星教师的海选中,以高票当选,他的教学事迹和也在数家和网络上。
早在学生时代,李锋老师就曾作为研究生会参与组织过不少重大活动,来到财大之后,他又先后担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助理、副系主任、副院长。一走来,积累了不少管理上的经验教训;更重要的是,他由此形成了凡事从大局着眼的整体观念和强烈的集体责任感。目前,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学院院长抓学科建设,具体分管科研、研究生教学、外教等方面的工作。
科研工作方面,但凡碰到申报新的学科点,亦或是重大的学科评估,都是亲力亲为,认真仔细地收集数据、填写表格,哪怕是一个不起眼的数字,他都一定会打电话跟相关老师求证清楚,哪怕是一个辅助性的表格,他也一定会把格式和字体调整到最佳效果,务求每一处细节都妥当无误。因此,外国语学院已经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传统,重要的文件在正式发出之前通常都会让再最后把一遍关,以查缺补漏、润饰文字。
研究生工作方面,从招生宣传,到制定和修改培养计划,一直到毕业论文的各项具体要求,每一处环节都能看出李锋老师的影子。以招生为例,针对很多北方高校的本科生对上海财大外语专业缺乏了解的状况,,奔走了多座城市的数所大学,从成百上千人的大规模宣讲,到一对一的耐心交流和解答,他不遗余力地向宣传财大、宣传外院,争取让更多、更好的生源报考财大的研究生,让他们在上海这座国际都市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外教工作方面,财大的语言类外教来自美、英、加、日等多个国家,除了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之外,部分外教的个性也比较强,管理起来绝非易事。尤其是年终续签工作合同时,总会有外教就合同条款以及待遇问题提出意见,而也是每次都亲自上阵,带领外事秘书同外教代表展开沟通和磋商由于的法律体系不同,加之很多术语和措辞的中英文含义也存在微妙差别,有时仅仅为了一个英文单词该放在什么,双方都要商讨甚至争执半天。几轮下来,已然成了法律方面的谈判专家。通过辛勤努力,他确保了全校外教课程的正常推进,既了学校和学生的基本利益,也对外教的个人表现出应有的尊重,从而得到了广泛认可。
李锋老师曾说过,他很喜欢大学教师这份职业,可以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学到新的知识和,然后将之作为积极的正能量传递给自己的学生们,继而通过他们来影响未来的社会。尤为享受目前的人生阶段,生活、工作两相交融有时候在跟同事的轻松聊天中,某些工作问题就随之解决了;晚上给儿子讲个英文小故事,其实也是在强化自身的语感;周末泡上一杯清茶,看一部好莱坞爱情片,不但训练了听力,还顺便为下一次授课找到了合适的素材;阅读一本畅销小说,可能就会从它的叙事结构中发现线索,成为下一篇文学论文的选题素材人们常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你所从事的工作恰恰是你的兴趣所在。的确,像这样,在工作当中体验生活的情趣,在生活当中收获工作的,还能不幸福吗?
回首当年,那个满怀青春理想走出南京大学校门、来到国定777号的年轻人,如今已开始人生不惑,越发成为一名稳健、持重的学者授课信手拈来、举重若轻,做科研重在兴趣、乐得自然,学院管理张弛有度、有条不紊似乎一切都在渐入佳境。或许我们的并不满足于此,又在暗中酝酿着下一次的成功跨界和华丽转型?对此,我们不得而知,但期待这位全能型的“超级达人”能够在财大续写传奇,为我们带来一个又一个新的惊喜。
推荐: